- 李启文;谈定生;陈哲;邵庆阳;王俊杰;张利凡;谢昀映;邹秀晶;
研究了常压下在碱性甘氨酸溶液中浸出某低品位铜矿石中的铜,采用单因素试验法,考察了甘氨酸浓度、温度、液固体积质量比、搅拌速度、体系初始pH、浸出时间对铜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甘氨酸浓度0.11 mol/L、温度60℃、液固体积质量比18/1、搅拌速度450 r/min、体系初始pH=11.0、浸出时间150 min条件下,铜浸出率达93%以上,而铁基本不被浸出,浸出体系对铜的浸出有良好的选择性。试验结果可用于从低品位铜矿石中浸出铜。
2022年05期 v.41;No.185 394-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5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66 ] - 黄浩纶;辛旺皓;陈佳明;舒建成;雷天涯;何德军;陈梦君;
研究了以NH_3·H_2O-NH_4Cl体系从再生铜冶炼渣中强化浸出铜,考察了氨水浓度、NH_4Cl浓度、浸出时间和温度对铜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液质量体积比1/7、氨水浓度4 mol/L、NH_4Cl浓度5 mol/L、温度60℃、浸出时间1.5 h、搅拌速度900 r/min条件下,铜浸出率为95.15%;浸出过程符合单颗粒反应动力学模型,反应受内扩散控制,反应活化能为21.38 kJ/mol; NH~+_4与铜化合物反应生成铜氨配合物,其中Cu(NH_3)~(2+)_4具有氧化性,与氨水共同作用加速浸出过程实现铜的浸出;研究结果为再生铜冶炼渣实现资源化提供参考。
2022年05期 v.41;No.185 399-4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0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77 ] - 薛平;徐新炜;秦庆伟;
研究了采用空气氧化—酸浸法从铜阳极泥中湿法预脱铜,考察了温度、反应时间、液固体积质量比、硫酸质量浓度及空气通入速率对铜浸出率的影响,确定了脱铜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温度80℃、反应时间3 h、液固体积质量比10/1、硫酸质量浓度150 g/L、空气通入速率0.2 L/min、搅拌速度300 r/min条件下,铜脱除率达70%,此方法经济环保,可用于从铜阳极泥中脱除金属铜。
2022年05期 v.41;No.185 405-4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7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95 ] - 张勤;王志鹏;杜均文;孙航宇;张登利;杨洪英;
研究了对含砷铅冶炼烟尘以浓硫酸活化、再用稀硫酸浸出铜、锌、镉、砷,考察了浓硫酸与烟尘体积质量比、活化时间、活化温度对烟尘活化及浸出酸度、浸出时间、浸出温度、液固体积质量比对铜、锌、镉、砷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铅烟尘先经浓硫酸活化,再用稀硫酸浸出,铜、锌、镉、砷浸出率得到提高;铅烟尘在酸矿体积质量比1.1/1、活化时间1 h、活化温度80℃条件下活化,再在硫酸质量浓度60 g/L、液固体积质量比6/1、温度60℃、浸出时间90 min、搅拌速度300 r/min条件下浸出,铜、锌、镉、砷浸出率分别为97.6%、98.2%、95.7%、86.0%,浸出渣主要成分为PbSO_4,配料后可返回铅冶炼系统。
2022年05期 v.41;No.185 409-4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6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68 ] - 刘鹏飞;汤建伟;王保明;刘咏;化全县;张亦飞;
研究了用氢氧化钠从湿法炼锌镍钴渣中回收锌、钴。基于单因素试验,揭示了锌、钴浸出行为,考察了反应时间、温度、氢氧化钠质量浓度和液固质量比对锌、钴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氢氧化钠浸出,在温度70℃、液固质量比10/1条件下,用质量浓度398 g/L的氢氧化钠溶液浸出镍钴渣0.5 h,锌、钴浸出率分别为93.5%和5.11%;浸出渣中锌、钴质量分数分别为4.80%和32.70%,锌、钴得到有效分离。
2022年05期 v.41;No.185 415-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5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28 ] - 施春红;周朔;左向萌;王晓臣;王程;
研究了采用水浸—分步沉淀法从不锈钢酸洗污泥中回收镍、铁、铬,考察了浸出方式、浸出时间、固液质量体积比、沉淀剂用量、沉淀反应时间、沉淀反应温度、溶液pH等对金属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25℃、超声功率120 W、浸出时间60 min、固液质量体积比1/10条件下,镍、铁、铬浸出率分别达94%、91%、99%;适宜条件下,向浸出液中分别加入硫化钠、草酸、氢氧化钠,镍、铁、铬沉淀率分别达90%、97%、98%,回收效果较好。
2022年05期 v.41;No.185 419-426+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7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41 ] - 王子钰;王碧侠;袁文龙;于翔;赵瑛;宋永辉;马红周;
研究了采用H_2SO_4+Na_2SO_3溶液从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中浸出有价金属镍、钴、锰,然后以共沉淀—固相法从浸出液中回收镍钴锰酸锂,考察了硫酸浓度、亚硫酸钠用量、浸出时间、温度和液固体积质量比对金属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硫酸浓度2 mol/L、亚硫酸钠用量为理论量1.2倍、温度70℃、浸出时间90 min、液固体积质量比11 mL/1 g条件下,镍、钴、锰浸出率分别为98.21%、97.46%、96.87%;从浸出液中回收的镍钴锰酸锂结晶性良好,金属元素分布均匀,可用于制备电池正极。
2022年05期 v.41;No.185 427-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2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025 ] - 马兴娟;费发源;雷占昌;马福宝;李学莲;
研究了用硝酸从电解铝过程中产生的电解质废渣中浸出锂,考察了硝酸浓度、液固体积质量比、浸出温度和时间对锂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硝酸浓度7.5 mol/L、液固体积质量比8 L/1 kg、浸出温度70℃、浸出时间60 min条件下,锂浸出率为91.90%;浸出过程受表面化学反应控制,反应活化能为50.3 kJ/mol。
2022年05期 v.41;No.185 43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5K] [阅读次数:1 ] |[下载次数:391 ] - 高子腾;陈树森;丁海云;宋艳;宿延涛;勾阳飞;常华;吴浩天;
研究了以导电碳毡为基材,采用非均相法制备偕胺肟改性聚丙烯腈电极材料(AO-PAN),考察了AO-PAN对低浓度加标海水中铀的吸附性能,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对AO-PAN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吸附时间和温度与AO-PAN吸附铀呈正相关关系;电化学吸附过程中,交流电压为-3~0 V时吸附效果最好;溶液pH为5~8,铀吸附率在60%以上,铀吸附量达1 136 mg/g。该偕胺肟改性聚丙烯腈电极材料有望用于从海水中吸附铀。
2022年05期 v.41;No.185 437-4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4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715 ] - 李秀玲;莫焱玲;关虹;韦岩松;
研究了用凹凸棒土、氧氯化锆和氯化铈制备锆-铈@凹凸棒土复合吸附剂,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法考察所制备吸附剂对磷的去除性能及再生效果,分析其除磷机制。结果表明:所制备复合吸附剂表面粗糙,对磷的吸附主要基于羟基与磷酸根的配位交换;在废水初始磷质量浓度10 mg/L、pH=6.0、吸附剂用量1.6 g/L、吸附时间120 min条件下,磷去除率达96.31%,且去除效果稳定;用盐酸再生吸附剂,重复脱附—吸附3次,磷去除率仍保持在76%以上;磷浓度-pH及磷浓度-复合吸附剂用量对去除率的交互影响显著。
2022年05期 v.41;No.185 444-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4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19 ] - 颜学芳;甄红刚;杨林;
研究了用Sinco-430阳离子交换树脂从模拟磷酸溶液和实际湿法磷酸中脱除Mg~(2+)、Al~(3+),考察了离子交换过程的平衡和树脂的选择性。结果表明:单、双元体系中金属离子的交换平衡等温线分别更符合Redlich-Peterson、Modified-Freundlich模型;Mg~(2+)、Al~(3+)对可交换位点有竞争作用且树脂对Mg~(2+)的选择性大于Al~(3+),推测这是因为Al~(3+)在磷酸中形成了配合物,降低了树脂对Al~(3+)的脱除能力。
2022年05期 v.41;No.185 452-456+4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1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89 ] - 贺山明;张彪;彭如振;程琍琍;梁勇;李文君;
研究了采用NaOH-H_2O_2体系从黑铜泥中常压碱浸脱砷,考察了NaOH质量浓度、H_2O_2添加量、液固体积质量比、浸出温度、浸出时间等对砷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条件下,砷浸出率高达98.46%。实现了选择性分离,铜、锑、铋等有价金属在浸出渣中得以富集。
2022年05期 v.41;No.185 457-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2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24 ] - 陈辉;陈芳芳;
研究了采用氧化—酸浸法从铜冶炼烟灰中脱除砷,考察了双氧水用量、硫酸酸度、液固体积质量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砷脱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氧化剂用量为n(H_2O_2)/n(As)=1.1,硫酸酸度165 g/L,液固体积质量比2/1,温度70℃,反应时间2.0 h条件下,砷脱除率为95.25%,脱除效果较好。
2022年05期 v.41;No.185 461-4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4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43 ] - 田野;康泽双;刘中凯;闫琨;张腾飞;范泽坤;
研究了赤泥的微波改性及用于从废水中吸附去除氟离子,考察了改性赤泥用量、吸附时间、温度、废水pH对氟离子吸附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微波活化赤泥是可行的,赤泥在400 W微波功率下改性,在改性赤泥投加量8 g/L、吸附时间30 min、温度15~25℃、废水pH为7.0~8.0、氟离子质量浓度10 mg/L条件下,氟离子吸附量可达1.23 mg/g,氟离子去除率可达98.2%,吸附效果较好。
2022年05期 v.41;No.185 465-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8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72 ] - 桂雨曦;郝先东;邱宏菊;吴春晗;高磊;陈菓;
研究了从ZnCl_2-NH_4Cl-H_2O电积锌体系中去除杂质铅,探讨了铅对电积锌的影响机制,考察了搅拌速度、反应时间及锌粉投加量对铅去除率的影响,借助SEM、XRD表征所得阴极锌形貌。结果表明:电积液中锌粉添加量2.25 g/L、搅拌速度600 r/min、反应时间75 min条件下,铅去除率96.9%;在电积液中铅质量浓度0.91 mg/L、电流密度400 A/m~2、温度45℃条件下,电积锌纯度达99.979%,且阴极锌表面白亮致密平整;随电积液中铅质量浓度增大,阴极锌微观形貌呈现出从规则小六角片型到簇状枝晶型变化规律,锌晶体择优取向按(101)-(110)-无明显择优取向顺序改变;适当增大搅拌速度和锌粉投加量有助于铅的去除。
2022年05期 v.41;No.185 471-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3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