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腾;张善辉;赵祝鹏;孙尚;吴昌南;
研究了用二乙酰二肟从银电解液中选择性分离钯,考察了二乙酰二肟加入量、温度、反应时间对钯沉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二乙酰二肟加入量为完全沉淀钯理论量的2.3倍、温度60℃、反应时间30 min条件下,钯沉淀率达94.64%,钯沉淀渣可回收钯,净化后的银电解液可返回流程。
2022年04期 v.41;No.184 308-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17 ] - 徐利华;李琳琳;
研究了用草酸从白钨矿精矿中浸出钨,考察了草酸浓度、液固体积质量比、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对钨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草酸浓度2.5 mol/L、液固体积质量比60 mL/1 g、浸出温度95℃、浸出时间4 h条件下,钨浸出率达98.93%;浸出过程符合收缩核模型,表观活化能为55.27 kJ/mol,浸出反应受化学反应控制。
2022年04期 v.41;No.184 312-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18 ] - 任宇;陈树森;勾阳飞;宿延涛;苏学斌;陈梅芳;曾广军;
借助化学改性手段制备了多种氨基酸功能基高分子吸附剂(LPPD),并考察了其从盐湖卤水中吸附铀的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LPPD对从盐湖水中吸附铀有较好性能,吸附量达2.06 mg/g,吸附剂中赖氨酸功能基团与铀酰离子可形成3种稳定配位结构,并以化学控制为主的单分子层吸附机制吸附铀。
2022年04期 v.41;No.184 317-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22 ] - 曾广军;王桂硕;刘忠臣;向秋林;刘会武;黄永;
研究了用N235从某铀矿石浸出液中溶剂萃取铀,考察了萃原液pH、温度、接触时间、相比等因素对萃取、反萃取的影响。通过5级逆流萃取、2级洗涤、4级逆流反萃取,铀萃取率98.5%,铀反萃取率98.9%。
2022年04期 v.41;No.184 324-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21 ] - 陈慧方;吕宁宁;杨金星;苏畅;王海川;
研究了用低浓度盐酸从钢渣中浸出磷,考察了盐酸浓度、浸出时间、温度、搅拌速度、液固体积质量比及钢渣平均粒度对磷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盐酸浓度、液固体积质量比及钢渣平均粒度对磷浸出率都有较大影响,温度及搅拌速度的影响不大;在盐酸浓度0.1 mol/L、液固体积质量比40/1、钢渣平均粒度65μm、温度25℃、搅拌速度600 r/min、浸出时间10 min条件下,磷浸出率达90.36%。磷浸出后的钢渣可返回冶金过程。
2022年04期 v.41;No.184 329-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50 ] - 唐施阳;杨建广;李陵晨;朱强;唐朝波;曾伟志;
研究了采用氯盐体系对印刷电路板(PCB)退锡,退锡后液以隔膜电积法回收锡。通过单因素条件试验确定退锡优化条件。结果表明:在45℃条件下,用Sn~(4+)质量浓度60 g/L、盐酸浓度5 mol/L的溶液为退锡剂,可在2 min内退去PCB上的锡镀层;退锡液经均相膜隔膜电积10 h,阳极室退锡后液中Sn~(4+)质量浓度达58.6 g/L,可作为退锡剂循环使用,阴极锡锭纯度99.9%,可直接用于制备PCB,锡得到循环使用。
2022年04期 v.41;No.184 334-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35 ] - 牛永胜;王源瑞;庞振业;郭永宏;李杰;姚应峰;
铜冶炼污酸提取铼分步沉淀过程中产生大量砷铋渣。研究了采用氧压酸浸—浸出液还原—还原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工艺从砷铋渣中回收砷。结果表明:在氧分压0.5 MPa、反应温度150℃、液固体积质量比4/1、硫酸质量浓度140 g/L、反应时间3 h、搅拌速度800 r/min条件下,砷、铜浸出率分别为99.3%和98.6%;氧压浸出液用砷铋渣还原,在还原温度80℃、反应时间60 min、液固体积质量比5/1、搅拌速度300 r/min条件下,HAsO_2还原产率达94.6%;溶液经蒸发浓缩至HAsO_2质量浓度65 g/L,然后在0~10℃条件下冷却结晶2 h,得到纯度99.3%的白砷产品。
2022年04期 v.41;No.184 338-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35 ] - 祖壮志;谢锋;张壮;王伟;潘志刚;刘孝伟;衡振平;姬利红;
研究了采用甲基磺酸(MSA)体系电积铅,考察了磷酸用量、木质素磺酸钙用量、温度、极间距、电解液循环速率、电流密度、游离甲基磺酸浓度、铅离子浓度和阳极材料等对槽电压、电流效率、能耗、精铅形貌和阴阳极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提高体系温度、游离甲基磺酸浓度、电解液循环速率,可有效降低能耗;但温度过高会降低电流效率;减小极间距可有效降低槽电压;添加木质素磺酸钙可有效抑制枝晶生长,获得表面平整阴极铅;在磷酸用量2 g/L、木质素磺酸钙用量2 g/L、温度40℃、极间距35 mm、电解液循环速率300 mL/min、电流密度200 A/m~2、游离甲基磺酸浓度1 mol/L、Pb~(2+)浓度1 mol/L、以石墨为阳极条件下,电流效率达99.73%,能耗为593 kW·h/t,阴极铅结构致密、表面光亮。
2022年04期 v.41;No.184 343-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1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45 ] - 叶昌美;黄健;李武斌;张谊;胡志同;任康铭;
研究了以(NH_4)_2SO_3作添加剂,以MnSO_4-(NH_4)_2SO_4-H_2O体系电沉积金属锰,考察了电流密度、亚硫酸铵用量、Mn~(2+)质量浓度、温度对阴极锰沉积量和电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MnSO_4-(NH_4)_2SO_4-H_2O体系电解锰,在温度45℃、Mn~(2+)质量浓度35 g/L、硫酸铵质量浓度120 g/L、电流密度298.08 A/m~2、pH=7.5、(NH_4)_2SO_3用量0.12 g/L条件下,电流效率为67.42%,电沉积的锰为α-Mn。
2022年04期 v.41;No.184 351-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23 ] - 湛金;李鹏;
研究了用双氧水氧化—磷酸盐沉淀法从硫化镍矿浸出液中去除杂质铁,考察了氧化剂双氧水用量、溶液终点pH、n(P)/n(Fe)、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铁去除率及镍、铜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双氧水用量为理论量1.5倍、终点pH=2.0、n(P)/n(Fe)=1.0、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30 min条件下,铁去除率为98.17%,铜、镍损失率分别为1.50%和0.58%;除铁后液中铁质量浓度降至0.337 g/L;除铁渣主要成分为无定形水合磷酸铁(FePO_4·xH_2O),其中铜、镍质量分数仅为0.10%和0.08%。该工艺除铁效果较好。
2022年04期 v.41;No.184 355-358+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78 ] - 傅金祥;张思佳;金星;李欣;张延平;
研究了用MnSO_4溶液分别与KMnO_4、NaClO、H_2O_2氧化剂溶液交替浸渍天然沸石制备载锰氧化物活性沸石并用于去除饮用水中Mn~(2+),考察了氧化剂的种类、浓度及pH对沸石载锰量的影响,借助SEM-EDS、XPS、XRD表征了浸渍沸石形态、结构及表面元素。通过动态过滤试验,考察了载锰沸石对水中锰离子的去除能力。结果表明:用质量浓度200 mg/L的MnSO_4溶液与pH=8.0、浓度为1.0 mmol/L的NaClO溶液交替浸渍天然沸石12次,沸石载锰效果最佳,载锰量达7.068 6 mg/g;沸石表面负载锰氧化物的同时转为钠型;负载的锰是一种以MnO_2晶体为主、Mn_2O_3和含六价锰物质为辅的具有自催化氧化能力且BET较大的活性氧化物;载锰活性沸石对饮用水中锰离子具有持续去除能力,无须再生;Mn~(2+)最高去除率达90.25%,仅略低于成熟滤料除锰能力。该材料可用于部分地区地下水源水厂除锰。
2022年04期 v.41;No.184 359-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61 ] - 刘军;李旺育;
研究了以微晶纤维素(MCC)与一氯乙酸反应制备羧甲基纤维素(CMC),并以丙烯酰胺(AM)为单体,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制备用于从废水中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羧甲基纤维素-丙烯酰胺P(CMC-AM)。考察了废水pH、温度、吸附时间对P(CMC-AM)吸附Zn~(2+)、Cr(Ⅵ)的影响,并通过等温吸附模型和动力学吸附模型分析了吸附机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P(MCC-AM)是一种表面有多孔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在温度25℃、溶液pH=6、吸附时间90 min条件下对重金属离子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吸附过程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拟合较好,对Zn~(2+)和Cr(Ⅵ)的吸附属单分子层化学吸附。该材料可用于处理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水。
2022年04期 v.41;No.184 366-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20 ] - 陈芳芳;陈辉;
某冶炼厂区土壤中含砷,雨水渗透后产生含砷废水,其中砷质量浓度在5~100 mg/L之间。研究了采用氧化—铁盐法从此类废水中去除砷,考察了氧化剂用量、铁盐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搅拌速度对除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氧化剂用量n(H_2O_2)/n(As)=1.1/1、铁盐用量n(Fe)/n(As)=1.3/1、搅拌速度100 r/min、60℃下反应2.0 h,废水中砷质量浓度降至0.12 mg/L以下,砷脱除效果较好。
2022年04期 v.41;No.184 372-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