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春友;钟先林;张晓峰;李辉;
研究了刚果(金)某铜钴氧化矿中还原酸浸铜、钴,考察了硫酸初始质量浓度、浸出时间、浸出温度、液固体积质量比、还原剂用量对铜、钴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矿石粒度-74μm占80%、液固体积质量比3/1、硫酸初始质量浓度46.67 g/L、焦亚硫酸钠用量为钴理论量1.25倍、浸出温度45℃、浸出时间3 h条件下,铜浸出率94.46%,钴浸出率80.42%,浸出效果较好。
2021年05期 v.40;No.179 369-3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8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78 ] - 朱佳俊;魏文亮;吴名扬;黄凯;
PDC复合片固体废料中含有少量钴。研究了采用酸浸—草酸盐沉淀法回收钴。以硫酸为浸出剂,草酸铵为沉淀剂,考察了硫酸浓度、浸出时间、搅拌速度、浸出温度对钴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钴浸出率随硫酸浓度、搅拌速度提高及浸出时间延长而提高;在硫酸浓度0.2 mol/L、温度20℃、搅拌速度400 r/min条件下浸出6 h,钴浸出率在90%以上,浸出效果较好。
2021年05期 v.40;No.179 373-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1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24 ] - 卢友志;马倩;莫福金;梁远基;秦志祥;
研究了核桃壳在硫酸浸出低品位氧化锰中的还原作用。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核桃壳用量、硫酸浓度、浸出时间、浸出温度对锰浸出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探讨并优化了各反应条件对锰浸出率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锰浸出率的影响顺序为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核桃壳用量>硫酸浓度;在核桃壳用量39.7 g/L、硫酸浓度3.61 mol/L、浸出温度90℃、浸出时间2.47 h条件下,锰浸出率为97.23%,浸出效果较好。
2021年05期 v.40;No.179 377-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6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92 ] - 李安静;李武斌;张彬;安远飞;冯琴;李杰瑞;
研究了用NaClO_3-HCl-H_2O体系从含硒汞酸泥中浸出硒、汞,考察了盐酸浓度、浸出时间、浸出温度、氯酸钠用量、液固体积质量比对硒、汞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100 g酸泥,在盐酸浓度3.0 mol/L、浸出时间3 h、温度75℃、氯酸钠用量20 g、液固体积质量比7/1条件下,硒、汞浸出率分别为92.73%和88.29%,从浸出液中分离提取的粗硒和汞的纯度均达99%。
2021年05期 v.40;No.179 382-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0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91 ] - 刘凯华;
研究了用P204从硫酸体系中萃取分离铟、镓,考察了水相硫酸初始浓度、搅拌速度、萃取时间、有机相P204体积分数、相比等因素对铟、镓萃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相初始硫酸质量浓度100 g/L、搅拌速度250 r/min、萃取时间5 min、相比V_o/V_a=1/3条件下,用20%P204+260~#溶剂油作萃取剂,经三级逆流萃取,铟萃取率为99.8%,镓萃取率小于1%,铟、镓得到有效分离。
2021年05期 v.40;No.179 386-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8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01 ] - 高岩;温耀儒;陈士强;李鹏举;徐红辉;耿翠翠;
研究了采用氯化铵-盐酸体系从烧结电除尘灰中浸出金属铅,考察了氯化铵浓度、盐酸浓度、固液质量体积比、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对铅浸出率的影响,并探讨了浸出机制。结果表明:在NH_4Cl浓度2 mol/L和HCl浓度1.5 mol/L、浸出温度70℃、浸出时间30 min、固液质量体积比为1 g/4 mL条件下,铅浸出率为98.6%;NH_4Cl的加入可以提高溶液氢离子活度,实现低酸浓度下铅的有效浸出。
2021年05期 v.40;No.179 390-3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5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07 ] - 祖鹏;李解;林嘉威;张文浩;弋诗文;武靖轩;
研究了从钠盐焙烧稀土精矿中高压酸浸稀土,分析了高压酸浸动力学。稀土精矿经高温焙烧,其中的氟碳铈矿和独居石全部分解为氧化稀土(RE_xO_y)。焙砂水洗后进行高压酸浸,考察了浸出温度、浸出时间、盐酸浓度、液固体积质量比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5℃下浸出50 min,控制盐酸浓度7 mol/L、液固体积质量比10 mL/1 g、压强在3 MPa条件下,稀土浸出率达89.4%;在40~50℃条件下,反应表观活化能E_a=29.55 kJ/mol,机制函数为ln(1-x)/3+(1-x)~(-1/3)-1=kt,表明反应受产物层界面传质和扩散共同控制;在75~125℃条件下,反应表观活化能E_a=4.41 kJ/mol,机制函数为1-3(1-x)~(2/3)+2 (1-x)=kt,表明反应主要受产物跨越惰性物质残留层的扩散反应控制。
2021年05期 v.40;No.179 394-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2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26 ] - 王强;林春雷;徐略渭;何秉轩;梁勇;
根据热力学数据,绘制了25℃条件下NdCl_3-AlCl_3-NH_4HCO_3体系在总碳浓度为1.0 mol/L条件下各组分的lg c_B-pH曲线,以及在不同总碳浓度条件下Al与Nd的lg c_B-pH曲线;分析了用碳酸氢铵沉淀稀土时各组分的行为。结果表明:pH在2.8~7.0范围内,可实现Nd_2(CO_3)_3沉淀;pH在2.8~3.7范围内,铝不易与稀土共沉淀,但pH范围窄,控制难度较大;pH在3.7~7.0范围内,Al易以Al(OH)_3形式与碳酸稀土共沉淀导致稀土产品中铝超标,所以在用碳酸氢铵沉淀稀土之前应去除铝。
2021年05期 v.40;No.179 399-4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0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35 ] - 金畅;徐超;朱礼洋;郭琦玲;
N,N-二(2-乙基己基)硫代二甘酰胺酸(HDEHSDGA,简称AH)是一种具备羧酸类及酰胺荚醚类萃取剂活性基团的新型萃取剂。研究了以煤油为稀释剂,以HDEHSDGA为萃取剂,从溶液中萃取Er(NO_3)_3,考察了接触时间、水相pH、硝酸根浓度及温度对萃取的影响,并采用斜率法和光谱法分析了萃取机制和萃合物的组成。结果表明:水相pH高于2.2有利于HDEHSDGA萃取Er(Ⅲ),萃取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进行;HDEHSDGA以离子交换方式萃取Er(Ⅲ),萃合物组成为ErA_3。
2021年05期 v.40;No.179 403-4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5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83 ] - 徐琼;刘若妍;黄前;邹丽霞;
研究了以水热法制备方沸石/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GO-ANA),并用以吸附溶液中的Cs~+,借助SEM&EDS、FT-IR、XRD、BET和TG等表征了GO-ANA的微观形貌、结构、晶相、比表面积和热稳定性,考察了初始Cs~+质量浓度、溶液pH、吸附时间、温度对GO-ANA吸附Cs~+的影响,确定了吸附机制。结果表明:方沸石(ANA)能够均匀地负载到氧化石墨烯(GO)表面,复合后的GO-ANA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较大的比表面积;GO-ANA对溶液中的Cs~+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在溶液pH=7条件下,吸附160 min反应达到平衡,理论最大吸附量为221.85 mg/g;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经过5次循环,GO-ANA对Cs~+的吸附率从92.73%降至74.29%;GO-ANA可用于从水溶液中吸附去除Cs~+。
2021年05期 v.40;No.179 408-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4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24 ] - 龙浩;冷和;陈步明;郭忠诚;
研究了在铝棒表面通过挤压复合技术包覆铅银合金得到Al基铅合金复合阳极,并在硫酸锌溶液中以500 A/m~2恒电流条件下极化48 h,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循环伏安法、阳极极化和交流阻抗法等分析阳极表面氧化膜层物相、形貌及电化学性能,采用显微图像分析仪和数显显微硬度计表征合金金相及硬度,并通过电子拉伸试验测定阳极的极限抗拉强度。结果表明:所制备的Al基复合阳极为Al基Pb-0.2%Ag和Al基Pb-0.75%Ag;合金中银含量增加,合金阳极的析出氧过电位降低,催化活性及耐腐蚀性能提高,合金组织的晶型结构改变较大,但机械性能变化不大;含银量高的阳极表面,氧化层排列不规则,晶粒大,粗糙度大;银含量增加,PbO_2(111)含量降低,β-PbO_2含量增大,但变化不明显;较高含量β-PbO_2可以提高阳极表面氧化层的导电性能。
2021年05期 v.40;No.179 416-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2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42 ] - 袁杰;李敏;袁着迪;何超;
研究了苛性比1.42、铝元素浓度1.54 mol/L的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CO_2气体以碳分法制备氢氧化铝,考察了超声波对碳分结晶氢氧化铝的影响,并对比了超声波强化结晶和机械搅拌结晶对沉淀粉体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可显著降低结晶粉体粒径,在50℃、CO_2流量0.2 L/min、超声波功率320 W下结晶15 min,可得粒径5.565μm的氢氧化铝粉体。
2021年05期 v.40;No.179 42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7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11 ] - 汪洋;吴远桂;赵纯权;
研究了用电解精炼法从粗铟中去除杂质金属锡铅,考察了阴极板厚度、槽电压、电流密度、电解液pH和电解温度对阴极铟中锡铅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阴极板厚度2 mm、槽电压80 mV、电流密度90 A/m~2、电解液pH为2.0~2.2、电解温度24~28℃条件下,粗铟一次电解后,阴极铟中锡铅质量分数均小于2×10~(-4)%,达到行业标准YS/T 257—2009中In99.995要求。
2021年05期 v.40;No.179 427-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6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94 ] - 张剑;梁秀秀;邓金亮;
研究了采用氧压碱浸—水浸工艺从高砷铅阳极泥中两段脱砷,考察了浸出时间、温度、液固体积质量比等对砷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液固体积质量比4/1、氢氧化钠质量浓度110 g/L、温度120℃、浸出时间4 h、氧气压力0.8 MPa、搅拌速度500 r/min条件下进行碱浸,在液固体积质量比3/1、温度75℃、浸出时间1 h、搅拌速度500 r/min条件水浸,最终砷脱除率在94%以上,脱砷效果较好。
2021年05期 v.40;No.179 431-4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2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28 ] - 张俊峰;赵辉;
研究了用草酸作脱除剂从有色冶炼酸性废水中去除钙离子,考察了草酸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搅拌速度对钙离子去除率的影响,利用响应曲面法分析和优化了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草酸用量9 g/L、温度65℃、反应时间45 min条件下,Ca~(2+)去除率达83.41%,去除效果较好。
2021年05期 v.40;No.179 435-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0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30 ] - 张水华;李纯;蒙毅;铁军;赵仁涛;
为实现工业电解槽电极电流在线测量并及时发现极间短路,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研究了槽间导电排的磁场分布,确定合适的霍尔传感器测量位置、测量方法,推导出电极电流的计算模型。试验电解槽上的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测量偏差小于1.5%,满足工业测量要求。
2021年05期 v.40;No.179 440-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7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32 ] - 蒙毅;刘欢;李纯;铁军;赵仁涛;
研究了在工业电解槽中利用人工铜柱模拟结瘤及其生长行为,考察了电解时间和结瘤初始高度对结瘤形貌和生长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阴极电流随极间距减小而显著增大;电解时间小于12 h,结瘤形貌变化不大;电解时间延长至24 h, 7.5 mm是结瘤形貌显著变化的临界高度:当结瘤初始高度大于7.5 mm后,其顶端出现明显的冠状膨大;当阴极板表面的结瘤高度小于2.5 mm且电解时间小于12 h时,其径向生长速率较快;除此以外,均以轴向生长为主导。
2021年05期 v.40;No.179 446-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0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