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评述

  • 纳米氧化锌的应用及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张立生;李慧;张汉鑫;梁精龙;

    概述了纳米氧化锌的基本特性及用途,介绍了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气相沉积法、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固相法的工艺原理、研究现状及优缺点,并指出多种工艺结合使用可制得性能更优异的纳米氧化锌。

    2019年02期 v.38;No.164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阅读次数:204 ] |[下载次数:3280 ]

试验研究

  • 从贵州某金矿石中氰化浸出金试验研究

    李勇;彭伟;刘洪波;刘安荣;王振杰;

    研究了从贵州某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石中氰化浸出金,考察了矿石细度、氰化钠用量、石灰用量、浸出时间、液固体积质量比对金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矿石细度-74μm占比70%、液固体积质量比4/1、浸出时间24 h、氰化钠用量4 kg/t、石灰用量2 kg/t条件下,金浸出率达96%以上,浸出效果较为理想。

    2019年02期 v.38;No.164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阅读次数:105 ] |[下载次数:115 ]
  • 从刚果(金)某铜钴氧化矿石中直接还原浸出铜钴

    于文圣;

    研究了以焦亚硫酸钠为还原剂,采用直接还原浸出法从刚果(金)某铜钴氧化矿石中浸出铜、钴,考察了相关因素对铜、钴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常温(不加热)、矿石粒度-200目占60%、硫酸加入量为铜钴氧化矿石质量的10%、液固体积质量比3/1、还原剂加入量为理论量的1.5倍、浸出时间120 min条件下,矿石中铜、钴浸出率分别为96.16%和87.33%,浸出效果较好。

    2019年02期 v.38;No.164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1K]
    [阅读次数:126 ] |[下载次数:157 ]
  • 用硫酸铵焙烧—硫酸浸出工艺从低品位锰矿石中回收锰试验研究

    鄢然;孙维义;丁桑岚;苏仕军;

    基于硫酸铵高温热解为硫酸氢铵和氨气,以及硫酸氢铵可将矿石中的锰转化为硫酸锰的特性,研究了采用硫酸铵焙烧—硫酸浸出工艺从低品位锰矿石中回收锰,考察了硫酸铵加入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浸出剂硫酸浓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等条件对锰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硫酸铵与锰物质的量比为15、温度380℃下对矿石焙烧150 min,然后用浓度为0.04 mol/L的硫酸在40℃下浸出50 min,锰浸出率达95.99%,浸出效果较好。

    2019年02期 v.38;No.164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3K]
    [阅读次数:184 ] |[下载次数:259 ]
  • 低品位锰矿石在NH_4HSO_4/H_2O_2体系中的浸出行为

    康禄华;朱鹏;赵珊;苏仕军;丁桑岚;孙维义;

    研究了以硫酸氢铵为浸出剂、双氧水为还原剂从低品位锰矿石中浸出锰,考察了液固体积质量比、硫酸氢铵浓度、双氧水浓度、浸出温度和浸出时间对锰、铁浸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液固体积质量比30/1、硫酸氢氨浓度0.5 mol/L、双氧水浓度0.2 mol/L、浸出温度50℃、浸出时间60 min条件下,锰浸出率达98.22%,铁浸出率仅有8.52%,浸出效果较好。

    2019年02期 v.38;No.164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1K]
    [阅读次数:164 ] |[下载次数:89 ]
  • 用硫酸/氢氟酸从铌钛铀矿石中协同浸出铀铌

    刘会武;贾秀敏;黄永;师留印;刘忠臣;杨剑飞;向秋林;

    研究了采用硫酸/氢氟酸从铌钛铀矿石中协同浸出铀、铌,考察了硫酸用量、氢氟酸用量、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液固体积质量比对铀、铌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硫酸用量150 g/kg、氢氟酸用量100 g/kg、液固体积质量比1.2 mL/g、浸出温度90℃、浸出时间2 h优化条件下,铀、铌浸出率分别为97%、85%,实现了铀、铌的同步高效浸出。

    2019年02期 v.38;No.164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5K]
    [阅读次数:99 ] |[下载次数:187 ]
  • 用氧化亚铁硫杆菌从废印刷线路板中浸出铜

    林海;林丽娟;董颖博;

    研究了以氧化亚铁硫杆菌作菌种从废印刷线路板中浸出铜,考察了浸出过程中不同因素对细菌浸出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体系初始pH=2、固液质量体积比1/20、浸出温度30℃、摇床转速170 r/min、浸出时间8 d、线路板粉末粒度<100目条件下,氧化亚铁硫杆菌对金属铜的浸出率达85.62%;浸出动力学符合收缩核模型中的化学反应控制模型,铜浸出率与时间呈良好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90 2。

    2019年02期 v.38;No.164 104-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1K]
    [阅读次数:140 ] |[下载次数:245 ]
  • 磁性TBP萃淋树脂的制备及吸附铀的性能测试

    宿延涛;封宇;勾阳飞;陈树森;

    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磁性TBP萃淋树脂,考察了引发剂用量、搅拌速度、水油相体积比和磁粉用量对合成树脂的影响;借助红外光谱、偏光显微镜和振动样品磁强计表征树脂的化学结构、外观形态和磁性能;探讨了磁性TBP萃淋树脂对铀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磁性TBP树脂对铀的吸附性能良好,铀质量浓度为2.0~12.0 mg/L时,吸附率大于95%;吸附到磁性TBP萃淋树脂上的铀可通过磁分离技术加以回收。

    2019年02期 v.38;No.164 11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5K]
    [阅读次数:155 ] |[下载次数:227 ]
  • 用有机膨润土-活性炭联合净化的石油废酸浸出碳酸锰矿石

    袁爱群;梁静珍;吴晓丹;明宪权;李维健;陈南雄;黄增尉;周泽广;韦冬萍;马少妹;

    研究了用碳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膨润土制备有机膨润土,并将有机膨润土与活性炭联合用于吸附净化废硫酸,再用净化后的废硫酸浸出碳酸锰矿石。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探讨吸附净化机制。结果表明:相关因素中,对废硫酸中COD去除率影响的次序为有机膨润土投加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搅拌速度;对于初始浓度11.12 mol/L的废硫酸,用粒径96μm有机膨润土5.8 g,在29℃、搅拌速度90 r/min条件下吸附时间49 min,然后再用活性炭4.0 g、在74℃下吸附34 min,废硫酸中COD去除率达91.07%;吸附机制可能是离子交换。

    2019年02期 v.38;No.164 115-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0K]
    [阅读次数:134 ] |[下载次数:170 ]
  • 铁钛改性膨润土吸附水中Th(Ⅳ)的性能研究

    骆溢超;林周梁;王魏;王世威;罗太安;陈泉水;

    研究了采用煅烧法制备铁钛改性钠基膨润土并用于从溶液中吸附Th(Ⅳ),考察了溶液pH、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溶液中Th(Ⅳ)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温度对膨润土吸附Th(Ⅳ)的影响,借助多种手段表征了吸附Th(Ⅳ)前、后的膨润土。结果表明:铁、钛以粒状形式分布在钠基膨润土的表面或层间;在反应时间2.0 h、吸附剂用量10 mg、溶液pH=2.5条件下,改性钠基膨润土对初始Th(Ⅳ)质量浓度为200 mg/L的溶液中Th(Ⅳ)的吸附量为232 mg/g,比改性前提高到了1.45倍;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反应属于熵增吸热自发过程,吸附机制主要为表面配合和离子交换。

    2019年02期 v.38;No.164 123-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9K]
    [阅读次数:119 ] |[下载次数:188 ]
  • 高锰酸钾活化法制备甘蔗渣活性炭及从废水中吸附Cr(Ⅵ)试验研究

    刘雪梅;马闯;吴凡;赵蓓;

    研究了用高锰酸钾活化法制备的甘蔗渣活性炭从废水中吸附Cr(Ⅵ),采用SEM、FTIR及BET法对炭化前后的甘蔗渣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普通甘蔗渣孔结构较少,表面平整,比表面积为0.874 8 m~2/g;甘蔗渣活性炭表面为多层片状结构,每片上有大量排列整齐的孔隙,比表面积为353.524 8 m~2/g,且官能团数量和种类均有所增加;用甘蔗渣活性炭从废水中吸附Cr(Ⅵ),适宜条件下,废水中Cr(Ⅵ)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时,Cr(Ⅵ)去除率达94.1%,最大吸附量为9.407 mg/g;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结果表明,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能更好地反应吸附过程,吸附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2019年02期 v.38;No.164 129-133+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5K]
    [阅读次数:142 ] |[下载次数:356 ]
  • 改性桑枝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性能试验研究

    李秀玲;辛磊;韦诗琪;韦岩松;

    研究了以农林废弃物桑枝为原料制备6种改性生物质吸附剂,考察各改性吸附剂对冶金废水中Cr(Ⅵ)的吸附性能。桑枝改性前后的结构变化采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仪(FTIR)进行表征。结果表明:0.4 mol/L硫酸亚铁溶液的改性效果最好,改性后的吸附剂可使Cr(Ⅵ)去除率达97.4%,较改性前提高了26.1%,其吸附过程更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FTIR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桑枝吸附剂表面官能团发生一定变化,峰强度显著增大,有利于其对Cr(Ⅵ)的吸附。

    2019年02期 v.38;No.164 134-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6K]
    [阅读次数:110 ] |[下载次数:186 ]
  • 用铁粉制备电池级材料磷酸铁的试验研究

    姚耀春;鲁劲华;马毅;周皇凯;吴鉴;沈文喆;王韵珂;梁风;

    研究了一种电池级材料FePO_4前驱体的制备方法。以铁粉为铁源、磷酸为磷源;加入过量磷酸促进铁粉溶解完全,同时为反应体系提供酸性环境,并在反应体系中循环使用;铁粉溶解后,加入双氧水将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再用水调节体系pH使析出水合磷酸铁;煅烧水合磷酸铁得到无水磷酸铁。XRD和SEM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FePO_4结晶度高,颗粒分散均匀,形貌规整;制备过程中无杂质产生,产品纯度高,工艺节能环保;产品中铁质量分数为36.37%,磷质量分数为20.86%,铁磷物质的量比为0.97,达到电池级FePO_4质量要求。

    2019年02期 v.38;No.164 140-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K]
    [阅读次数:159 ] |[下载次数:950 ]
  • 纳米氧化钕的热分解法制备及其光学特性试验研究

    傅小明;孙虎;杨在志;

    研究了以碳酸钕(Nd_2(CO_3)_3·H_2O)为钕源,采用热分解法制备纳米氧化钕。根据Nd_2(CO_3)_3·H_2O在空气中的热重-差热(TG-DTA)分析结果,借助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分别表征Nd_2(CO_3)_3·H_2O在空气中热分解产物的物相、形貌和光学特性。结果表明,Nd_2(CO_3)_3·H_2O的热分解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室温~300℃,Nd_2(CO_3)_3·H_2O失去结晶水变为Nd_2(CO_3)_3;第2阶段,300~550℃,Nd_2(CO_3)_3受热分解产生中间产物Nd_2O_2CO_3;第3阶段,550~850℃,Nd_2O_2CO_3在850℃下保温15 min,形成纳米Nd_2O_3。第3阶段是控制Nd_2O_3粒径的主要环节。

    2019年02期 v.38;No.164 145-148+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2K]
    [阅读次数:105 ] |[下载次数:137 ]
  • Ni-Mo-C合金的电沉积行为及成核机制

    齐海东;郭昭;卢帅;温林洁;李运刚;杨海丽;

    采用循环伏安、阴极极化曲线、旋转圆盘电极、电化学阻抗谱、计时电流等方法研究了Ni-Mo-C合金的电沉积行为及成核机制。结果表明:Ni-Mo-C合金的电沉积过程存在成核行为;电极反应是一个不可逆过程;随电极电位增大,电极反应速率加快;合金的成核机制从连续成核转变为瞬时成核,合金的沉积受扩散控制程度较大。

    2019年02期 v.38;No.164 149-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1K]
    [阅读次数:129 ] |[下载次数:160 ]
  • Q-235钢在含U(Ⅵ)、Sr、Cs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王世威;陈泉水;刘晓东;罗太安;朱业安;陈槐;黄彬;骆溢超;

    研究了常温常压下Q-235圆柱钢切块在150 mg/L的UO_2~(2+)、Sr~(2+)、Cs~+混合溶液体系,Sr~(2+)、Cs~+混合溶液体系及去离子水体系中的浸泡腐蚀行为。结果表明:腐蚀反应主要发生在切块横切面上,短期内发生快速腐蚀的原因主要是U(Ⅵ)与Fe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和溶解氧与Fe之间的电化学反应;腐蚀产物主要为Fe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Sr~(2+)会在其中一种腐蚀产物上发生富集;腐蚀液中存在可与Fe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或溶解氧是造成Q-235钢在短期内发生快速腐蚀的主要原因。

    2019年02期 v.38;No.164 155-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2K]
    [阅读次数:103 ] |[下载次数:60 ]

征订启事

  • 欢迎订阅2019年《湿法冶金》

    <正>《湿法冶金》创刊于1982年,双月刊,是湿法冶金技术综合性刊物,中文核心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外关于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稀散金属及贵金属的湿法冶金工艺,选矿技术,有机材料(萃取剂、离子交换树脂、絮凝剂等)合成,化工过程自动控制,化工设备、选矿设备、仪器仪表的研制及应用,水处理技术,三废

    2019年02期 v.38;No.164 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阅读次数:117 ] |[下载次数:4 ]

本刊公告

本刊声明

  • 《湿法冶金》编辑部关于仿冒虚假信息的严正声明

    <正>《湿法冶金》编辑部近日发现有部分不法分子以仿冒我刊编辑部或合作名义从事虚假快速发表文章宣传和诈骗活动。为帮助作者、读者准确识别虚假网站和相关诈骗信息,现作如下声明:1.《湿法冶金》期刊唯一网上投稿网址为http://sfyj.cbpt.cnki.net,唯一网上投稿邮箱为shifayejin@163.com。

    2019年02期 v.38;No.164 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阅读次数:98 ] |[下载次数:5 ]

分析测试

  • 喹啉偶氮类试剂在分光光度法分析中的应用

    姜红;于秀兰;

    从试剂结构、合成方法、显色体系特点及试剂应用等方面系统介绍了近年来喹啉偶氮类试剂在分光光度法测定金属离子方面的研究应用现状,提出了喹啉偶氮类试剂的研究方向。

    2019年02期 v.38;No.164 160-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阅读次数:164 ] |[下载次数:129 ]
  •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酸泥中的硒

    段永明;

    研究了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酸泥中的硒。采用硝酸、硫酸溶解试样,溶液中加入亚铁氰化钾-铁氰化钾混合溶液消除大部分金属离子的干扰,加入酒石酸溶液消除碲的干扰,在稳定剂丙三醇存在条件下,用抗坏血酸将硒(Ⅳ)还原为橙色单质硒,形成悬浊液,以分光光度法测定酸泥中的硒。结果表明,悬浊液中硒质量浓度在0~400μg/50 mL范围内,测定结果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8,检出限为0.093μg/mL。方法用于4个实际酸泥样品和2个加标样品中硒的测定,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0.37%~1.50%,结果较为满意。

    2019年02期 v.38;No.164 167-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阅读次数:135 ] |[下载次数:25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