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评述

  • 纳米二氧化钛-聚合物复合材料去除无机/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潘素素;郑智阳;惠俊杰;肖哲;仲雪莲;王有群;

    大量无机和有机污染物对生态环境有潜在危害。为去除这些污染物,已研发出一系列材料,其中纳米二氧化钛因制备原料低廉、制备过程简单及吸附和光催化性能优良而受到广泛关注。但纳米二氧化钛本身具有吸附量低、吸附后不易材料分离、只能吸收紫外光等缺点,需与其他材料进行复合来提高其性能。主要介绍了二氧化钛与一些聚合物材料的复合材料及用于去除无机和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2019年01期 v.38;No.163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1K]
    [阅读次数:199 ] |[下载次数:913 ]
  • 二硫化钼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张立生;李慧;张汉鑫;梁精龙;

    介绍了二硫化钼的基本性质及应用状况,综述了几种制备二硫化钼工艺的原理、优缺点、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指出多种工艺结合可以制备性能更优异的二硫化钼。

    2019年01期 v.38;No.163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阅读次数:199 ] |[下载次数:1474 ]

试验研究

  • 陕西安康低品位重晶石矿选矿试验研究

    强录德;刘志超;李春风;

    研究了采用浮选法分选陕西安康某重晶石矿获得合格重晶石精矿。试验采用浮选法,考察了磨矿细度、捕收剂和抑制剂组合及用量对重晶石矿浮选效果的影响,确定了优化工艺参数。经闭路浮选,得到合格精矿,脉石矿物得到有效分离。

    2019年01期 v.38;No.163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阅读次数:85 ] |[下载次数:131 ]
  • D001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Cr(Ⅲ)的平衡特性及动力学

    张学峰;谈定生;谢昀映;李增辉;丁伟中;

    研究了用D001阳离子交换树脂从废水中吸附Cr(Ⅲ),探讨了吸附过程热力学和动力学。结果表明:Redlich-Peterson模型能很好地描述吸附平衡过程;热力学参数ΔG<0,ΔH>0,ΔS>0,表明树脂吸附Cr(Ⅲ)是自发、吸热和熵增过程;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反应活化能为27.45kJ/mol,吸附过程受颗粒扩散控制。

    2019年01期 v.38;No.163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阅读次数:176 ] |[下载次数:396 ]
  • 用酸浸—生物浸出工艺从废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中回收金属钴铜镍

    张颢竞;程洁红;朱铖;杨嘉;顾铭;

    研究了采用长期筛选驯化得到的一株金属耐受能力较强的氧化亚铁硫杆菌(T.f.)ESY06,以酸浸—生物浸出工艺从废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中回收铜、钴、镍,考察了Fe2+质量浓度对ESY06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ESY06同时对铜、钴、镍的耐受能力分别为1.22、2.21、0.29g/L;Fe2+质量浓度为20g/L时,ESY06生长状况最好;采用酸浸—生物浸出工艺处理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钴、镍浸出率分别为99.93%、99.46%,负极材料中的铜浸出率为99.78%,混合电极材料中的铜、钴、镍浸出率分别为99.88%、99.39%、99.55%。酸浸—生物浸出工艺对铜、钴、镍金属回收效果较好,对于从电池电极材料中回收有价金属有一定优势。

    2019年01期 v.38;No.163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1K]
    [阅读次数:151 ] |[下载次数:604 ]
  • 甘蔗渣基吸附材料对Cr(Ⅵ)的吸附特性研究

    刘雪梅;马闯;吴凡;赵蓓;

    为探究甘蔗渣从废水中吸附去除重金属离子的可能性,研究了以甘蔗渣为原料制备生物炭,并对比普通甘蔗渣、甘蔗渣炭及氮炭化甘蔗渣对模拟废水中金属铬的吸附效果,采用SEM、FTIR和BET等表征3种吸附材料。结果表明:3种吸附材料的比表面积为甘蔗渣炭>氮炭化甘蔗渣>普通甘蔗渣;甘蔗渣炭及氮炭化甘蔗渣较普通甘蔗渣的结构变化较大,官能团种类及数量大大增加;3种吸附材料对废水中铬离子的吸附能力依次为氮炭化甘蔗渣>甘蔗渣炭>普通甘蔗渣;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吸附以单层吸附为主;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有快速吸附与慢速吸附2个阶段。

    2019年01期 v.38;No.163 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7K]
    [阅读次数:124 ] |[下载次数:336 ]
  • 壳聚糖载铜改性及吸附Cr(Ⅵ)的试验研究

    张宇;李倩;任欢杰;

    研究了用乙酸铜改性壳聚糖及改性后壳聚糖对Cr(Ⅵ)的吸附效果,考察了改性时间、改性温度、壳聚糖-乙酸溶液初始质量浓度、乙酸铜用量对壳聚糖的改性效果。结果表明:在温度75℃、壳聚糖-乙酸溶液质量浓度20g/L、乙酸铜用量0.5g条件下,壳聚糖改性1h后,对Cr(Ⅵ)的吸附效果较好;改性后壳聚糖的表面官能团发生变化,进而对Cr(Ⅵ)的吸附能力大幅度提高。

    2019年01期 v.38;No.163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阅读次数:244 ] |[下载次数:304 ]
  • 从阳极炉洗渣中富集硫酸钡试验研究

    李涛;

    研究了采用水力旋流重选—酸浸提纯工艺从阳极炉洗渣中富集硫酸钡。试验结果表明:旋流重选精砂产率为26.83%,精砂中硫酸钡质量分数96.25%;对重选中砂进行酸浸,在c(H2SO4)=2mol/L、液固体积质量比5∶1、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2h条件下,铜、铁脱除率分别为98%、99%以上,酸浸渣硫酸钡质量分数大于96%。对于年产阳极炉洗渣800t(其中含硫酸钡358t)的铜冶炼企业,采用该工艺可节约硫酸钡成本100.88万元/年。

    2019年01期 v.38;No.163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阅读次数:103 ] |[下载次数:78 ]
  • 从含钌废料中分离提纯钌工艺研究

    韩守礼;赵雨;王金营;吴喜龙;贺小塘;张选冬;

    研究采用化学溶解—草酸还原法从含钌废料中分离提纯钌,考察固液质量体积比(m(含钌物料)∶V(NaOH溶液)∶V(NaClO溶液))、溶解温度、溶解时间、草酸还原过程中金属钌与草酸质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钌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液质量体积比1∶6∶30、溶解时间5h、溶解温度80℃溶解条件下,及钌与草酸质量比1∶5、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50min草酸还原条件下,钌回收率为97.7%,回收效果较好。

    2019年01期 v.38;No.163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阅读次数:114 ] |[下载次数:325 ]
  • 硫化砷渣含水率控制试验研究

    罗仁昆;

    研究了硫化沉砷工艺对铜冶炼废酸处理产生的硫化砷渣含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硫化钠添加量为理论量的1.1倍、反应温度40℃、搅拌速度40r/min、硫化钠质量浓度200g/L、反应时间3h、聚合硫酸铁质量浓度1.5g/L条件下,砷沉淀率为98.04%,硫化砷渣含水率为29.88%;对于年处理10万m3废酸、年产6 000t硫化砷渣的企业,采用该工艺,可节约生产成本201.39万元/年。

    2019年01期 v.38;No.163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7K]
    [阅读次数:113 ] |[下载次数:137 ]
  • 用碳酸盐从废铅酸蓄电池铅膏中脱硫试验研究

    刘文科;秦庆伟;李登奇;高运明;刘昱;陈精智;李顺海;

    分别以碳酸铵和碳酸氢铵作脱硫剂对废铅酸蓄电池铅膏脱硫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脱硫剂与硫酸铅物质的量比、液固体积质量比等参数对脱硫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以碳酸铵作脱硫剂时,在反应时间60min、反应温度50℃、反应物物质的量比1.2/1、液固体积质量比5/1条件下,脱硫率达95.22%;以碳酸氢铵作脱硫剂时,在反应时间70min、反应温度60℃、反应物物质的量比1.6/1、液固体积质量比5/1条件下,脱硫率达90.46%。

    2019年01期 v.38;No.163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阅读次数:99 ] |[下载次数:246 ]
  • 用铁炭微电解工艺处理含砷废水试验研究

    王灿荣;

    研究了采用铁炭微电解工艺处理含砷废水,考察了废水初始pH、曝气时间、铁炭类型对除砷效果的影响,并模拟生产现场进行连续试验,进一步验证批次试验结果。结果表明:采用铁炭微电解工艺,控制废水pH在4~5之间,曝气时间20min,可使废水中的砷质量浓度降至0.05mg/L以下,符合地表水标准,除砷效果较好。

    2019年01期 v.38;No.163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阅读次数:147 ] |[下载次数:277 ]
  • 用新型螺旋射流气浮机处理含油废水试验研究

    刘国华;赵京;师东阳;公永建;王振艳;

    针对传统射流气浮机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存在气体吸入量低、溶气效果差、溶气罐占地大等问题,以双膜理论、溶质渗透理论、表面更新理论为依据,采用螺旋喷嘴、旋转叶轮刀片和Z型板混合器等构件,对传统射流气浮机的气水混合、气泡重组与破碎方式进行优化。工程应用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螺旋射流气浮机在处理含油废水时,油去除率可达97.5%,效果较好,可在含油废水处理领域推荐使用。

    2019年01期 v.38;No.163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阅读次数:113 ] |[下载次数:298 ]
  • 尾矿区砷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协同修复

    李秀玲;韦岩松;辛磊;高宇星;韦诗琪;覃拥灵;

    研究了植物、微生物对砷污染土壤的协同修复效果。选取广西河池某尾矿区长势良好的13种植物及其根际土壤作为试验样品,尾矿区土壤中砷质量分数高达5.708g/kg。富集植物为风车草和蜈蚣草,其中,风车草对砷的富集和迁移效果最佳。利用从砷质量分数最高的土壤样品中筛选得到的砷耐受性较强的菌株CP3和CP7对风车草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CP3和CP7复合菌组的植物株高和质量(鲜)较对照组分别高57.80%和46.51%,对砷的富集率和迁移率分别高64.87%和21.08%,表明复合菌有助于风车草对砷的富集,可用于砷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协同修复。

    2019年01期 v.38;No.163 64-6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阅读次数:165 ] |[下载次数:1073 ]
  • 全钒液流电池负极材料石墨毡表面改性试验研究

    黄秀丽;马光强;

    研究了采用氨化和表面修饰镓、铈、锡氧化物法对石墨毡进行表面处理,借助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表征氨化处理后并修饰金属氧化物的石墨毡的表面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氨化处理后的石墨毡表面均匀,修饰金属氧化物后电化学活性增强;修饰氧化锡的石墨毡电化学活性最好。

    2019年01期 v.38;No.163 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8K]
    [阅读次数:95 ] |[下载次数:255 ]

本刊公告

  • 《湿法冶金》正式开通使用“腾云”期刊协同采编系统(知网版)公告

    <正>为提高期刊出版效率,规范稿件接收和审稿管理流程,更好地服务读者、作者,经过初期试用、调整与完善,我刊于2018年2月1日起正式面向作者、专家、编辑三方开通"‘腾云’期刊协同采编系统(知网版)"。广大作者、专家可登陆http://sfyj.cbpt.cnki.net进入《湿法冶金》采编系统,注册后即可进行相应操作。特此公告!

    2019年01期 v.38;No.163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阅读次数:114 ] |[下载次数:14 ]

本刊声明

  • 《湿法冶金》编辑部关于仿冒虚假信息的严正声明

    <正>《湿法冶金》编辑部近日发现有部分不法分子以仿冒我刊编辑部或合作名义从事虚假快速发表文章宣传和诈骗活动。为帮助作者、读者准确识别虚假网站和相关诈骗信息,现作如下声明:1.《湿法冶金》期刊唯一网上投稿网址为http://sfyj.cbpt.cnki.net,唯一网上投稿邮箱为shifayejin@163.com。2.《湿法冶金》由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主办、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主管,未与任何其他公司、组织或机构合作办刊。

    2019年01期 v.38;No.163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阅读次数:92 ] |[下载次数:6 ]

分析测试

  • 微波消解ICP-OES法测定离子型稀土矿渣中的铜铅锌镉

    黄易勤;黄超冠;苟瑞;覃雪凤;伍立群;

    采用逆王水-氢氟酸作溶剂,建立了微波消解、ICP-OES法测定离子型稀土矿渣中Cu、Pb、Zn、Cd的方法。结果表明:方法检出限为2.1~3.9ng/mL,测定下限为7.0~13.0ng/mL,相对标准偏差为0.23%~2.52%;经国家标准物质(GBW07307)验证,测定结果与认定值吻合,方法相对误差为1.68%~1.90%,加标回收率为88.46%~102.50%。方法快速、稳定,测定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离子型稀土矿渣中重金属的检测。

    2019年01期 v.38;No.163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阅读次数:140 ] |[下载次数:187 ]

  • 欢迎订阅2019年《湿法冶金》

    <正>《湿法冶金》创刊于1982年,双月刊,中文核心期刊,为湿法冶金技术综合性刊物,主要刊登国内外关于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稀散金属及贵金属的湿法冶金工艺,选矿技术,有机材料(萃取剂、离子交换树脂、絮凝剂等)合成,化工过程自动控制,化工设备、选矿设备、仪器仪表的研制及应用,水处理技术,三废治理与环境保护技术,分析(物理分析、化学分析)方法等方面的新进展、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水,也报道有关科技简讯、文献综述等。《湿法冶金》可供从事金属矿选矿、湿法冶金、化学化工、金属综合回收、二废治理、分析测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科研、设计、生产人员及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阅。

    2019年01期 v.38;No.163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1K]
    [阅读次数:67 ] |[下载次数:9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