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庆恒;张威;张文乾;朱永涛;肖云;
甘肃某铅选厂入料矿石砷含量较高,金、银等与铅、硫共伴生,矿石部分氧化严重,性质复杂,研究了采用优先选铅—铅砷分离工艺处理该矿石。试验结果表明:经过一粗选—二粗扫选—四精选—二精扫选铅和一粗选—二扫选—三精选金,分别获得铅、银品位为41.35%、3.78kg/t,回收率为68.42%、73.31%,砷质量分数为0.56%的银铅精矿和金品位25.53g/t、回收率55.24%的金精矿,分选效果较好。
2018年06期 v.37;No.162 431-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阅读次数:99 ] |[下载次数:60 ] - 张鲁;王宇斌;王望泊;文堪;朱新锋;
某氧化铜矿石氧化率高达59.14%,其中的硫化铜以次生为主,难以选别。采用一粗—三精—三扫浮选流程,先选硫化铜后选氧化铜,药剂制度复杂,难以管理,选别指标较低,铜回收率仅80.25%,且矿石中的金没有得到有效回收。研究了采用硫化浮选工艺分选矿石,获得铜金混合精矿,其中铜品位19.27%,铜回收率89.32%,金品位58.64g/t,金回收率86.11%。分选指标较为理想。
2018年06期 v.37;No.162 438-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阅读次数:151 ] |[下载次数:148 ] - 吴恩辉;侯静;李军;黄平;徐众;刘黔蜀;赵兰;严曦;
研究了常压下用盐酸从钒钛磁铁矿中选择性浸出铁和二氧化钛,考察了液固体积质量比、温度、浸出时间、搅拌速度和盐酸质量浓度对铁和二氧化钛浸出率的影响,分析了浸出渣结构、形貌及元素分布。结果表明:盐酸可以破坏钒钛磁铁矿原有的物相结构,浸出渣表面出现较为明显的粉化现象,铁、钒、铬等进入浸出液,而二氧化钛仍以钛铁矿形式存在于浸出渣中;在常压、液固体积质量比7∶1、浸出时间150min、盐酸质量浓度200g/L、温度80℃、搅拌速度150r/min条件下,铁浸出率为63.56%,TiO2浸出率仅为4.34%。
2018年06期 v.37;No.162 442-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阅读次数:117 ] |[下载次数:250 ] - 张海燕;任燕;舒祖骏;支梅峰;王皓;
研究了用盐酸溶液从独居石精矿碱分解产物"碱饼"中溶解铀、钍及稀土,考察了盐酸用量、溶解温度、液固体积质量比、溶解时间等因素对铀、钍及稀土溶解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盐酸用量135%、余酸浓度0.3mol/L、液固体积质量比2∶1、溶解温度20℃、溶解时间5h条件下,"碱饼"中铀、钍及稀土的溶解率分别为91.88%,93.49%,93.64%;"碱饼"中磷的含量对盐酸溶解铀、钍和稀土有重要影响。
2018年06期 v.37;No.162 447-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阅读次数:125 ] |[下载次数:215 ] - 李强;王杜;陈若葵;唐红辉;乔延超;陈欢;
研究了用硫酸从废旧锂电池湿法浸出除铜尾渣中浸出镍、钴动力学,考察了温度、硫酸浓度、液固体积质量比、浸出时间和搅拌速度对镍、钴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80℃、硫酸浓度1.80mol/L、液固体积质量比10∶1、浸出时间5h及搅拌速度900r/min条件下,镍、钴浸出率达85.73%和81.93%;固膜扩散是反应速率控制步骤,镍、钴浸出反应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1.29、10.02kJ/mol;提高温度、硫酸浓度和液固体积质量比,均可加速镍、钴的浸出,提高镍、钴浸出率。
2018年06期 v.37;No.162 452-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阅读次数:167 ] |[下载次数:311 ] - 蓝碧波;丁文涛;申开榜;甘永刚;刘亚建;衷水平;张新振;刘晓英;任杰;刘乐;
研究了采用酸洗—硫化钠转化工艺从湿法炼锌钴渣中回收锌、富集钴。先通过酸洗回收钴渣中大部分可溶锌,然后用硫化钠将钴渣中的钴转化为硫化钴,同时实现除钴试剂再生。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下,锌回收率为84.65%,钴渣中钴质量分数提高至6%以上,除钴试剂A再生率达47.53%;再生试剂可返回净化工序循环利用。该工艺流程简单,金属综合回收效果较好。
2018年06期 v.37;No.162 457-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阅读次数:123 ] |[下载次数:305 ] - 王方元;邹宇;褚泰伟;
研究了用咪唑离子液体萃取铼(Re)及用硝酸溶液从负载铼的离子液体反萃取铼。结果表明:硝基咪唑离子液体对铼的萃取性能优于不含硝基的咪唑离子液体,铼萃取率最高可达99%;离子液体对铼的萃取受pH影响不大;硝酸溶液初始浓度越高,离子液体对铼的萃取率越低;初始硝酸浓度为3mol/L时,体系中其他阳离子(如Na+,Ni 2+,Sr2+或Eu3+)的存在对萃取效果影响不大;在有CH2Cl2存在时,随硝酸初始浓度提高,铼反萃取率提高;用8mol/L硝酸溶液反萃取铼,反萃取率可达98%;铼的萃取与反萃取符合阴离子交换机制。磁氢谱(1 H NMR)分析结果表明:硝基的引入增大了咪唑环对阴离子的亲和性,离子液体的烷基链越长(疏水性越高),对铼的萃取率越高。
2018年06期 v.37;No.162 461-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阅读次数:155 ] |[下载次数:154 ] - 周志全;赵凤岐;舒祖骏;张永明;支梅峰;邓慧东;任燕;
研究了采用HDEHP萃取—碳酸钠三相分离反萃取技术从高浓度硫酸体系中分离铀与铁,考察了铁萃取量、铁沉淀物粒度控制方法,铁沉淀物的收集及排放方法,并对试验所得沉淀物进行了表征,同时进行了萃取与反萃取台架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采用HDEHP萃取—碳酸钠三相分离反萃取技术可以从高浓度硫酸体系中分离铀与铁;铁萃取率为1.05%,反萃取液中铀质量浓度为32.61/L、铁质量浓度为0.279g/L,反萃取后贫有机相中铀质量浓度为0.01g/L;反萃取过程中,三相分离效果较好,所得沉淀物为非晶态铁(氢)氧化物,沉降过滤性能良好。
2018年06期 v.37;No.162 468-4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阅读次数:144 ] |[下载次数:155 ] - 柳林;王威;孙启亮;刘红召;曹耀华;
研究了用铁粉从某黄金冶炼渣氯化焙砂淋洗液中置换回收金、银、铜,考察了铁粉用量、置换时间、温度对金、银、铜置换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铁粉用量9g/L、反应时间50min、温度60℃条件下,溶液中金、银、铜置换率分别达98.51%、98.85%和96.51%,置换回收效果较好。
2018年06期 v.37;No.162 474-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阅读次数:139 ] |[下载次数:100 ] - 彭学斌;田林;翟忠标;李小英;戴永年;
研究了通过控制溶液氧化还原电位氧化脱除粗CoSO_4溶液中的Mn~(2+)。利用Na2S2O8(2.08V)、Mn~(2+)(1.3V)、Co~(2+)(1.8V)在溶液中最高氧化还原电位之间的差异,通过控制CoSO4溶液Me-H2O系的氧化还原电位,以Na2S2O8作氧化剂,氧化脱除溶液中的Mn2+。结果表明:在溶液电位为0.4~1.3V、Na2S2O8用量为4倍锰理论物质的量、溶液氧化终点pH为5.0~5.5、Na2S2O8浓度为0.1mol/L、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1h、搅拌速度为250r/min条件下,Mn2+最高脱除率达99.5%,钴氧化损失率在5%以内,Mn2+的氧化脱除效果较好。
2018年06期 v.37;No.162 478-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阅读次数:132 ] |[下载次数:144 ] - 陈欢;张银亮;谭群英;唐红辉;李强;
研究了采用倒序加料法从硫酸镍钴锰溶液中同时去除铁铝。将含铁铝硫酸镍钴锰料液和碳酸钠溶液同时滴加到硫酸钠溶液中,控制溶液pH,使生成铁矾渣进而去除铁铝,考察了硫酸钠溶液质量浓度、碳酸钠溶液质量浓度、反应体系pH、加料速度、温度对铁铝去除率及渣中镍钴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硫酸钠溶液质量浓度3.55g/L、反应体系pH=4.1、碳酸钠溶液质量浓度100g/L、加料速度13mL/min、温度70℃、搅拌速度250r/min条件下,铁、铝去除率分别为99.49%和86.25%,渣中镍、钴质量分数分别为0.68%和0.24%,渣量较少且易沉降、过滤及洗涤,铁铝去除效果较好。
2018年06期 v.37;No.162 482-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阅读次数:150 ] |[下载次数:687 ] - 韦岩松;李秀玲;陈冬梅;黄利花;梁小满;
研究了NaOH法、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法和磷酸活化法对桑杆生物质吸附剂的改性及改性后桑杆吸附剂对Cd~(2+)的吸附性能,优化了改性条件和吸附工艺条件,考察了改性后的桑杆吸附剂对废水中Cd~(2+)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1)NaOH法、SDBS法和H3PO4活化法对桑杆吸附剂进行改性均能提高桑杆吸附剂对Cd~(2+)的吸附能力;相同条件下,3种改性方法的改性效果排序为NaOH法>SDBS法>H3PO4法,改性后吸附剂对Cd~(2+)的吸附率分别达98.15%、96.81%和88.62%。2)NaOH法优化改性条件:NaOH质量浓度50g/L,温度25℃,时间3h;SDBS法优化改性条件:SDBS质量浓度30g/L,温度25℃,时间3h;H3PO4活化法的优化改性条件:浸渍比1∶2,H3PO4浓度1mol/L,活化温度150℃,活化时间5h。3)吸附时间、温度、吸附剂用量、溶液pH及Cd~(2+)初始浓度对改性吸附剂吸附Cd~(2+)效果有不同程度影响:NaOH法改性吸附剂对Cd~(2+)的适宜吸附条件为吸附剂用量5g/L,吸附温度35℃,吸附时间3h,溶液pH=6;SDBS法改性吸附剂对Cd~(2+)的适宜吸附条件为吸附剂用量7.5g/L,吸附温度35℃,吸附时间3h,溶液pH=6;H3PO4法改性吸附剂对Cd~(2+)的适宜吸附条件为吸附剂用量7.5g/L,吸附温度35℃,吸附时间3h,溶液pH=5。3种方法改性所得桑杆吸附剂对低浓度Cd~(2+)的吸附效果不佳,Cd~(2+)初始质量浓度大于15mg/L时吸附效果明显。
2018年06期 v.37;No.162 487-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阅读次数:125 ] |[下载次数:146 ] - 谢昀映;谈定生;张学峰;李增辉;丁伟中;
研究了以酒石酸钠为配合剂,采用离子交换膜电渗析法从不锈钢酸洗废水中去除重金属镍铬离子,考察了电渗析时间、阴极室酒石酸钠浓度和pH、极板间距、电流密度等因素对镍、铬离子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双膜三室电渗析槽进行电渗析,以石墨板为阳极、不锈钢板为阴极,在极板间距15cm、阴极室酒石酸钠浓度0.24mol/L、初始电流密度273 A/m2条件下,电渗析12h后,废水中总铬离子质量浓度从150mg/L降至0.910mg/L,总镍质量浓度从100mg/L降低至0.326mg/L,处理后废水中镍铬离子质量浓度均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要求。
2018年06期 v.37;No.162 493-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阅读次数:154 ] |[下载次数:417 ] - 高天佐;于晓丽;张玉玺;张升强;周芬;聂磊;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不同形貌的二氧化铈,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分析表征。XRD分析结果表明,4个样品均为立方萤石结构,纯度较高,以氢氧化钠为沉淀剂制备的二氧化铈的结晶度要弱于以碳酸氢铵为沉淀剂制备的二氧化铈。SEM分析结果表明,4个样品分别为块状、近球形、片状及花状二氧化铈。紫外可见光谱(UV-vis)分析表明:4个样品的紫外屏蔽性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近球形、花状、块状、片状;并不是所有的纳米二氧化铈都具有优异紫外屏蔽性能,一般微米级二氧化铈不适合用作抗紫外屏蔽材料。
2018年06期 v.37;No.162 497-5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阅读次数:135 ] |[下载次数:1033 ] - 万兴元;王一雍;牛宏坤;梁志鹏;周新宇;洪宇杰;
研究了采用水热法,以葡萄糖预还原法制备的Cu2O为原料、NaH_2PO_2为分散剂制备超细铜粉,考察了NaH_2PO_2对超细铜粉分散性、粒径的影响,借助XRD、SEM、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铜粉成分、微观形貌、平均粒径。结果表明:当葡萄糖与NaH_2PO_2质量比为4∶4时可以改善超细铜粉的形貌、分散性;应用价键理论解释了NaH_2PO_2在超细铜粉制备过程中的作用。
2018年06期 v.37;No.162 501-5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阅读次数:153 ] |[下载次数:1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