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声海;吴彦增;孙彦伟;何静;唐朝波;杨建广;陈永明;
研究了甲基磺酸体系电沉积铅过程中阳极反应电化学,利用XRD、SEM考察阳极副产物固体的晶型、形貌,利用循环伏安法、阳极极化法考察不同添加剂用量、游离甲基磺酸用量、甲基磺酸铅用量、温度对阳极反应的影响,分析了阳极反应机制,利用塔菲尔曲线确定出不同电压条件下的反应活化能及变化规律。
2018年05期 v.37;No.161 356-361+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阅读次数:165 ] |[下载次数:258 ] - 刘明宝;樊兴;魏锐;强旭旭;印万忠;
研究了N-亚硝基苯胲铵在金红石表面的吸附特性,考察了药剂pH、药剂浓度、矿浆温度对吸附动力学及热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N-亚硝基苯胲离子在金红石表面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矿物表面活性质点在矿物表面的扩散为吸附过程的主要控制步骤;低温条件下,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模型,而温度升高时则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吸附过程中ΔGΘ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但随药剂浓度增大而升高;研究条件下,药剂在金红石表面的吸附属于离子交换吸附模式。
2018年05期 v.37;No.161 362-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阅读次数:137 ] |[下载次数:70 ] - 廖璐;李红立;任大鹏;
研究了采用浮选铁—磁选锰联合工艺从内蒙古某地的含银铁锰矿石中回收赤铁矿、硬锰矿及软锰矿。试验结果表明:原矿经一次粗选、一次扫选、一次精选,获得铁品位61.79%赤铁精矿,铁回收率75.80%;铁浮选尾矿经强磁选,获得锰品位32.02%的锰精矿,锰回收率80.63%;银在铁精矿和锰精矿中的总回收率为84.60%。试验结果较为理想。
2018年05期 v.37;No.161 368-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阅读次数:122 ] |[下载次数:87 ] - 甘家乔;崔静贤;任红杰;粟海锋;
研究了在硫酸溶液中用蔗髓为还原剂从高铁氧化锰矿石中浸出锰和铁,考察了硫酸浓度、液固体积质量比、还原剂用量、温度和浸出时间对锰、铁浸出率的影响,并借助XRD和SEM对锰矿石浸出前后物相的变化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高铁氧化锰矿石的主要物相为MnO_2、FeO(OH)、SiO_2及MnFe_2O_4等;锰和铁的浸出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对于10.0g锰矿石,在还原剂用量1.50g、液固体积质量比5∶1、硫酸浓度7.36mol/L、温度90.0℃、反应时间180min条件下,锰、铁浸出率分别达93.3%和87.0%,浸出效果较好。
2018年05期 v.37;No.161 372-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阅读次数:119 ] |[下载次数:148 ] - 丁龙;杨建广;闫万鹏;李树超;南天翔;李陵晨;
研究了采用氢氟酸预处理—煅烧—加压碱浸工艺从堇青石型失效汽车尾气催化剂中富集铂族金属,考察了反应时间、碱用量、液固体积质量比、温度等对铂族金属富集率的影响。有效破坏失效催化剂堇青石(2MgO·2Al_2O_3·5SiO_2)的结构,可以释放其包裹的铂族金属,实现Pt、Pd、Rh的富集。差异化分离堇青石型失效催化剂中的Si/Al,可避免碱溶反应时钠硅渣(Na_2O·Al_2O_3·1.7SiO_2·2H_2O)的形成。试验结果表明,堇青石型失效催化剂预处理后,用质量浓度300g/L的氢氧化钠溶液浸出,控制液固体积质量比为8∶1,210℃下保温2h,Pt、Pd、Rh富集率可分别达310%、242%、240%。
2018年05期 v.37;No.161 376-3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8K] [阅读次数:139 ] |[下载次数:393 ] - 施丽华;孙水裕;卢创鑫;杨帆;李惠萌;
研究了用焙烧、破碎、筛分方法从废旧三元锂离子电池材料中分离电池钢壳、集流体与活性物质,然后用H_2SO_4-Na_2SO_3溶液从活性物质中浸出镍钴锰锂,考察了硫酸用量、亚硫酸钠用量、温度、反应时间和液固体积质量比对钴、镍、锰、锂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50g废电池活性物质,在浓硫酸用量65mL,亚硫酸钠用量50g、反应时间1.5h、温度70℃、液固体积质量比10∶1条件下,钴、镍、锰、锂浸出率分别为99.02%、98.56%、97.87%、99.13%,浸出效果较好。
2018年05期 v.37;No.161 384-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阅读次数:170 ] |[下载次数:623 ] - 陈欢;张银亮;谭群英;唐红辉;李强;刘琴;
针对废旧电池正极材料低酸浸出渣常压酸浸钴、镍、锰生产效率低、回收率不高等问题,研究了采用高压酸浸工艺浸出有价金属,考察了硫酸浓度、液固体积质量比、温度、反应时间、还原剂种类及加入量对钴、镍、锰、锂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硫酸浓度4.0mol/L、液固体积质量比8.0mL/g、温度140℃、反应时间120min、还原剂五水硫代硫酸钠用量0.5g/8g渣条件下,钴、镍、锰、锂浸出率均在99%以上,钴、镍金属损失率不到0.2%,且浸出渣可循环利用,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价值。
2018年05期 v.37;No.161 388-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阅读次数:172 ] |[下载次数:288 ] - 王彦;张承龙;邓明强;马恩;王瑞雪;白建峰;王景伟;
研究了用微波辅助碱性氧化浸出工艺从废手机线路板元器件中回收锡、铅和锌等两性金属,并与传统碱性浸出工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微波加热,可显著提高两性金属的浸出率;在氢氧化钠质量浓度263g/L、硝酸钠质量浓度76g/L、微波功率500 W、液固体积质量比60/1、温度90℃条件下浸出90min,金属锡、铅、锌浸出率分别为83.19%、69.69%、88.21%,浸出效果较好。
2018年05期 v.37;No.161 393-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阅读次数:130 ] |[下载次数:116 ] - 卢国俭;
研究了采用H_2O_2还原—盐酸浸出—沉淀工艺从废FCC催化剂中回收稀土,考察了温度、盐酸浓度、双氧水用量、浸出时间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温度为70℃,盐酸浓度为5mol/L、双氧水浓度为1.65mol/L、浸出时间1.5h,稀土浸出率为94.5%;酸浸液用NaOH调pH沉淀稀土,在溶液pH≥13条件下,氢氧化铝全部转化成偏铝酸钠,稀土以La(OH)3和Ce(OH)3混合物形式沉淀分离;适宜条件下,混合稀土回收率为92.8%,产品质量满足氧化镧铈原料的要求。
2018年05期 v.37;No.161 398-4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阅读次数:147 ] |[下载次数:333 ] - 倪志南;武斌;陈葵;朱家文;纪利俊;吴艳阳;沈祖钧;
多级混合澄清槽中,液、液两相间的分散和凝并决定萃取级效率。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比液-液萃取混合澄清槽采用的大三角型桨与闭式涡轮桨的混合效果,并耦合群体平衡模型,模拟混合室内分散相滴径分布,以水和煤油为试验介质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混合室搅拌器采用大三角型桨能够产生更好的总体混合效果,油相局部相含率分布更加均匀,但闭式涡轮桨可以形成更加细小的油滴。
2018年05期 v.37;No.161 402-4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阅读次数:152 ] |[下载次数:163 ] - 季尚军;徐志刚;邹潜;王朝华;汤启明;张称心;王金红;游拯;
研究了2,2,4-三甲基-1,3-戊二醇双异丁酸酯(TXIB)对醛肟萃取铜的影响。在标准性能测试条件下,随有机相中TXIB浓度升高,有机相最大铜负载量下降,但下降幅度较小;有机相萃取等温点和反萃取等温点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反萃取等温点下降幅度大于萃取等温点下降幅度;有机相净铜转移量升高;有机相对铁的萃取性能受到显著抑制,Cu/Fe选择性大幅升高。工业生产条件下,料液酸度较低时,有机相中含有较高浓度TXIB有利于铜的萃取,因此可以通过补加TXIB或用TXIB含量较高的萃取剂提高铜回收率;料液酸度较高时,有机相中含有较低浓度TXIB有利于铜的萃取,因此,可以适当补加醛肟或用含较低浓度TXIB的萃取剂提高铜回收率。
2018年05期 v.37;No.161 407-4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阅读次数:162 ] |[下载次数:103 ] - 高腾飞;刘勇奇;谭群英;刘少葵;唐红辉;
P204萃取剂对Fe~(3+)选择性高,生成的萃合物稳定,但有机相中的Fe~(3+)难以反萃取。研究了采用配合还原反萃取法从P204有机相中反萃取Fe~(3+),考察了几种配合离子及还原剂对Fe~(3+)反萃取的影响。强酸性条件下,Cl-易与Fe~(3+)配位形成FeCl_4~-,硫代硫酸钠对Fe~(3+)的反萃取有明显促进作用,因此,探索了以盐酸为配合剂,硫代硫酸钠为还原剂,通过还原反萃取从P204有机相中去除Fe~(3+)。试验结果表明:在常温、相比Vo/Va=3/1、盐酸浓度5 mol/L、一次振荡时间4 min、硫代硫酸钠加入量为理论量的4倍、二次间歇振荡12min条件下,Fe~(3+)反萃取率达88.6%。该方法可有效去除P204有机相中的Fe~(3+),使有机相得到净化。
2018年05期 v.37;No.161 41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阅读次数:185 ] |[下载次数:165 ] - 熊泽威;刘家辉;李义兵;朱杰;郑继明;肖超;罗鲲;
利用黄钠铁矾除铁原理,研究了沉矾过程中铟的沉淀行为。在黄钠铁矾沉铁过程中,铟离子取代黄钠铁矾中的铁离子形成类质同相晶型,形成沉淀。考察了温度、三价铁离子质量浓度、晶种质量浓度、反应时间对铟沉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95℃、晶种质量浓度10g/L、初始铁离子浓度5.0g/L条件下,铟沉淀率随沉淀时间延长而提高,在反应3h时,铟沉淀率达80%。
2018年05期 v.37;No.161 416-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阅读次数:145 ] |[下载次数:109 ] - 刘勋;王焕臣;王一鸣;黄凯;
研究了以银氨溶液和抗坏血酸溶液为原料,在截断流管式反应器中制备亚微米球形银粉。试验验证了在截断流管式反应器中还原制备亚微米球形银粉的可控性,考察了反应物浓度、搅拌速度、反应时间、温度等条件对银粉颗粒及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条件下,用银氨溶液和抗坏血酸溶液可制备亚微米级银粉,所得银粉分散性好,主要约0.3μm。该方法简单易操作,银粉颗粒均匀可控。
2018年05期 v.37;No.161 420-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阅读次数:128 ] |[下载次数: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