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艳;康绍辉;樊兴;刘康;李大炳;杨志平;
运用环境水化学平衡软件Visual MINTEQ 3.1研究了某尾矿库尾矿渗水中铀的化学形态,并模拟在不同pH、F-浓度、U浓度等条件下铀化学形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尾矿渗水中,铀主要以UO_2F~+和UO_2F_2(aq)形态存在;pH对铀的存在形态影响较大,F-和铀在较低浓度范围内对铀的化学形态影响不明显,但对其浓度影响较大。
2018年04期 v.37;No.160 267-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阅读次数:92 ] |[下载次数:159 ] - 陈文祥;余红林;朱志雄;张周位;
贵州某浮选金(砷)精矿中的金主要以微细浸染型赋存在毒砂中,被毒砂包裹,属于高砷高硫金精矿。研究了采用化学预氧化无氰浸出工艺浸出金。结果表明:精矿质量150g,磨细至-38μm,加30g石灰+50g POS-2,控制液固体积质量比3∶1,在55℃、搅拌速度1 992r/min条件下超声预处理2h,反应50h,渣中金质量分数降至2.01g/t,金浸出率达92.12%,砷质量分数降至1.86%,砷浸出率为81.21%,预氧化同时实现了金的无氰同步浸出。该方法对同类型原生金矿石的预氧化浸出有借鉴意义。
2018年04期 v.37;No.160 271-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阅读次数:57 ] |[下载次数:75 ] - 汪金良;胡华舟;陈亚州;
分析了铅阳极泥苏打渣的盐酸浸出热力学,研究了从苏打渣中浸出Te、Bi、Cu。实验室条件试验和工业应用结果表明:采用二段浸出工艺可实现从苏打渣中共浸出与富集Te、Bi、Cu;在盐酸浓度5.0mol/L、温度40℃、反应时间2h、搅拌速度300r/min、一段浸出液固体积质量比4/1、二段浸出液固体积质量比7/1条件下,Te、Bi、Cu浸出率分别达97.60%、99.64%、99.38%。采用此工艺,金属浸出率高,经济和环境效益显著,避免了高酸度对设备的腐蚀以及高液固体积质量比造成的浸出液金属浓度低等问题。
2018年04期 v.37;No.160 276-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阅读次数:82 ] |[下载次数:114 ] - 郝喜才;
研究了采用离子交换树脂从废催化剂酸浸液中提取钒,考察了离子交换树脂类型、酸浸液pH、温度、料液流速、吸附时间、解吸剂类型等对钒提取的影响,提出了两柱串联吸附与解吸剂多次连续加入及分段解吸工艺。试验结果表明:用转换为氯型的Dex-V树脂,在酸浸液pH=2.5、温度30℃、溶液流速2.0mL/min条件下可选择性吸附钒;含钒树脂用2%NaOH+8%NaCl溶液解吸、解吸液中的钒经过沉淀与煅烧可制备质量优于YB/T 5304—2011冶金99级标准的V_2O_5产品。
2018年04期 v.37;No.160 281-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阅读次数:46 ] |[下载次数:421 ] - 李娅;付明波;任昀;
研究了以离子液体Cyphos IL101为萃取剂从氯化体系中萃取分离铜、镍,考察了溶液酸度、氯离子浓度、萃取剂体积分数、水相pH对铜、镍萃取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Cyphos IL101能从氯化体系中高效萃取铜,而镍几乎不被萃取;在盐酸浓度3mol/L条件下,萃取分离系数β(Cu/Ni)达49 050.38;铜萃取率随氯离子浓度升高而提高,但不受水相pH影响。分别用硝酸、硫酸和纯水对负载铜有机相进行反萃取,结果表明:硝酸和硫酸对铜的反萃取率均高于90%,而水较难实现反萃取。采用斜率法对萃取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yphos IL101通过氯阴离子交换与铜以物质的量比1∶1进行萃取,萃取产物为R3R’PCuCl_3。水相和有机相的UV-Vis光谱、Raman光谱及XPS能谱分析结果表明,氯化体系中,[CuCl_4]~(2-)为有效萃合物结构。由于优良的离子交换萃取性能,Cyphos IL101有望成为一种新型高效分离铜镍的优良萃取剂。
2018年04期 v.37;No.160 286-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阅读次数:104 ] |[下载次数:239 ] - 曾阳庆;冉俊铭;韦梦梅;黎翻;汤晓梦;刘葵;
研究了皂化P507对Fe~(3+)和Fe~(2+)的萃取行为,考察了萃取相比、料液pH、Fe~(3+)质量浓度等因素对萃取的影响。结果表明:氨皂化后的P507对Fe~(3+)有很强的萃取能力;在相比Vo∶Va=3∶1、料液pH为0~2、Fe~(3+)质量浓度>0.7g/L条件下,Fe~(3+)萃取率接近100%;但在料液pH≥1.5条件下,部分皂化P507进入下层水相形成水包油型乳化物,导致乳化现象发生;部分Fe~(3+)水解后被皂化P507萃取;皂化P507对Fe~(2+)的萃取过程没有出现乳化现象,Fe~(2+)萃取率随料液pH降低及Fe~(2+)质量浓度升高而降低;P507对Fe~(3+)的萃取能力大于对Fe~(2+)的萃取能力。
2018年04期 v.37;No.160 292-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阅读次数:35 ] |[下载次数:214 ] - 王朝华;徐志刚;邹潜;季尚军;张称心;彭雪;
研究了从低铜高铁料液中选择性萃取铜铁,考察了羟肟萃取剂萃取铁的性能。结果表明:当浸出液中ρ(Cu)/ρ(Fe(Ⅲ))较低时,羟肟萃取剂对铁的萃取量随萃取级数增加而下降,几乎不受反萃取级数的影响;洗涤对铁萃取量影响很小,但会影响铁洗脱率。
2018年04期 v.37;No.160 298-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阅读次数:92 ] |[下载次数:129 ] - 朱鹏;康禄华;鄢然;丁桑岚;苏仕军;孙维义;
研究用硫酸溶液从载锰、镁离子的P204有机相中反萃取锰并再生有机相,考察反萃取过程中各参数对锰、镁离子反萃取的影响,确定较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温度35℃、硫酸溶液浓度0.5mol/L、振荡时间30min、静置分相时间40min、相比Vo∶Va=2∶1条件下,经4级反萃取,锰离子反萃取率为99.9%,出水中锰离子质量浓度为20.74g/L,有机相中残留镁离子质量浓度为0.031g/L,有机相得到有效再生。
2018年04期 v.37;No.160 302-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阅读次数:78 ] |[下载次数:220 ] - 聂华平;钟隆基;吴芳芳;王亚兵;
研究了以马来酸为添加剂,在微波水热条件下合成纳米氧化钨粉末,考察了马来酸用量、前驱体溶液pH、温度、反应时间对合成的氧化钨的晶型、形貌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150℃、前驱体溶液pH=1、马来酸质量浓度5g/L、反应时间15min条件下,合成的氧化钨为球型簇状结构,结晶度高,分散性好,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达95.93%。
2018年04期 v.37;No.160 305-3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阅读次数:42 ] |[下载次数:169 ] - 龙翔;李海艳;杨振;刘建良;江书安;
研究了在液相条件下用矿物油从钛冶金过程中产生的四氯化钛中加热除钒,考察了矿物油种类、饱和烃质量分数对除钒的影响。结果表明:矿物油碳化过程引起体系黏度变化,进而引起链烃芳构化;矿物油饱和烃质量分数越高,除钒效果越差;芳烃质量分数越高,高黏度体系历程越短;矿物油添加量为TiCl_4质量的0.3%~0.4%时,可得到钒质量分数小于3×10~(-4)%的TiCl_4。
2018年04期 v.37;No.160 310-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阅读次数:80 ] |[下载次数:176 ] - 王林生;赖卫;邓浩臻;
研究了采用碳酸钠高温焙烧—水浸工艺从稀土储氢合金生产废料中去除铝,考察了碳酸钠用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水浸温度、水浸时间对铝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碳酸钠高温焙烧—水浸工艺可有效去除稀土储氢合金生产废料中的铝,在1 200℃、碳酸钠与原料质量比1∶3条件下焙烧4.5h,然后在室温下用水浸出2.5h,铝浸出率为98.65%。借助X射线衍射、能谱法对原料、焙烧产物、水浸渣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了反应机制,结果表明,非合金中的氧化铝在焙烧过程中与碳酸钠反应形成了易溶于碱性溶液的铝酸钠。
2018年04期 v.37;No.160 314-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阅读次数:85 ] |[下载次数:129 ] - 刘宸;李小燕;刘晴晴;秦启凤;张梓晗;
研究了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零价铁,并将其负载于改性沸石表面制备出负载纳米零价铁的改性沸石复合材料(Z-nZVI),用于去除溶液中的U(Ⅵ)。借助X射线衍射法(XRD)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考察了溶液pH、温度、吸附时间对复合材料吸附去除U(Ⅵ)的影响,分析了复合材料吸附U(Ⅵ)的动力学。结果表明:负载纳米零价铁的改性沸石对U(Ⅵ)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在溶液pH=4、温度30℃、接触时间60min条件下,U(Ⅵ)去除率和最大吸附量分别为96.72%和48.55mg/g;该复合材料对U(Ⅵ)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
2018年04期 v.37;No.160 320-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阅读次数:67 ] |[下载次数:282 ] - 肖仁伟;
针对铜冶炼过程中高砷返料带来的系列问题,研究了熔炼烟灰硫化碱浸开路脱砷。结果表明:含砷烟灰经水浸脱铜—碱浸脱砷,烟灰中砷质量分数降至0.85%,铜质量分数升至15.95%;烟灰碱浸液经苛化,铜、砷质量浓度分别降至0.18g/L和1.63g/L,碱质量浓度由73.6g/L升至98.8g/L,苛化后液可返回碱浸。该工艺可将烟灰中的砷有效开路,同时综合回收其中的铜、铅、锌等有价元素。
2018年04期 v.37;No.160 326-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阅读次数:62 ] |[下载次数:232 ] - 罗咏梅;龙琼;钟云波;
研究了以Fe-50%Si合金颗粒及纯Si颗粒为原料,在稳恒磁场中用循环镀液复合电沉积制备Fe-Si复合镀层,考察了磁场方向、磁感应强度对Fe-Si复合镀层形貌及硅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磁场后,随磁感应强度增大,采用Fe-50%Si颗粒和纯Si颗粒获得的镀层硅质量分数显著增加;同时,在梯度磁场力和磁流体力学效应(MHD效应)协同作用下,镀层硅质量分数从边沿至中心呈"平底锅"状分布;电流密度为2A/dm~2、磁感应强度为0.5T时,用Fe-50%Si颗粒电镀获得的镀层硅质量分数达20%。
2018年04期 v.37;No.160 331-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K] [阅读次数:78 ] |[下载次数: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