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庆波;齐海东;卢帅;郭昭;杨海丽;
研究了Sn-Ni-Mn合金在玻碳电极上的电沉积行为及成核机制。采用阴极极化、循环伏安、电化学阻抗及恒电位阶跃等电化学方法研究镀液成分、温度、pH对Sn-Ni-Mn合金电沉积阴极极化行为的影响,以及不同扫描速率和阴极电位下Sn-Ni-Mn合金电沉积机制。试验结果表明:降低主盐浓度、提高络合剂(Na_3C_6H_5O_7·2H_2O)和添加剂(糖精钠)浓度、降低镀液温度、提高镀液pH均会使阴极极化曲线负移,极化作用增强,有利于电极电位较负的Mn~(2+)还原沉积;Sn-Ni-Mn合金电沉积过程主要受扩散控制,非可逆;随阴极过电位升高,Sn-Ni-Mn合金电沉积电荷转移电阻减小,沉积速率加快;Sn-Ni-Mn合金电结晶过程遵循扩散控制下的三维瞬时成核机制。
2018年03期 v.37;No.159 186-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阅读次数:160 ] |[下载次数:192 ] - 夏志美;钟娟;王宇菲;金伟;张肖洒;向长柳;李威明;
研究了骨胶对氨配合物体系锌电积过程的影响,考察了骨胶质量浓度对电沉积平均槽电压、电流效率、直流电耗和阴极锌宏观形貌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骨胶作添加剂,能有效提高电流效率,降低直流电耗,并改善锌板表面形貌;骨胶最佳添加量为25mg/L,此时平均槽电压为2.96V,电流效率为91.90%,直流电耗为2 641kW·h/tZn。
2018年03期 v.37;No.159 192-194+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6K] [阅读次数:173 ] |[下载次数:175 ] - 施丽华;王文祥;郭艳平;江伟;
研究了用硫酸从布袋灰中浸出有价金属锌和铜,考察了硫酸浓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液固体积质量比对锌、铜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浓度为1.61mol/L的硫酸,在温度95℃、液固体积质量比6∶1条件下搅拌浸出2h,锌浸出率达97.23%,铜浸出率达96.78%,浸出效果较好;砷随铜、锌浸出进入浸出液。
2018年03期 v.37;No.159 195-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阅读次数:120 ] |[下载次数:111 ] - 王绍宇;秦庆伟;刘文科;汤海波;王珊;
研究了用NaOH溶液从澳斯麦特熔炼烟尘中选择性浸出As、Sb、Pb、Zn,考察了NaOH浓度、浸出时间、温度、液固体积质量比和搅拌速度对As、Sb、Pb、Zn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NaOH浓度2mol/L、液固体积质量比5mL/g、温度90℃、浸出时间1.0h、搅拌速度400r/min优化条件下,As、Sb、Pb、Zn浸出率分别为78.4%、0.27%、31.03%和8.9%,初步实现了砷的选择性溶出。
2018年03期 v.37;No.159 198-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阅读次数:137 ] |[下载次数:158 ] - 嵇佳伟;关杰;苏瑞景;
研究了采用微波焙烧预处理—硫酸浸出工艺从废弃液晶显示面板中回收铟,考察了相关因素对铟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微波焙烧温度300℃、焙烧时间4min、添加剂用量500g/kg条件下对废弃液晶面板进行处理,然后用5mol/L硫酸溶液,在90℃下浸出90min,控制液固体积质量比为8mL/g,则铟浸出率达92.3%。研究结果可为废弃液晶面板的资源化提供技术支持。
2018年03期 v.37;No.159 202-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9K] [阅读次数:115 ] |[下载次数:185 ] - 杨保平;赵泳奇;王虎;
拜耳工艺苛化渣的主要成分是草酸钙和水合铝酸钙,研究了采用焙烧—碳酸钠浸出工艺从苛化渣中提取氧化铝,考察了碳酸钠浓度、温度、浸出时间、液固体积质量比对氧化铝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碳酸钠质量浓度100g/L、温度80℃、浸出时间100min、液固体积质量比6∶1条件下,氧化铝浸出率达88%,浸出效果较好。
2018年03期 v.37;No.159 207-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阅读次数:151 ] |[下载次数:78 ] - 吴红;何志艳;刘秀娟;潘红艳;刘飞;
用3种不同孔结构硅藻土作载体制备钒催化剂,研究了载体孔结构对钒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借助XRF、XRD、FT-IR、SEM、MIP等对钒催化剂进行表征,在小型固定床反应器中对催化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硅藻土的孔结构对钒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有显著影响,负载硅藻土后,钒催化剂孔径增大,催化活性增强。
2018年03期 v.37;No.159 21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5K] [阅读次数:108 ] |[下载次数:298 ] - 王凤菊;勾阳飞;宿延涛;陈树森;
研究了壳聚糖依次与戊二醛、环氧氯丙烷、三甲胺水溶液反应,制备球状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季铵盐,即壳聚糖骨架强碱性吸附剂,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法对合成的吸附剂进行表征并考察其对铀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壳聚糖季铵盐吸附剂对低浓度铀有较好的吸附效果;铀初始质量浓度为2mg/L的矿山废水,经该吸附剂摇床振荡吸附后,铀质量浓度降到0.05mg/L以下,达到外排标准。
2018年03期 v.37;No.159 216-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阅读次数:106 ] |[下载次数:565 ] - 吴希桃;
研究了用苦杏仁酸和磷酸分别沉淀锆以实现钪与锆分离。结果表明:磷酸比苦杏仁酸沉淀锆效果更佳;在酸度6mol/L、磷酸用量为理论量1.6倍条件下,锆沉淀率为99.53%,而氧化钪损失率仅为2.90%,锆与钪分离效果较好;磷酸除锆工艺简单,高效,成本低,环境友好,可制备高纯氧化钪。
2018年03期 v.37;No.159 221-223+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阅读次数:150 ] |[下载次数:185 ] - 龙进海;李水娥;李慧赢;徐雪;包红;帅凯;黄菲;
研究了对粉煤灰进行改性并用以从烟气中吸收SO_2,考察了温度、m(Ca(OH)_2)/m(Na_2SiO_3·9H_2O)、液固体积质量比对粉煤灰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Ca(OH)_2)/m(Na_2SiO_3·9H_2O)=2/1、温度80℃条件下,对粉煤灰改性14h,干燥2h,所得改性粉煤灰对烟气中SO_2的吸收量达137.998mg/g,吸收效果较好。
2018年03期 v.37;No.159 224-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5K] [阅读次数:159 ] |[下载次数:207 ] - 杨金星;笪亚玲;吕宁宁;苏畅;刘梅;
研究了转炉钢渣中的磷在草酸溶液中的溶解行为,考察了渣酸质量比、反应时间、渣粒度及溶液温度对磷溶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渣酸质量比增大,磷溶出率提高,但渣酸质量比大于4后,磷溶出率逐渐降低;磷溶出率随反应时间延长而提高,反应120min后变化不明显;降低渣粒度及提高溶液温度可使磷溶出率提高。
2018年03期 v.37;No.159 228-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7K] [阅读次数:180 ] |[下载次数:148 ] - 陈欢;张银亮;谭群英;唐红辉;
研究了采用铁黄晶种在低温下从硫酸镍溶液中除铁,即在低温常压下,将含铁料液滴加到铁黄晶种溶液中,控制pH,使生成铁黄渣进行除铁。考察了溶液pH、加料速度、反应温度、洗渣液pH、洗渣次数、洗渣液固体积质量比对铁去除率及渣中镍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50℃、溶液pH为3.5、洗渣液pH=7.0、加料速度13.5 mL/min、搅拌速度300r/min、洗渣2次、水洗液固体积质量比为3∶1条件下,铁去除率达99.90%,除铁后液中铁质量浓度降到10mg/L以下,渣中镍质量分数约0.3%。该法沉淀渣量小,易沉降、过滤和洗涤,可连续除铁。
2018年03期 v.37;No.159 23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阅读次数:176 ] |[下载次数:207 ] - 刘凤梅;李志强;
研究了用ORZ复合材料从工业钴萃余液和反萃取液中除油,并进行了扩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活性炭相比,ORZ材料可将钴萃余液、反萃取液中的油去除至1mg/L以下;ORZ吸油微球易解吸再生,无固废产生;脱除的油可回收,无二次污染;反萃取液除油后无金属损失;ORZ除油技术可节省成本超过50%。
2018年03期 v.37;No.159 237-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阅读次数:154 ] |[下载次数:320 ] - 洪宇杰;王一雍;万兴元;牛宏坤;贺永飞;庞磊;高佳裕;
采用水热法制备超细铜粉,研究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对超细铜粉分散性的影响,借助XRD、SEM、激光粒度分析仪考察了铜粉成分、微观形貌、平均粒径。结果表明:当体系中加入5.88%PVP时可制备出颗粒均匀、粒径为0.338μm、呈椭球形且分散性较好的高纯超细铜粉。
2018年03期 v.37;No.159 242-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4K] [阅读次数:133 ] |[下载次数:3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