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峰峰;朱文彬;叶国安;何辉;
N,N,N’,N’-四辛基-3-氧戊二酰胺(TODGA)/N,N-二己基辛酰胺(DHOA)/正十二烷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前景的高放废液萃取分离体系,为了解该体系的辐照稳定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分别研究了三者单一和混合情况下的γ辐照稳定性。结果表明:γ辐照剂量在0~1 000kGy范围内,正十二烷和DHOA未见明显辐射降解;吸收剂量小于100kGy时,TODGA辐射降解不明显;吸收剂量大于200kGy时,TODGA浓度迅速降低,但向TODGA/正十二烷体系中加入一定浓度的DHOA后,TODGA的耐辐照能力明显增强。0.1mol/L TODGA-1.0mol/L DHOA-正十二烷体系经γ辐照后的萃取试验结果表明:辐照吸收剂量小于100kGy时,体系对二价碱土金属离子和三价稀土金属离子的萃取分配比均随辐照剂量增加而缓慢降低;辐照吸收剂量大于200kGy时,萃取分配比随辐照剂量增加而迅速下降。
2017年03期 v.36;No.153 16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8K] [阅读次数:135 ] |[下载次数:122 ] - 彭祥玉;王宇斌;张小波;李帅;
研究了采用浮选—浸出工艺从某难选镍矿石中回收镍。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浮选,可获得品位为6.55%、回收率为69.92%的镍精矿;对于浮选尾矿,用质量浓度为120g/L的硫酸溶液,在液固体积质量比5∶1、常温条件下浸出60min,镍浸出率为92.57%;镍综合回收率为97.77%,回收效果较好。
2017年03期 v.36;No.153 175-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阅读次数:131 ] |[下载次数:64 ] - 幸卫鹏;王海峰;王家伟;赵平源;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玉米秸秆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及还原浸出软锰矿,考察了硫酸用量、水解时间、水解温度、还原剂用量对锰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50g软锰矿,在硫酸用量40mL、水解时间2h、水解温度90℃、还原剂用量30g条件下进行浸出,锰浸出率可达96%以上,浸出效果较好。
2017年03期 v.36;No.153 179-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9K] [阅读次数:168 ] |[下载次数:130 ] - 李辉;舒方霞;丛自范;胡重;刘凯华;
研究了采用沸腾焙烧—两段浸出工艺从卢安夏钴精矿中回收铜、钴,考察了焙烧温度、过剩空气系数、Na_2SO_4加入量及浸出条件对Cu、Co浸出率的影响。钴精矿首先在681℃(沸腾层)、过剩空气系数1.71、空气直线速度0.247m/s、Na_2SO_4加入量2%条件下进行焙烧,然后经两段浸出(一段浸出:液固体积质量比3∶1,浸出温度60℃,浸出时间2h,初始硫酸质量浓度32g/L;二段浸出:液固体积质量比4∶1,浸出温度95℃,浸出时间3h,初始硫酸质量浓度180g/L),结果表明,钴、铜浸出率分别达90.18%和90.45%,浸出效果较好。
2017年03期 v.36;No.153 183-187+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5K] [阅读次数:170 ] |[下载次数:96 ] - 姚金环;丘雪萍;李延伟;尹周澜;程磊;
对比研究了直接硫酸浸出、微波酸浸、先碱浸再酸浸和先碱浸再微波酸浸工艺从铁矾渣中浸出锌。结果表明:浸出过程中引入微波可以提高锌浸出率;微波酸浸之前先进行碱浸有利于锌的浸出;微波功率对微波酸浸和先碱浸再微波酸浸有明显影响,不同微波功率条件下,先碱浸再微波酸浸的效果优于直接微波酸浸效果;碱浸后再微波酸浸,浸出时间、反应温度、硫酸初始浓度、液固体积质量比都对锌的浸出有较大影响。研究结果对类似铁矾渣的综合利用有一定参考价值。
2017年03期 v.36;No.153 188-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2K] [阅读次数:122 ] |[下载次数:151 ] - 张向阳;
针对高铁氧化锌物料两段浸出锌铁铟工艺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工艺改造,增加高酸浸出、还原、除铁工序,工艺改造后,锌、铟、Fe浸出率均得到提高,浸出渣铅品位也明显提高。
2017年03期 v.36;No.153 193-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阅读次数:149 ] |[下载次数:84 ] - 雷大士;王宇斌;张小波;彭祥玉;李帅;
某玻璃粉废料中含有稀土元素,其中氧化铈质量分数为2.17g/t。研究了采用酸浸—沉淀工艺从玻璃粉中回收氧化铈,考察了盐酸用量、液固体积质量比、浸出温度、浸出时间等因素对氧化铈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酸用量150g/L、液固体积质量比6∶1、浸出温度80℃、浸出时间3h条件下,铈浸出率为92.64%。此方法可用于从固体废弃物中回收稀土。
2017年03期 v.36;No.153 197-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阅读次数:107 ] |[下载次数:85 ] - 孙红燕;森维;孔馨;刘贵阳;尹蒲丽;
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研究了用NaCl-HCl体系从某铅锌联合冶炼厂产出的铅银渣中浸出铅。结果表明:影响铅浸出率因素的主次顺序为NaCl-HCl质量浓度>液固体积质量比>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在体系组成290g/L NaCl+55g/L HCl、液固体积质量比16∶1、浸出温度60℃、浸出时间60min最佳条件下,铅浸出率为85.59%,浸出效果较好。
2017年03期 v.36;No.153 200-202+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8K] [阅读次数:143 ] |[下载次数:132 ] - 张晓峰;李林艳;张覃;
研究了二(2-乙基己基)次膦酸(P227)在盐酸介质中萃取Fe(Ⅲ),考察了两相接触时间、两相体积比、pH等对Fe(Ⅲ)萃取率的影响,以及反萃取剂盐酸浓度、相比、反萃取级数对Fe(Ⅲ)反萃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227对Fe(Ⅲ)的萃取率随料液pH升高而增大,lgD-pH呈直线关系;在两相接触时间10 min、Vo∶Va=1∶1、pH=1.50条件下,P227对Fe(Ⅲ)的最大负载容量为11.6g/L;用盐酸(3mol/L)作反萃取剂,控制Va∶Vo=1∶1、5级反萃取,Fe(Ⅲ)反萃取率达99%;经过20次萃取—反萃取—洗涤循环,萃取剂仅有微量损失,Fe(Ⅲ)萃取率下降幅度不大,萃取剂稳定性较好。
2017年03期 v.36;No.153 203-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阅读次数:165 ] |[下载次数:194 ] - 秦启凤;李小燕;刘晴晴;邹宇轩;杨波;张卫民;李寻;
研究了以微波为热源,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活性MgO,并用所制备的MgO去除溶液中的Th(Ⅳ),考察了溶液pH、反应温度、接触时间、固液质量体积比、溶液中的Th钍初始质量浓度对Th(Ⅳ)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2.5、温度25℃、接触时间60 min、固液质量体积比0.15g/L、Th(Ⅳ)初始质量浓度50mg/L条件下,活性MgO对溶液中Th(Ⅳ)去除率达98.91%,去除效果较好;用少量活性MgO处理酸性含钍放射性废水即可取得很好的效果,经济环保、操作简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推测活性MgO去除溶液中Th(Ⅳ)的机制为以化学沉淀为主,表面物理吸附为辅。
2017年03期 v.36;No.153 208-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0K] [阅读次数:167 ] |[下载次数:77 ] - 任宇;宿延涛;陈树森;勾阳飞;王凤菊;
研究了用化学共沉淀法和离子交换法合成己二酸改性磁性水滑石,并采用FT-IR、TGA和VSM等手段对其结构、热稳定性和磁性能进行表征。考察了溶液pH、接触时间、铀初始质量浓度等对己二酸改性磁性水滑石吸附铀的影响。结果表明,己二酸改性磁性水滑石对铀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吸附平衡容量达332mg/g干,对低质量浓度(<10mg/L)铀的吸附率大于93%,所吸附的铀可通过磁分离技术加以回收。利用己二酸改性磁性水滑石处理含铀溶液有一定应用前景。
2017年03期 v.36;No.153 213-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4K] [阅读次数:164 ] |[下载次数:243 ] - 王文祥;刘莹;李慧颖;邓伟杰;陈沈民;陈静;刘志宏;
研究了以CoCl2为原料、碳酸氢铵为沉淀剂制备钴氧化物超细粉末前驱体,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物料加入方式及溶液pH对前驱体粒子形貌和煅烧后的钴氧化物粉体粒子的粒径及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20℃左右、反应时间60min、pH为7.0~8.0、正滴定条件下,制得粒径约500nm、粒径分布均匀、沉淀率高且煅烧后呈松散软团聚状的钴氧化物粉体粒子。
2017年03期 v.36;No.153 218-221+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0K] [阅读次数:160 ] |[下载次数:87 ] - 陈杭;张永锋;吴健辉;衷水平;林泓富;张焕然;刘建强;王俊娥;
针对开路银电解液中铂钯浓度低、难回收的特点,研究了采用椰壳炭富集铂、钯。试验结果表明:在液固体积质量比72∶1条件下吸附120min,银电解液中铂、钯吸附率分别达98%和85%以上;在硝酸质量浓度200g/L、液固体积质量比8∶1条件下解吸80 min,负载于椰壳炭上的铂、钯的解吸率分别达86.95%和91.65%。工业试验结果表明,银电解液中铂、钯可分别富集至3.54g/L和62.12g/L,富集效果较好。
2017年03期 v.36;No.153 22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阅读次数:158 ] |[下载次数:116 ] - 黎永康;梁勇;邵龙彬;温葆林;
稀土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水通常收集在废水池中,随着生产的进行,废水池底部会沉积大量固体渣,其中含有大量稀土。研究了采用焙烧预处理—盐酸浸出工艺从该沉积物中提取稀土,考察了浸出时间、温度、浸出剂浓度、液固体积质量比对稀土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沉淀物在800℃下焙烧预处理1h,然后在80℃、液固体积质量比4∶1、搅拌速度400r/min条件下用浓度为5mol/L的盐酸浸出0.5h,稀土浸出率达99.18%,浸出效果较好。
2017年03期 v.36;No.153 227-229+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7K] [阅读次数:140 ] |[下载次数:176 ] - 彭毅;龙翔;刘建良;江书安;李海艳;
研究了以钛冶金过程中水洗TiCl_4尾气产生的酸性吸收液为原料,通过调节溶液pH使其中的二氯氧钛水解制备二氧化钛。试验结果表明:在体系pH=6条件下,可制备出二氧化钛产品,钛回收率达79.7%,且过滤容易;产品的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表征结果表明,产品全部为金红石型,粒度在100~300nm之间;利用TiCl4尾气水洗液制备二氧化钛效果较好。
2017年03期 v.36;No.153 230-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2K] [阅读次数:156 ] |[下载次数:236 ] - 崔同明;李水娥;李慧赢;
采用煅烧—水热化合法对粉煤灰进行改性,并用改性后的粉煤灰进行模拟烟气脱硫试验,研究了改性粉煤灰脱硫机制。试验结果表明,在助熔剂Na_2CO_3用量12g、Ca(OH)_2用量15g、温度80℃、水合消化8h条件下,对50g粉煤灰进行改性,改性后的粉煤灰含湿率30%,对SO_2最大吸附率达93.5%,平均吸附率为85.2%,吸附效果较好。
2017年03期 v.36;No.153 234-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阅读次数:155 ] |[下载次数:197 ] - 熊以俊;乐剑;薛国元;钟轩;
研究了从钴湿法冶金系统产生的大量高镁硫酸铵废液中回收水、镁离子和硫酸铵。结果表明:以磷酸氢二铵为沉淀剂,可有效分离硫酸铵废液中的镁离子,得到的磷酸铵镁和硫酸铵晶体均达到国家一级产品标准;冷凝水可直接回用于生产。最佳工艺条件为:(NH_4)_2HPO_4投入量为n(Mg2+)∶n(HPO_4~(2-))=1∶1.2,硫酸铵废液pH=9.5,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30min。该方法可使高镁硫酸铵废液得到综合回收。
2017年03期 v.36;No.153 238-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1K] [阅读次数:194 ] |[下载次数:135 ] - 陈红亮;龙黔;舒建成;刘仁龙;
研究了采用电氧化法从电解锰渣滤液中去除NH_4~+-N的影响因素、机制和动力学。结果表明:采用DSA阳极板和石墨阴极板,NH_4~+-N去除效果较好;提高Cl-质量浓度、初始pH、电流密度均有助于提高NH_4~+-N去除率;NH_4~+-N初始质量浓度越低,去除率越高;在Cl-质量浓度434mg/L、滤液pH=9、电流密度26mA/cm2条件下,NH_4~+-N质量浓度为59、120mg/L的滤液分别电解60、240min时,NH_4~+-N质量浓度均降至6mg/L;滤液中Mn2+易在阳极形成MnO2沉淀,不利于NH_4~+-N的去除;有Cl-存在条件下,NH_4~+-N的去除主要是Cl-在DSA阳极板作用下产生的HClO和ClO-将NH_4~+-N氧化为N2的结果;不同初始NH_4~+-N初始质量浓度下,电氧化去除反应符合表观一级动力学模型。
2017年03期 v.36;No.153 242-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阅读次数:116 ] |[下载次数: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