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评述

  • 杯[4]双冠醚的合成及分离高放废液中Cs的研究进展

    戴荧;张安运;

    大环超分子识别试剂杯[4]双冠Calix[4]arene-Bis-Crown对发热元素Cs(Ⅰ)有出色的识别性能,在溶剂萃取和色谱分离Cs(Ⅰ)方面备受关注。基于杯[4]双冠潜在的应用背景,综述了近年来杯[4]双冠的合成方法,合成机制,影响合成过程的若干因素,以及其用于分离高放废液中Cs(Ⅰ)方面的研究进展。

    2017年02期 v.36;No.152 8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6K]
    [阅读次数:131 ] |[下载次数:179 ]

试验研究

  • 从铀钼矿石碱浸液中分离铀钼试验研究

    支梅峰;周志全;张永明;王皓;张海燕;邓慧东;任燕;曹令华;

    研究了从某铀钼矿石碱浸液中分离回收钼和铀,确定了碱浸液酸化—溶剂萃取钼—沉淀钼、铀工艺流程,考察了萃原液酸度、酸洗相比等参数对铀、钼分离的影响,绘制了钼萃取平衡曲线。试验结果表明:碱浸液酸化至pH=2.5,用三脂肪胺萃取钼、硫酸洗涤负载有机相,可以实现钼与铀的分离,反萃取液可直接沉淀钼,钼萃余水相可直接沉淀铀产品。

    2017年02期 v.36;No.152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阅读次数:129 ] |[下载次数:142 ]
  • Mextral336A改性Mextral204P及萃取稀土机制研究

    季尚军;徐志刚;邹潜;张冬梅;王朝华;汤启明;杨明;李凤;阳启华;

    研究了用Mextral336A改性Mextral204P及萃取稀土。结果表明:Mextral336A能够萃取盐酸,与盐酸按1∶1比例结合;Mextral336A添加到Mextral204P中可使后者萃取能力有较大提高,二者最佳配比为3∶2;加入到Mextral204P中的Mextral336A部分与Mextral204P发生反应生成铵盐;改性后的萃取剂在萃取过程中起萃取作用的主要是Mextral204P,而Mextral336A只萃取Mextral204P释放出的氢离子;改性后的萃取剂有较好的循环性。

    2017年02期 v.36;No.152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阅读次数:146 ] |[下载次数:68 ]
  • 草酸盐沉淀法制备钴氧化物超细粉末前驱体

    刘莹;王文祥;李慧颖;黄玲;李腾;方红生;刘志宏;

    研究了用草酸铵作沉淀剂制备钴氧化物前驱体粒子,考察了草酸铵溶液滴加方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溶液pH对前驱体粒子微观形貌及分散性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选用并流滴加方式,在反应时间30min、反应温度60℃、溶液pH为2.0条件下可制得粒径较小、粒径分布均匀、分散性较好且沉淀率高的前驱体粒子。

    2017年02期 v.36;No.152 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7K]
    [阅读次数:121 ] |[下载次数:145 ]
  • 基于均苯三甲酸的铀的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

    俞胜龙;欧阳东;裴超柱;杨威;何念;曹小红;马慧杰;

    研究了以均苯三甲酸为主配体,2,2′-联吡啶为辅助配体,在170℃水热条件下合成二维层状结构新型有机框架化合物Na(UO_2)(C_9H_3O_6),利用单晶X射线、红外光谱、荧光光谱表征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所合成化合物属六方晶系,P6(3)/mmc空间群,具有二维层状空间结构,,通过均苯三甲酸与铀酰离子发生八配位而形成;该化合物对罗丹明B具有光催化分解性能。

    2017年02期 v.36;No.152 106-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0K]
    [阅读次数:188 ] |[下载次数:154 ]
  • 铁含量对锂离子电池Fe_(2-x)SiO_4@C负极材料晶体结构的影响

    曹志良;

    研究了不同铁含量对锂离子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基于高温固态法制备含不同比例铁的Fe_(2-x)SiO_4负极材料,采用XRD、SEM对其进行表征,考察了恒定电流蓄放电性能及交流阻抗性质。XRD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比例铁含量对负极材料的晶体结构影响较小;而SEM分析结果表明,负极材料内部晶体粒径随铁含量增加而变小,更为均匀;此负极材料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

    2017年02期 v.36;No.152 112-114+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阅读次数:105 ] |[下载次数:83 ]
  • 占空比对脉冲电镀Ni-Cr-Mn合金镀层的影响

    张志桐;刘海鹏;孟庆波;王心悦;李运刚;杨海丽;

    利用脉冲电镀法在Q235钢表面制备Ni-Cr-Mn合金镀层。采用辉光放电光谱仪(GDS)、扫描电镜(SEM)、Tafel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EIS),考察占空比对镀层成分、沉积速率、表面形貌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占空比增大,镀层中镍含量增加,铬、锰含量减少;沉积速率减小;在35g/L NaCl溶液中,镀层耐蚀性减弱;占空比为20%时,镀层均匀致密,具有最大的腐蚀电位(-0.301V)、最小的腐蚀电流密度(1.819×10~(-8) A·cm~(-2))和最大的电荷转移电阻(3 763Ω·cm~2),耐蚀性最好。

    2017年02期 v.36;No.152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阅读次数:157 ] |[下载次数:98 ]
  • 从氯化铝溶液酸分母液中解析盐酸试验研究

    伍宇敏;李军旗;陈朝轶;李广玉;谢振山;

    研究了从氯化铝溶液酸分母液中解析盐酸,考察了氯化钙加入量、解析时间、解析温度对盐酸解析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从酸分母液中解析盐酸,在饱和氯化钙加入量为300mL、解析时间为40min、解析温度为90℃条件下,盐酸解析率为84.39%;与其他解析方法相比,该法的盐酸解析率较高。

    2017年02期 v.36;No.152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阅读次数:135 ] |[下载次数:138 ]
  • 菱锰矿浸出液中杂质离子的分步净化试验研究

    谢子楠;杨凤;

    研究了采用氧化沉淀法和乳状液膜法从菱锰矿硫酸浸出液中去除Fe~(3+)、Al~(3+)及Ca~(2+)、Mg~(2+)。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氧化沉淀法,Fe~(3+)去除率为99.91%,Al~(3+)去除率为98.80%,Mn~(2+)回收率为90.40%;采用乳状液膜法去除Ca~(2+)、Mg~(2+),在最佳液膜配方12%P204+4%表面活性剂Span80+84%磺化煤油、内水相硫酸浓度1mol/L、乳水相体积比1∶5、油内相体积比1∶1、反应时间15min、搅拌速度200r/min条件下,Ca~(2+)去除率为68%,Mg~(2+)去除率达48%,Mn~(2+)总回收率为89.86%。

    2017年02期 v.36;No.152 123-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阅读次数:135 ] |[下载次数:118 ]
  • 用石灰-混凝剂法从冶炼制酸废水中脱氟的试验研究

    韦岩松;车月燕;

    研究了采用石灰-混凝剂法从冶炼制酸废水中脱氟,考察了铝铁盐、铝盐、铁盐混凝剂对脱氟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硫酸铁的絮凝能力最强,混凝剂用量、反应时间、废水pH和搅拌速度对脱氟效果影响较小,处理后的废水颜色偏黄;聚合硫酸铝水解能力较弱,各因素对脱氟效果影响较大,处理后的溶液清亮;聚合硫酸铝铁的絮凝能力强于聚合硫酸铝而弱于聚合硫酸铁。共聚型混凝剂聚合硫酸铝铁可较好地应用于从冶炼制酸废水中脱氟。

    2017年02期 v.36;No.152 128-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阅读次数:126 ] |[下载次数:240 ]
  • 离子交换法从锌电解液中脱除氯试验研究

    孙红燕;森维;孔馨;刘贵阳;赵龙生;

    研究了采用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从锌电解液中吸附脱除氯离子。通过静态试验和动态试验,考察了吸附时间、溶液pH及氯离子质量浓度对树脂吸附氯离子容量的影响,同时,也考察了循环次数对树脂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静态试验中,常温下,树脂对Cl~-的吸附平衡时间为20min,吸附容量为36.993 8mg/g;溶液pH在4.40~5.22范围内,树脂对Cl~-有良好的吸附性;在一定的氯离子质量浓度范围内,树脂对氯离子的吸附容量随氯离子质量浓度增大而增大。动态试验中,常温条件下,树脂循环使用4次,吸附容量变化不大,较为稳定;负载树脂上的氯离子用浓度为0.5mol/L的稀硫酸溶液解吸,解吸率达98.5%,解吸效果较好。

    2017年02期 v.36;No.152 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阅读次数:155 ] |[下载次数:300 ]
  • 用化学——电积法从废旧镀锡铜线中回收铜锡

    汪新锋;丁云集;杨屏;苟维杰;狄春阳;

    研究了采用化学—电积法从废旧镀锡铜线中回收铜、锡,采用H_2SO_4-CuSO_4体系从镀锡铜线中脱锡,然后根据铜-锡电极电位差,在恒压条件下分步电积得到铜和锡,再通过添加Cu_2(OH)_2CO_3实现电积尾液循环利用。考察了浸出剂成分、浸出时间、浸出温度对脱锡效果的影响,以及电积液成分、电压和阳极材料对铜、锡电积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uSO_4·5H_2O质量浓度120~140g/L、H_2SO_4质量浓度75~100g/L、硼酸质量浓度20g/L、浸出温度30℃、浸出时间30min条件下,铜、锡分离效果较好;在电积电压2.00V条件下,铜电积回收率接近100%;在电积电压3.00V条件下,锡电积直接回收率达80%;石墨电极的铜、锡回收效果优于不锈钢电极的回收效果。

    2017年02期 v.36;No.152 137-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7K]
    [阅读次数:123 ] |[下载次数:253 ]
  • 地浸采铀过程中的矿层解堵增渗技术及现场应用

    吉宏斌;阳奕汉;孙占学;周义朋;

    针对某矿床CO_2+O_2地浸采铀过程中有碳酸盐与黄铁矿被大量浸出造成浸出液中Ca~(2+)、Fe~(2+)/Fe_总及SO_4~(2-)浓度过高,钻孔抽、注液量较低的现状,初步分析了主要堵塞物及常规方法洗孔效果不佳的原因,研究了活化剂、综合解堵剂、防膨胀顶替液解堵增渗效果,并在生产中加以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解堵剂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及氢氟酸进行化学洗孔,可有效解决矿层堵塞问题,并可防止地层受到二次伤害,钻孔恢复运行后抽、注液量均高于正常水平,效果维持时间达130d左右。

    2017年02期 v.36;No.152 143-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9K]
    [阅读次数:156 ] |[下载次数:297 ]
  • 高电流密度电积技术在铜冶炼厂的现场应用

    张鹏;赖桂华;衷水平;张兴勋;康锦程;伍赠玲;王韬;

    在275A/m~2高电流密度下电积铜,电积系统运行稳定,产出的铜产品外观形貌与质量都达到指标要求;溶液中铁离子质量浓度为6g/L时,电积槽电流效率为88%。高电流密度电积技术对湿法炼铜厂扩大产能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技术保证。

    2017年02期 v.36;No.152 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阅读次数:161 ] |[下载次数:139 ]
  • 微流化—密实移动床吸附—再生装置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周建国;侯江;蔚龙凤;陈乡;王智鹏;董欣杨;

    针对微流化—密实移动床吸附—树脂再生工艺流程,设计了以可编程控制器(PLC)为核心及由智能检测仪表组成的自动监测控制系统。生产实践中,系统运行可靠稳定,实现了微流化—密实移动床吸附—树脂再生装置自动控制,解决了装置内树脂排放、转移频繁、人工难以操作的难题。

    2017年02期 v.36;No.152 151-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0K]
    [阅读次数:156 ] |[下载次数:54 ]

分析测试

  •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铀矿石中的硫

    张鑫;

    研究了用HW-2000型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测定铀矿石中的硫,考察了适宜进样量、助熔剂用量及样品、助熔剂置入坩埚顺序,以及样品中水分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探讨了样品中不同形态的硫转化为二氧化硫的机制。结果表明:本法对硫的检出限为2.4×10~(-7);硫质量分数为2.08×10~(-4)~9.36×10~(-3)的5个标样,检测值与标准值之间的相对误差不劣于1.92%,相对标准偏差为1.41%~3.14%;14个样品测定结果与外检结果之间的相对偏差为0.51%~2.08%。本法试剂用量少,检测速度快,检出限低,结果准确可靠,可满足地质矿产分析生产要求。

    2017年02期 v.36;No.152 156-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K]
    [阅读次数:147 ] |[下载次数:106 ]
  • ICP-AES法测定载铀树脂中的微量钼和锆

    郭国龙;王春叶;龚明明;王林根;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法同时测定载铀树脂中的微量钼和锆,研究了树脂样品灰化条件、溶样方法等对测定结果的影响。采用CL-TBP萃淋树脂色层分离技术分离铀,然后以ICP-AES法测定钼和锆,6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钼、锆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4.4%~104.8%、96.0%~101.5%,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较好。

    2017年02期 v.36;No.152 161-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阅读次数:115 ] |[下载次数:66 ]
  • 甲醛肟分光光度法测定铀水冶废水中的锰

    陈强;周丽华;张慧妍;苑海涛;王扬;

    研究了甲醛肟分光光度法测定铀水冶废水中的Mn~(2+),考察了影响显色体系灵敏度和稳定性的各因素,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pH=11的氨-氯化铵缓冲介质中,甲醛肟与Mn~(2+)生成红褐色配合物(λ_(max)=450nm);最佳条件下,Mn~(2+)质量浓度在0.05~5m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检出限(3σ)为0.01mg/L;有大量Ca~(2+)、Mg~(2+)、Al~(3+)、Zn~(2+)、Fe~(3+)及Cl~-、NO_3~-、SO_4~(2-)、CO_3~(2-)存在条件下,Mn~(2+)的测定无干扰;对铀水冶实际废水进行测定,Mn2+回收率在96.0%~102%之间,测定结果较为稳定。

    2017年02期 v.36;No.152 164-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阅读次数:115 ] |[下载次数:196 ]

征订启事

  • 欢迎订阅2017年《湿法冶金》

    <正>《湿法冶金》创刊于1982年,双月刊,是湿法冶金技术综合性刊物,中文核心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外关于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稀散金属及贵金属的湿法冶金工艺,选矿技术,有机材料(萃取剂、离子交换树脂、絮凝剂等)合成,化工过程自动控制,化工设备、选矿设备、仪器仪表的研制及应用,水处理技术,三废治理与环境保护技术,分析(物理分析、化学分析)方法等方面的新进展、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也报道有

    2017年02期 v.36;No.152 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阅读次数:91 ] |[下载次数:8 ]
  • 欢迎订阅2017年《铀矿冶》

    <正>《铀矿冶》创刊于1982年,季刊,中国核学会铀矿冶学会主办,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原子能技术类的核心期刊。《铀矿冶》是以应用技术为主、兼顾基础理论的综合性科技刊物,主要刊登放射性金属、贵金属、稀土、稀有金属和有色金属等矿石的采矿、选矿、冶金及有关矿山地质、物理探矿、矿山测量、安全防护、分析检测、设备仪表、有机材料、环境保护、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技术经济分析等方面的科技成

    2017年02期 v.36;No.152 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阅读次数:102 ] |[下载次数:7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