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评述

  • 二氧化碳吸附剂的研究进展

    占鑫星;刘峙嵘;

    介绍了国内外主要的二氧化碳吸附剂多孔材料、金属氧化物、水滑石类混合物及盐类吸附剂的吸附性能、影响因素以及优缺点,展望了二氧化碳吸附剂的发展趋势。

    2012年03期 v.31;No.123 13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02 ]
  • 湿化学法制粉中粉末颗粒的形成机制(Ⅱ):生长

    刘智勇;刘志宏;李启厚;李玉虎;张多默;

    有关晶体生长仍有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在形核基础上,粉末颗粒进一步长大的方式有3种:生长,团聚,生长和团聚同时存在。介绍了晶体生长过程中的经典理论,总结了有关晶体生长研究的最新进展,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2012年03期 v.31;No.123 138-140+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1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83 ]

试验研究

  • 高能场作用下低品位红土镍矿的浸出研究

    韩朝辉;竺培显;周亚平;梁方;

    研究了常规热酸浸出低品位红土镍矿过程中加入高能场对镍浸出率以及浸出渣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能场中,Ni、Fe的浸出率都有不同程度提高,高能场作用15min时,浸出率提高幅度最大,其中Ni浸出率较Fe浸出率提高幅度更高。

    2012年03期 v.31;No.123 141-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3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77 ]
  • SO_2浸出软锰矿过程中抑制连二硫酸锰生成的研究

    阳启华;张昭;

    研究了用SO2浸出低品位软锰矿,考察了浸出过程中SO2流量、pH等工艺条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液固体积质量比为3∶1的软锰矿矿浆而言,当SO2流量大于108mL/(min.L)后,产品中锰质量分数随SO2流量的增大而降低;SO2总物质的量与软锰矿中MnO2物质的量之比(α)可作为评价浸出体系氧化能力的指标,适宜的α为1.15;降低矿浆pH会促进镁等杂质的浸出,但随SO2流量增大,其抑制连二硫酸锰生成的作用增强;浓缩结晶阶段滴加硫酸降低pH至1.0,可有效提高产品中锰的质量分数。XRD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得的产品主要成分为MnSO4.H2O,晶形完好。TG-DSC分析结果表明,MnS2O6.2H2O的分解温度为230~500℃。

    2012年03期 v.31;No.123 14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36 ]
  • 用硫酸从钴土矿中还原浸出钴的试验研究

    李勇火;杨祥;

    针对琼北地区某钴土矿,以硫酸亚铁和稀硫酸作浸取剂,通过一系列单因素条件试验,考察了温度、时间、硫酸初始浓度、搅拌转速和液固体积质量比对钴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50℃、浸出时间2h、硫酸初始浓度1.2mol/L、搅拌转速250r/min、液固体积质量比10∶1条件下,钴浸出率可达96.1%。在优化条件下重复试验,钴平均浸出率达满意结果。

    2012年03期 v.31;No.123 149-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39 ]
  • 用AI-9吸附剂从盐湖卤水中吸附锂的试验研究

    罗清平;郭朋成;杨志平;李存增;张海燕;陈亮;周敏;郎哲思;陈鹏;马宁;樊兴;

    研究了用AI-9吸附剂从盐湖卤水中吸附锂,考察了卤水温度、卤水中锂离子质量浓度、接触时间、进液方式对锂吸附率的影响以及吸附剂的破碎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卤水温度20℃、卤水中锂离子质量浓度较高(350mg/L)条件下,吸附接触10min,卤水以上进液方式运行,吸附剂的工作容量和工作效率都较高,且破碎率较低,可以满足从盐湖卤水中提取锂的工业生产要求。

    2012年03期 v.31;No.123 152-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37 ]
  • 从高炉瓦斯泥中湿法回收锌的新工艺(Ⅱ):溶剂萃取及电积

    刘淑芬;杨声海;陈永明;刘青;胡燕青;

    针对钢铁厂瓦斯泥硫酸浸出液中和除铁后的溶液含锌低、含杂质高、不能直接电积的特点,选用萃取—电积工艺富集回收锌。萃取采取三级逆流萃取、两级逆流洗涤、两级逆流反萃取工艺,以40%P204+260#煤油为有机相,控制有机相与水相的流量比为2∶1,萃取温度维持在40℃;洗涤采用去离子水、废电解液加去离子水(pH≈2)两步逆流洗涤法,温度为40℃;反萃取剂为H2SO4质量浓度160g/L、锌质量浓度50g/L的溶液,反萃取有机相与水相的流量比为(4~5)∶1,反萃取温度为40℃。反萃取液经纤维球除油+两次活性碳(2g/L)除油之后通过电积得到金属锌板,锌板中锌质量分数为99.97%,电积时电流效率为90.48%。

    2012年03期 v.31;No.123 155-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3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36 ]
  • 用叔胺N235从硫酸铝溶液中萃取除铁

    吴成友;余红发;

    采用叔胺N235从硫酸铝溶液中萃取除铁,研究了水相pH、萃取剂体积分数和温度对铁萃取率的影响。为防止N235萃取铁时出现乳化现象,研究了脂肪羧酸、1-辛醇、TBP对分相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试剂均可改善N235萃取铁时的乳化,但脂肪羧酸、1-辛醇对N235萃取铁有抑制作用,TBP对N235萃取铁有协同作用;有机相组成为30%N235-10%TBP-55%煤油、水相pH为0.5~1.0、萃取温度为25℃,经3级逆流萃取后,水相中铁质量浓度由8.36g/L降低至0.019g/L,总萃取率达99.77%;萃余水相经浓缩结晶得到铁质量分数为0.003 7%的硫酸铝。

    2012年03期 v.31;No.123 160-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898 ]
  • 用溶剂萃取法从碲铋矿盐酸浸出液中分离碲(Ⅳ)与铁(Ⅲ)的试验研究

    冯振华;安莲英;刘晓元;

    研究了用异丙醚和TBP从碲铋矿盐酸浸出液中以分步萃取法分离铁与碲。用异丙醚萃取分离铁,萃取条件为溶液酸度7.2mol/L,Va/Vo=3/4,萃取时间1.5min;用蒸馏水反萃取,反萃取时间1.0min,反萃取相比Va/Vo=1/1。铁萃取率为99.92%,碲萃取率仅1.60%,铁与碲分离效果很好。萃余液中的碲用30%TBP-煤油溶液萃取,萃取条件为酸度6mol/L,萃取相比Va/Vo=1/2,萃取时间2min;用蒸馏水反萃取,反萃取相比Va/Vo=1/1,反萃取时间10min,1次2级萃取碲,1次4级反萃取碲,碲反萃取率接近100%。

    2012年03期 v.31;No.123 165-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80 ]
  • 从Gd_2O_3-UO_2燃料中萃取分离铀、钆的试验研究

    李佳;朱常桂;任萌;刘锦洪;

    研究了以TBP-煤油为萃取剂,从可燃毒性燃料Gd2O3-UO2的HNO3浸出液中萃取分离钆和铀,考察了铀质量浓度、HNO3浓度、相比、有机相中TBP体积分数、温度对铀、钆萃取率及铀、钆分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钆萃合物以Gd(NO3)3.3TBP形式为主;在铀质量浓度80~100g/L、HNO3浓度4mol/L、相比Vo/Va=1.5/1、有机相中TBP体积分数40%、室温最佳条件下,体系具有较大铀、钆分离系数和铀分配系数;工艺稳定,易于实现。

    2012年03期 v.31;No.123 170-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44 ]
  • 从工业石油焦中脱除硅、铝、硫的试验研究

    和晓才;李怀仁;谢刚;杨大锦;徐庆鑫;翟中标;陈家辉;

    研究了采用加压碱浸法及盐酸浸出法从石油焦中脱除硅、铝、硫,考察了石油焦粒度、反应温度、碱浓度、反应时间对碱浸段硅、铝、硫脱除率的影响及反应时间、液固体积质量比、盐酸浓度、反应温度对酸浸段硅、铝脱除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加压碱浸及盐酸浸出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加压碱浸后再用盐酸浸出,可以有效去除石油焦中的硅、铝、硫,获得纯度达99.993%的高纯石油焦。

    2012年03期 v.31;No.123 175-178+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70 ]
  • 电解锰工艺废水全过程控制工艺中试研究

    汪启年;王璠;徐东耀;高小娟;

    通过分析电解锰废水产生过程,确定了削减废水量和去除废水中Cr(Ⅵ)是实现电解锰工艺废水零排放的关键。中试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全过程控制,阴极电解液挟带量和钝化液挟带量分别削减65%,清洗废水量削减80%;用离子交换法几乎完全去除废水中的Cr(Ⅵ),废水可返回使用,有效解决了电解锰废水处理过程中的铬渣二次污染和氨氮严重超标问题。

    2012年03期 v.31;No.123 179-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56 ]
  • 纳米氧化锆表面化学修饰试验研究

    张立华;高丽娟;李晓奇;

    研究了用化学方法对纳米氧化锆表面进行改性,优化出最佳条件:改性剂为己二酸,溶剂为甲苯,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1h,氧化锆质量与表面改性剂体积之比为1g∶40mL。最佳条件下,所得氧化锆粉分散性好,流动性高,不易团聚。

    2012年03期 v.31;No.123 184-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34 ]
  • 三异丁基硫化膦的合成及其对钯的萃取性能研究

    苏哲;李辉波;宋凤丽;袁洁琼;丛海峰;刘占元;王孝荣;林灿生;

    在苯溶剂中,以三异丁基膦与单质硫反应合成三异丁基硫化膦(Triisobutylphosphine sulfide,TiBPS),通过气相质谱、红外光谱、磁共振分析表征目标产物,研究了TiBPS-二甲苯溶液对Pd(Ⅱ)的萃取性能及γ辐照对其萃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NO3浓度大于2mol/L、TiBPS萃取剂浓度大于5.0mmol/L时,Pd(Ⅱ)萃取率达到99.9%以上;用0.05mol/L硫脲溶液可有效反萃取有机相中的Pd(Ⅱ),单级反萃取率达99.9%以上;γ辐照剂量小于104 Gy对TiBPS萃取Pd(Ⅱ)的性能无明显影响;而γ辐照剂量达到105 Gy时,TiBPS对Pd(Ⅱ)的萃取率下降至81.4%。

    2012年03期 v.31;No.123 187-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01 ]
  • 铜萃取剂5-壬基水杨醛肟绿色合成工艺

    石韧;李林艳;徐晓庆;徐盛明;张覃;

    5-壬基水杨醛肟是一种高效铜萃取剂,是商品N902和M5640的主要活性成分。以4-壬基酚、多聚甲醛、盐酸羟胺为原料,以无毒的D30溶剂油代替有毒的甲苯为溶剂,经3步反应合成5-壬基水杨醛肟。在壬基酚镁制备和甲酰化反应过程中,通过减压蒸馏去除副产物甲醇以降低反应温度并提高原料转化率。原料配比为n(镁)∶n(多聚甲醛)∶n(盐酸羟胺)∶n(4-壬基酚)=0.68∶3∶1.2∶1,收率为90.6%(以壬基酚计),液相色谱纯度为99.0%。合成过程中回收的甲醇和D30可以循环利用。与其他合成工艺相比,本工艺反应温度、减压蒸馏温度较低,原料和溶剂消耗较低。

    2012年03期 v.31;No.123 191-193+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25 ]
  • 难溶矿石中低含量磷的测定

    黄易勤;唐文霞;甘露;

    难溶矿石碱熔后,以铋磷钼蓝光度法测定磷,直接加掩蔽剂消除硅、砷的干扰。与国家标准方法检测结果相比,并用国家标准物质比对,结果表明,本法检测结果稳定、可靠,可操作性强,满足分析要求。

    2012年03期 v.31;No.123 194-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0 ]
  • 碘量法滴定铜终点返色现象分析与消除对策

    王青丽;

    以碘量法测定铜时经常会出现滴定终点返色现象,使滴定终点判断不准确。通过分析,提出了影响终点返色的因素主要有操作方法、试剂和样品,并提出了消除终点返色的几点措施。

    2012年03期 v.31;No.123 197-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