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评述

  • 从矿石和废料中回收有色金属的常用湿法冶金工艺和设备

    付子忠;

    简要介绍了从矿石及废料中提取有色金属的常用湿法冶金工艺、设备及设备的选择与计算方法,也介绍了几种从矿石或废料中回收有色金属的实例。

    2011年03期 v.30;No.119 175-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阅读次数:108 ] |[下载次数:389 ]
  • 生物冶金中浸矿微生物的研究现状

    黄海炼;黄明清;刘伟芳;尹升华;肖云涛;

    总结了国内外主要浸矿微生物种类,分析了嗜中温细菌、中度嗜热细菌、中度嗜热古生菌和极端嗜热古生菌等嗜酸菌种及嗜碱菌种的生存习性、培养特点和浸矿能力,评述了浸矿微生物的物理、化学及生物改良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性,以及多种菌属联合浸出、异养微生物浸出和浸矿生物反应器等高效强化浸出方法。

    2011年03期 v.30;No.119 184-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阅读次数:160 ] |[下载次数:1543 ]
  •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现状及发展趋势

    欧阳成;李红超;常卿卿;田磊;荆旭冬;周蓉;

    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制备纳米氧化锌的方法,指出了多种方法综合利用是纳米氧化锌制备的重要方向。

    2011年03期 v.30;No.119 190-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阅读次数:159 ] |[下载次数:1654 ]
  • 从含银废渣中提取银的工艺研究进展

    肖臻;徐本军;黄彩娟;陈朝梅;许立军;靳学利;

    综述了从含银废渣中提取银的工艺研究进展。银提取工艺按体系不同分为酸性、碱性及其他。对比了各工艺的优缺点,指出酸性体系中硫脲法提取银是较为优越的工艺。

    2011年03期 v.30;No.119 194-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阅读次数:124 ] |[下载次数:628 ]
  • 氯化稀土制备过程中的脱氟与资源化工艺研究进展

    于秀兰;

    氟污染具有强穿透性和不可逆性,对环境易造成危害。现行氟碳铈矿分解工艺中,氟以气相形式逸出,即浪费氟资源,又污染环境。随着国家对氟碳铈矿资源和环境安全的重视,建立清洁的氟碳铈矿分解工艺势在必行。介绍了氟碳铈矿冶炼生产氯化稀土过程中氟的脱除和资源化方法,旨在为开发新型绿色稀土冶炼工艺、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度提供参考。

    2011年03期 v.30;No.119 197-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阅读次数:121 ] |[下载次数:263 ]
  • 电浮选法在处理含重金属离子废水中的应用

    贺国旭;朱广东;邵会波;

    介绍了电浮选法处理含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基本原理、处理装置、研究进展及影响浮选效率的主要因素,指出了电浮选技术在处理含重金属离子废水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2011年03期 v.30;No.119 201-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阅读次数:126 ] |[下载次数:416 ]

试验研究

  • 冶金流程模拟软件SYSCAD及其在湿法冶金中的应用

    宋静;齐涛;曲景奎;

    详细介绍了冶金流程模拟软件SYSCAD,并利用SYSCAD软件模拟计算了典型的湿法冶金流程。结果表明,SYSCAD软件可提高工艺流程的计算效率,是冶金项目工程设计计算中非常有用的计算工具。

    2011年03期 v.30;No.119 205-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阅读次数:112 ] |[下载次数:397 ]
  • 高碱低渗透性氧化铜矿渗透试验研究

    黄明清;吴爱祥;严佳龙;黄海炼;

    采用混合水平均匀设计方案进行变水头法高碱低渗透性氧化铜矿柱浸试验,探讨了初始浸出酸度、喷淋强度和矿石粒径对矿堆渗透速度的影响,3因素对回归方程的贡献分别为0、15.6%和83.6%。采用电子探针分析、电子显微镜扫描等方法,确定了不同浸出阶段影响矿堆渗透性的主导因素分别为浸出前期为松散颗粒的物理堵塞作用,中期为悬浮液淤塞作用,后期为化学结垢和机械压实作用。渗透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粗颗粒、细颗粒和粉末矿堆的渗透速度均随浸出时间的延长而呈指数级减小,且不同粒径矿堆的渗透速度及下降速率相差很大。

    2011年03期 v.30;No.119 210-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阅读次数:126 ] |[下载次数:126 ]
  • 某进口红土镍矿湿法冶金工艺试验研究

    齐建云;马晶;朱军;王毅;

    研究了从某进口红土镍矿中湿法提取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用硫酸在常压下浸出,镍浸出率达78.62%;用硫化钠溶液从浸出液中沉淀镍,所得硫化镍产品中镍品位达20%;最后调整沉淀母液pH,控制一定温度,副产氢氧化镁,所得氢氧化镁中氧化镁质量分数达58.40%。

    2011年03期 v.30;No.119 214-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阅读次数:127 ] |[下载次数:351 ]
  • 钴电极传感器在钴镍渣溶出过程中的应用

    李元高;曾孟祥;

    根据金属钴电极的电化学性质,确定了其作为指示电极的应用条件,并将其应用于监测镍钴渣硫酸溶出过程钴离子浓度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溶液pH≤2.0时,钴电极可用作指示电极;随着钴镍渣溶出的进行,氧化钴不断溶出,溶液中Co2+浓度不断增大,钴电极指示的混合电位逐渐升高,表明钴电极可用来定性指示钴镍渣溶出过程中Co2+浓度的变化情况。

    2011年03期 v.30;No.119 218-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阅读次数:126 ] |[下载次数:91 ]
  • 贵州修文铝土矿拜耳法溶出氧化铝试验研究

    狄永宁;谭靖;王会;

    根据贵州修文铝土矿的特点,研究了用拜耳法直接高压溶出氧化铝。试验结果表明:原矿磨细至-75μm占80%以上,控制配料分子比为1.5,循环母液苛性碱质量浓度240 g/L,石灰用量为铝土矿质量的11%,在260℃下溶出60 min,氧化铝的实际溶出率为89.80%,溶出液苛性比为1.37。

    2011年03期 v.30;No.119 22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阅读次数:111 ] |[下载次数:235 ]
  • 外加电场对铝酸钠溶液自发分解的影响

    吴复忠;金会心;马婕;

    研究了电场对铝酸钠溶液自发分解的强化作用,借助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分解产物的形貌和物相组成。结果表明:在电场作用下,铝酸钠溶液的自发分解率显著提高;电场有效促进了初生晶核的形成,缩短了成核诱导期,而且不会改变铝酸钠溶液分解产物的物相,分解产物仍为三水铝石。

    2011年03期 v.30;No.119 226-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阅读次数:118 ] |[下载次数:153 ]
  • 从硫酸渣中选铁试验研究

    毕万利;吴文红;李晶;

    硫铁矿制备硫酸过程中产生大量硫酸渣,其中含30%~50%的铁矿物。研究了采用弱磁选、重选等方法回收硫酸渣中的铁矿物。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阶段磨矿—重选—磁选联合流程,可以获得铁品位59.61%的铁精矿,产率46.95%,回收率72.79%。

    2011年03期 v.30;No.119 229-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阅读次数:107 ] |[下载次数:159 ]
  • 用硫脲从含银湿法炼锌废渣中浸出银

    邓朝勇;张谊;杨茂麟;徐本军;

    研究了用硫脲从贵州某湿法炼锌废渣中提取银。锌渣球磨至60目,在液固体积质量比5∶1、硫脲浓度1.0 mol/L、Fe3+浓度0.3 mol/L、温度40℃、pH为1.0~2.0条件下浸出2 h,银浸出率达82%以上。

    2011年03期 v.30;No.119 232-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阅读次数:81 ] |[下载次数:311 ]
  • 高温挥发法从沉铁渣中回收锌的试验研究

    丁倩倩;吴克明;袁芳沁;王磊;柯兴;

    研究了采用高温挥发法从沉铁渣中回收锌,考察了焦铁比、温度、时间对锌挥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1 230℃、焦铁比50%、时间30 min条件下,沉铁渣中锌的回收率达97.9%。高温挥发法工艺简单,锌回收率高,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2011年03期 v.30;No.119 234-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阅读次数:76 ] |[下载次数:189 ]
  • 从铀钼合金燃料中选择性分离铀、钼试验研究

    任萌;李佳;朱常桂;刘锦洪;

    研究了以硝酸溶液为沉淀剂,从U-10%Mo合金中选择性沉淀分离铀和钼,考察了硝酸浓度、硝酸过量系数对铀、钼分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n(HNO3)/n(Mo)一定条件下,硝酸浓度对铀溶解率影响较小;随n(HNO3)/n(Mo)增大,铀溶解率增大至95.2%,钼沉淀率先降低后升高,铀钼分离系数(β)先减小后增大;[HNO3]≥12 mol/L时,n(HNO3)/n(Mo)≥94有利于铀钼分离,且工艺上容易实现。

    2011年03期 v.30;No.119 237-239+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阅读次数:97 ] |[下载次数:139 ]
  • 硫酸体系浸出含铟锡烟尘试验研究

    黄迎红;王亚雄;

    研究了从云南个旧某工厂的含铟锡烟尘中采用预氧化硫酸浸出法综合回收铟、锌和锡,考察了温度、反应时间、硫酸用量、氧化剂用量、液固体积质量比对铟、锌、锡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90~100℃、硫酸用量为理论用量的2.25倍、氧化剂用量为锡烟尘质量的30%、液固体积质量比4∶1条件下浸出3h,铟、锌、锡浸出率分别为75.87%,98.92%和13.36%。

    2011年03期 v.30;No.119 240-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阅读次数:132 ] |[下载次数:343 ]
  • 新型离心萃取机在碱性蚀刻液再生循环中的应用

    张德友;周进;

    介绍了新型离心萃取机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其在碱性蚀刻液再生循环中的应用状况及前景。

    2011年03期 v.30;No.119 243-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阅读次数:98 ] |[下载次数:197 ]
  • 粉煤灰基絮凝剂处理洗煤废水的效果及作用机制

    王贤纲;

    研究了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制备聚硅酸铝铁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考察了絮凝剂用量、水样pH、温度对洗煤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该絮凝剂对洗煤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其对废水的处理是电荷中和、吸附架桥和网捕卷扫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2011年03期 v.30;No.119 245-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阅读次数:135 ] |[下载次数:302 ]
  • 用过氧硫酸氧化处理偶氮染料酸性绿20废水

    李林波;雷伟;洪涛;

    研究了采用电解硫酸法制备氧化剂,并用以处理以酸性绿20为代表的偶氮染料废水,初步确定了氧化剂添加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种类、催化剂添加量和氧化剂投加方式等对酸性绿20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废水中酸性绿20质量浓度200 mg/L;以硫酸钴为催化剂,分2次投加;氧化剂添加量30 mL/L;催化剂添加量0.02 g/L;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60 min。在最佳条件下,酸性绿20废水的脱色率达100%,COD去除率达90%。紫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偶氮键最先断裂,随后萘环、苯环断裂,发色团被破坏,这是本方法处理偶氮染料废水的主要机制。

    2011年03期 v.30;No.119 248-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阅读次数:149 ] |[下载次数:129 ]
  • 5-叔丁基水杨醛的合成与表征

    张星;惠建斌;

    无水条件下,以4-叔丁基酚为原料,在甲氧基镁作用下对多聚甲醛进行醛基化反应合成5-叔丁基水杨醛,确立了较优的反应条件:96℃下,n(镁)∶n(4-叔丁基酚):n(多聚甲醛)=1.2∶2∶7,反应时间3 h。最佳条件下,5-叔丁基水杨醛收率达73.1%。采用1HNMR、元素分析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2011年03期 v.30;No.119 252-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阅读次数:121 ] |[下载次数:357 ]
  • 7-(2-吡啶偶氮)-8-羟基喹啉的合成及其与镍的显色反应研究

    田松涛;于秀兰;徐红岩;

    合成了吡啶偶氮类显色剂7-(2-吡啶偶氮)-8-羟基喹啉,用红外光谱及磁共振进行了结构表征,并研究了其与镍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该显色剂与镍在pH=5.0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形成稳定的紫色络合物,其组成比为2∶1,λmax=56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873×104L.mol-1.cm-1,镍质量浓度在0~1.2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2011年03期 v.30;No.119 25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阅读次数:104 ] |[下载次数:143 ]
  • 铈铁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吸附水中磷的性能研究

    王莉红;

    采用柠檬酸法制备一种新型除磷吸附剂———基于稀土金属铈的无机铈铁吸附剂,并研究了它对水中磷的吸附性能。相同条件下,与传统除磷吸附剂活性氧化铝相比,铈铁吸附剂除磷具有吸附量大、接触时间短等优点,其吸附机制符合Langmuir吸附方程。

    2011年03期 v.30;No.119 258-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阅读次数:135 ] |[下载次数:238 ]

科技文摘

  • 铝土矿渣的处置问题

    唐维维;

    <正>自19世纪后期氧化铝/铝工业兴起之时,就不断有铝土矿渣产出。2007年,全球产出的铝土矿渣已有27亿t,并且以每年1.2亿t的速度在增加,这就使得研究储存、治理及将大量废渣作为工业副产品综合利用迫在眉睫。C.Klauber综述了铝土矿渣当前的处置与治理管理实践,以及每种工艺对渣性质的影响。自1980年以来,泄湖型堤坝已逐渐被"

    2011年03期 v.30;No.119 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阅读次数:92 ] |[下载次数:135 ]
  • 从生物采矿和酸性矿坑水的微生物中回收核酸

    张子悦;

    <正>生物分子技术是提取细胞内或细胞外成分的基础。然而,提取方法的低效率会导致研究中的微生物群体不具有代表性。从低pH、硫化环境、如生物采矿或矿山酸性排水(AMD)中,提取清洁细胞组分特别困难。用生物采矿和酸性矿坑水中常见的微生物,包括古生菌、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试验

    2011年03期 v.30;No.119 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阅读次数:103 ] |[下载次数:120 ]
  • 在氯化亚铁存在下用盐酸溶解氧化钴-铜矿石

    张子悦;

    <正>M.Clotilde Apua,et al研究了刚果民主共和国(前扎伊尔)4个氧化钴-铜矿石在盐酸和FeCl2溶液中的溶解。没有FeCl2时,钴浸出率小于36%,但铜浸出率大于70%。FeCl2的加入导致Co3+还原成可溶性Co2+,钴的溶解速度很快,但30 min后溶解速度明显降低。矿石中亚铁离子与钴离子之比超过

    2011年03期 v.30;No.119 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阅读次数:99 ] |[下载次数:89 ]
  • 从厌氧消化污泥中化学提取重金属

    张子悦;

    <正>Marius Gheju等研究了用化学法从厌氧消化污泥中分离6种重金属(锌、镍、铬、铅、铜和镉),以减轻有机污泥占用土地的负面影响。为了评价重金属的提取率,在不同浓度和反应时间条件下,试验了2种有机酸(柠檬酸和草酸),2种无机酸(硝酸和盐酸)和1种强螯合剂(乙二胺四乙酸)。试验结果表明,

    2011年03期 v.30;No.119 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阅读次数:99 ] |[下载次数:184 ]
  • 在盐酸溶液中用电生成氯从废电路板中浸出铜的动力学

    张子悦;

    <正>Eun-young Ki m,et al.研究了用电生成氯在盐酸溶液中从废电路板中浸出铜、锌、铅和锡等金属的行为。用2种不同的反应器进行试验:a)同时生成Cl2和浸出的金属的组合反应器;b)与氯气发生器阳极碳室连接的独立反应器。对比了2种不同反应器从废电路板中回收有价金属的效率。2个反应器

    2011年03期 v.30;No.119 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阅读次数:132 ] |[下载次数:93 ]
  • 微波预处理对浸染型硫化矿浸出行为的影响

    张子悦;

    <正>堆浸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从低品位矿石中提取金属的方法,主要原因是堆浸工艺简单,资金和运营成本低。然而,通常堆浸有回收率低、时间长的缺点。就这一点而言,岩石渗透性是使此技术可行的关键要求。R.Schmuhl,etal考察了通过高功率微波加强粉碎效果的,提高矿石的微观断裂和裂隙,

    2011年03期 v.30;No.119 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阅读次数:121 ] |[下载次数:12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