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评述

  • 红土镍矿湿法冶金工艺研究进展

    蒋继波;王吉坤;

    红土镍矿湿法冶金工艺由于有诸多传统火法工艺所不具备的优势而愈来愈受关注。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处理红土镍矿的湿法冶金工艺,主要涉及红土镍矿湿法冶金工艺流程,浸出反应机理及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等。

    2009年01期 v.28;No.109 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阅读次数:156 ] |[下载次数:1755 ]
  • 处理高砷浓度工业废水的化学沉淀法

    许根福;

    简要介绍了国内近年来以化学沉淀法处理高浓度砷工业废水的试验研究及工业应用状况,讨论了化学沉淀法除砷工艺中的关键性工序,指出所得含砷沉淀物组成复杂(含砷、铁和钙离子等)及稳定性不够理想。为了适应目前环境保护的严格要求以及尽可能对废物进行资源化处理,认为对于砷和重金属浓度高、规模大的废水,应重视综合治理回收工艺研究。

    2009年01期 v.28;No.109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阅读次数:169 ] |[下载次数:1251 ]

科技信息

试验研究

  • 用全泥氰化法从浮选金精矿中回收金

    叶跃威;何斌林;

    在小型试验基础上,对全泥氰化浸出工艺进行了改进。将贵液返回磨矿,边磨边浸出,用陶瓷过滤机压滤尾渣,含氰污水全部返回流程,基本实现零排放。在我国南方首次采用尾矿干法堆置技术,经济效益明显。

    2009年01期 v.28;No.109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阅读次数:95 ] |[下载次数:273 ]
  • 高银锌精矿加压浸出试验研究

    赖建林;袁枧苟;张保水;王红枚;

    研究了高银锌精矿的加压浸出。在中性条件下进行浸出,结果表明,在压力0.75~0.9 MPa、温度130℃、液固体积质量比5.34、浸出剂质量浓度235 g/L、浸出时间8~10 h条件下,锌浸出率高于95%,渣中锌质量分数4.66%,银质量分数20~40 g/t,效果较好。

    2009年01期 v.28;No.109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阅读次数:76 ] |[下载次数:151 ]
  • 嗜热嗜酸菌浸出青海某黄铜矿精矿试验研究

    刘荣丽;

    试验研究了用一种从温泉采集并经过驯化的嗜热嗜酸菌(A.b菌)浸出青海某黄铜矿精矿。通过小型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研究了细菌的生长规律。根据小型试验结果进行了扩大试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对这种嗜热嗜酸菌应用于堆浸提出了初步设想。

    2009年01期 v.28;No.109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阅读次数:94 ] |[下载次数:123 ]
  • 用活化焙烧-硫酸浸出-溶剂萃取法从钴渣中提取硫酸钴的试验研究

    李昌林;贾根贵;沙涛;

    研发了一种从钴渣中提取硫酸钴的新工艺,即钴渣活化焙烧-硫酸浸出-溶剂萃取工艺。在活化焙烧温度900℃,活化剂添加量2∶1(添加剂与钴渣的质量比),焙烧时间1 h;硫酸浸出液固体积质量比5∶1,硫酸浓度20%,浸出温度90℃,浸出时间1.5 h条件下,钴浸出率为98.8%。然后采用P204萃取除杂-P507萃取分离钴、镍工艺得到纯净的高浓度钴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质量符合HG3-914-78化学纯度要求的硫酸钴。

    2009年01期 v.28;No.109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阅读次数:153 ] |[下载次数:454 ]
  • 某红土镍矿加温搅拌浸出试验研究

    张仪;

    某低品位红土镍矿的碱性脉石含量较高,矿石嵌布粒度细,平均镍品位0.91%,属难处理氧化镍矿,采用加温搅拌浸出方法可以有效地从中浸出镍。研究了加温搅拌浸出过程中各因素对镍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85℃、矿石粒度-20目、酸矿质量比2∶5、液固体积质量比3∶1、搅拌浸出2 h条件下,镍浸出率可达60%以上。

    2009年01期 v.28;No.109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阅读次数:133 ] |[下载次数:290 ]
  • 从硅酸盐型钒矿石中浸出钒的试验研究

    朱军;史倩;

    研究了采用焙烧-浸出工艺从某硅酸盐型钒矿石中浸出钒,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在800℃下焙烧3 h,将焙砂磨细至-0.074 mm占80%,然后在70℃温度下浸出0.5 h,钒浸出率可达85%。

    2009年01期 v.28;No.109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阅读次数:104 ] |[下载次数:143 ]
  • 从难溶性含钾杂卤石中溶浸法开采钾

    冯晓东;

    通过柱浸试验,研究了从杂卤石中浸出钾,考察了喷淋速度、矿石粒度、柱高等因素对钾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际生产中,在满足经济效益前提下,应尽可能破碎矿石、降低浸出剂流速、增长渗滤路径,以充分提取矿石中的钾。

    2009年01期 v.28;No.109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阅读次数:75 ] |[下载次数:223 ]
  • 用三脂肪胺从煤灰酸浸矿浆中直接萃取铀的研究与应用

    付子忠;王书美;刘尚勇;汪焰台;印国信;孙秋法;刘澄凡;张仁里;刘宝珩;

    介绍了用三脂肪胺从煤灰酸浸矿浆中直接萃取铀的试验与工厂应用结果。接触相比(Vo/Va)大于3,经4级逆流萃取,萃余矿浆的液相中ρ(U)小于5 mg/L,负载有机相中ρ(U)为3~4.5 g/L,矿浆中胺质量分数小于0.5%。与清液萃取工艺流程相比,采用矿浆萃取不仅简化了流程,节省了投资,而且铀的总收率提高了15%,成本降低40%~50%,自行研制的全逆流混合澄清器用作矿浆萃取器效果良好。

    2009年01期 v.28;No.109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阅读次数:124 ] |[下载次数:157 ]
  • 不溶性交联淀粉黄原酸酯的合成及处理含铜废水的研究

    朱福良;谢建平;黄达;于倩倩;

    研究了不溶性交联淀粉黄原酸酯(ISX)的合成及处理含铜废水,探讨了ISX的用量、反应溶液的pH、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铜离子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ISX加入量为理论用量1.5倍、pH值控制在6左右、室温下搅拌反应30 min的最佳条件下,铜离子去除率可达98%以上,处理后的废水中铜离子质量浓度为0.2 mg/L,达到国家排放标准(0.5 mg/L)。

    2009年01期 v.28;No.109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阅读次数:116 ] |[下载次数:248 ]
  • 不同搅拌桨形式对稀土萃取槽内搅拌效果的影响模拟分析

    龚姚腾;曾令挥;肖顺根;

    搅拌桨是稀土萃取搅拌反应器最重要的辅助设备之一,不同搅拌桨类型对搅拌效果有不同影响。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模拟软件——MIXSIM,对圆盘式四直叶涡轮搅拌桨及开式45℃折叶涡轮搅拌桨的搅拌情况进行模拟分析,得出了2种搅拌桨的搅拌混合特点及应用范围。

    2009年01期 v.28;No.109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5K]
    [阅读次数:132 ] |[下载次数:501 ]
  • 提高混合澄清萃取槽效率的一些措施

    王拥军;蒋兴祥;许钢;张宇飞;

    根据混合澄清机理,总结了国内外多种混合澄清萃取槽的优缺点,从混合与澄清2个方面探讨了提高萃取箱萃取效率的措施。

    2009年01期 v.28;No.109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阅读次数:97 ] |[下载次数:359 ]

化学分析

  • 光度法测定铈的研究进展

    杨乡珍;

    综述了近10多年来常规光度法、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化学光度法、紫外光度法、流动注射光度法和荧光光度法测定铈的研究结果。指出在常规光度法中,碱性染料类二安替比林甲烷类显色剂灵敏度最高,但受高价离子干扰严重;化学发光光度法、流动注射光度法和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铈的应用较少,应加强研究。

    2009年01期 v.28;No.109 56-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阅读次数:117 ] |[下载次数:3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