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评述

  • 从铜钴合金及含钴废料中提取钴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赵中伟;王多冬;陈爱良;霍广生;陈星宇;

    分析了钴资源与钴市场现状,提出了综合处理铜钴合金及含钴废料的必要性,介绍了从铜钴合金和含钴废料中浸出铜、钴及回收钴的方法,指出传统的火法工艺不能处理铜含量高的物料,而采用一般的酸法工艺,钴浸出率不高(只能达到95%左右);利用液膜法和微生物浸出法,钴的浸出率最高只能达到96%,而如果采用氧化剂加低酸(酸浓度小于2 mol/L)浸出,则可大大提高浸出速度和浸出率。

    2008年04期 No.108 195-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阅读次数:138 ] |[下载次数:964 ]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1+x)V_3O_8的研究进展

    师文林;刘进;

    介绍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1+xV3O8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简单介绍了其制备方法,指出了Li1+xV3O8材料的一些缺点及今后应进一步开发研究的方向。

    2008年04期 No.108 200-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阅读次数:137 ] |[下载次数:123 ]
  • 从废弃锂离子电池中回收有价金属的技术

    曾桂生;郭琴;胡长安;

    大量废弃锂离子电池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也造成资源浪费。近年来,从锂离子废旧电池中回收有价资源的研究发展很快。干法和湿法技术比较成熟,但存在能耗高、二次污染、资源回收率不高等问题。未来的研究方向是寻找一种更为合理、有效、清洁的金属回收和资源利用途径,而生物浸出技术有望充当这一角色。

    2008年04期 No.108 204-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阅读次数:122 ] |[下载次数:918 ]
  • 从石煤钒矿石中提取五氧化二钒工艺综述

    米玺学;兰玮锋;

    介绍了几种从石煤钒矿石中提取五氧化二钒的工艺流程及应用状况,提出了应针对石煤钒矿资源的性质选择相应的工艺流程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8年04期 No.108 208-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阅读次数:147 ] |[下载次数:652 ]
  • 微波辅助技术在湿法冶金中的应用

    冯建华;兰新哲;宋永辉;

    介绍了微波加热在湿法冶金中的应用状况及其作用机理,展望了微波技术在湿法冶金中的发展前景。尽管已有许多研究成果,但对微波与不同介质相互作用的机理及一些现象,仍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分歧或不明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2008年04期 No.108 21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阅读次数:122 ] |[下载次数:529 ]
  • 微波在溶剂萃取中的应用

    黄茜琳;李亮星;罗俊;单小璇;

    微波萃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型提取技术。介绍了微波加热的原理、特点和微波强化萃取的机理及应用,展望了微波在萃取冶金应用中的发展前景。

    2008年04期 No.108 216-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阅读次数:128 ] |[下载次数:208 ]

科技信息

试验研究

  • 喷雾热分解法制备超细粉体材料的特点及应用

    李启厚;何峰;刘志宏;郭宇杰;刘智勇;

    喷雾热分解法(Spray Pyrolysis,SP)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制备超细粉体材料的重要方法之一。采用该方法,原料可在溶液状态下混合,整个反应过程快速完成,产物组分分布均匀;颗粒一般呈规则的球形,而且少团聚,无需后续洗涤、研磨,纯度高,活性高;无过滤、洗涤、干燥、粉碎过程,一步即获得成品,操作简单方便,生产过程连续,生产效率高,因此,在薄膜材料、金属及其化合物粉体材料和复合粉体材料的制备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2008年04期 No.108 220-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阅读次数:119 ] |[下载次数:538 ]
  • 从低品位含金尾矿中氰化浸出金

    张友轩;王卉;

    试验了以氰化搅拌浸出和柱浸从低品位含金尾矿中金。根据试验结果,对湖北蛇屋山金矿尾矿进行了氰化浸金试验研究。对金矿尾矿首先进行制粒,然后以氰化法浸出金。试验结果表明,用碱性溶液预处理8h,氰化钠用量1 kg/t,浸出24 h,溶液pH为10.0~12.0,金浸出率可达60%以上。

    2008年04期 No.108 225-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阅读次数:142 ] |[下载次数:317 ]
  • 铜镍合金中Cu,Ni的选择性浸出研究

    朱福良;黄达;于倩倩;谢建平;

    研究了在盐酸和硝酸体系中,温度、浸出剂浓度和浸出时间对铜镍合金中铜、镍的浸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体系中,铜、镍的浸出速度较快,均可在短时间内完全浸出,无法选择性分离。在6.0 mol/L HCl溶液中,在70℃条件下浸出3 h,90%的镍可浸出,而铜浸出率很低,仅为3%,基本上可以实现铜、镍的分离。

    2008年04期 No.108 227-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阅读次数:126 ] |[下载次数:368 ]
  • 从氧化钴矿石中提取钴的试验研究

    兰玮锋;米玺学;

    研究了从氧化钴矿石中回收钴。通过两段浸出,浸出渣中钴质量分数小于0.5%,钴浸出率达99%。通过黄钾铁钒法除铁,氟化钠法除钙、镁,亚硫酸钠法除铜,P204串级萃取法进一步去除杂质Fe、Ca、Mg、Cu、Zn、Mn、Pb、As等,P507萃取分离钴镍,最后通过沉淀得草酸钴产品,产品纯度符合要求。

    2008年04期 No.108 230-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阅读次数:153 ] |[下载次数:388 ]
  • 离心萃取中的固体生成及乳化问题

    陈崔龙;张德友;卓培忠;陈道林;李传祥;

    离心萃取过程中,会遇到固体生成和乳化问题,给萃取分离带来困难。分析了固体生成和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及产生的后果,提出了采用CIP在线清洗和防乳化套筒装置,可以有效解决固体生成和乳化问题。

    2008年04期 No.108 234-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阅读次数:130 ] |[下载次数:227 ]
  • 用草酸溶液从负载钕的P204和P507有机相中直接反萃取沉淀钕的研究

    付子忠;郑剑平;赵瑞卿;付晋;

    介绍了用草酸溶液从负载钕的P204和P507有机相中直接反萃取沉淀钕的台架和半工业试验结果。用0.32~0.4 mol/L的草酸溶液从钕浓度为0.053 3~0.113 5 mol/L的有机相中直接反萃取沉淀钕,控制沉淀母液中剩余草酸浓度为0.2 mol/L,返回使用80%的母液,在接触时间10~40 min范围内,获得的Nd2O3纯度>99.88%,氯质量分数为1.0×10-2%,非稀土杂质含量符合99.9%Nd2O3产品质量要求。自行研制的三相反萃取槽结构合理,运行稳定,适应性强,级效率大于95%,运行过程中,倾斜板上无固体沉积,槽体内无固体结疤。

    2008年04期 No.108 237-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阅读次数:102 ] |[下载次数:278 ]
  • 絮凝法处理洗毛废水的研究

    王怀宇;罗人明;

    以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出的能产生生物絮凝剂的一个优势菌株,通过放大培养,制备出相应的生物絮凝剂。利用此生物絮凝剂及化学絮凝剂处理洗毛废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温度20~40℃,COD=20 g/L,SS=4.685 g/L,pH为6~7的洗毛废水,COD和SS去除率均达80%以上。

    2008年04期 No.108 242-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阅读次数:107 ] |[下载次数:107 ]

化学分析

  • 镧的光度分析进展

    杨乡珍;

    综述了近10多年来镧的常规光度法、紫外光度法、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和化学发光法研究状况。参考文献35篇。

    2008年04期 No.108 246-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阅读次数:137 ] |[下载次数:181 ]
  • 用流动注射光度法测定铜合金中的痕量铅

    赵珍义;韩光喜;徐锐;李铁福;

    利用自行研制的一套流动注射比色装置,尝试了一种新的流动注射分析技术。研究了铅与新显色剂———二溴对甲偶氮氯磺的显色反应。在0.09 mol/L高氯酸介质中,铅与二溴对甲偶氮氯磺形成稳定的蓝色配合物(λmax=635 nm),一次注入样品同时产生两峰(A1,A3)一谷(A2)的响应曲线,利用两峰加和信号A(=A1+A3)对铅进行定量分析,方法灵敏度较普通法提高1.8倍,铅质量浓度在0~1.2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分析速度为140次/h时,RSD=0.98%(n=8)。此法用于测定铜合金中铅的含量,结果满意。

    2008年04期 No.108 249-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阅读次数:118 ] |[下载次数:81 ]
  • 高碳金矿石中金的测定

    符永际;

    对于含碳的金矿石,用浓硫酸+浓硝酸+氯酸钾的混合溶液进行预处理,然后用王水分解,最后用硫代米蚩酮分光光度法测定金。方法回收率为98.2%~102.3%,检出限为3.0×10-8g/L,结果满意。

    2008年04期 No.108 252-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阅读次数:112 ] |[下载次数: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