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启厚;王红军;刘志宏;艾侃;张淑英;
通过测定润湿性、Zeta电位及沉降曲线,研究了溶液pH值、分散介质及表面修饰等对粒径≤2μm的超细镍粉在液相中的分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4时,粉末在水中具有较好的润湿性;经过三乙醇胺(ETA)表面修饰处理后,粉末在无水乙醇中具有优良的分散稳定性;经过离心分级的样品,粒度分布和SEM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分级得到的粉末粒径小、分布均匀,满足高端多层陶瓷电容器产品的要求。
2007年04期 No.104 188-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2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92 ] - 曲景奎;郑诗礼;徐红彬;齐涛;张懿;
为了避免铬铁矿液相氧化产物中硅、铝和碳酸钾等杂质的循环积累,影响铬酸钾产品的质量,并对生产造成危害,分别研究了氧化钙和氢氧化钙对苛化及脱铝的影响,以及碳酸钾、铁渣的存在对脱硅、脱铝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氧化钙的脱铝效果要好于氧化钙,而苛化效果劣于氧化钙;碳酸钾和铁渣的存在有利于硅、铝杂质的脱除。脱硅、铝后的溶液在真空度为0.06MPa,蒸发至氢氧化钾的质量分数为30%时,可得到符合质量要求的铬酸钾晶体;在真空度为0.07MPa,蒸发至氢氧化钾质量分数为50%时,溶液中碳酸钾质量分数亦可降到符合工艺要求的5%以下,同时回收了碳酸钾晶体,保证了钾碱的循环。
2007年04期 No.104 193-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55 ] - 王雁鹏;李玉武;殷惠民;
研究了用CL-P507-HCl体系色层柱分离稀土元素铥、镱和非稀土元素铁,讨论了分配比、分离因数与酸度和温度的关系,计算得到50℃下铥和镱的分离因数为3.08,△E(Tm)=-8.85J/mol,△E(Yb):-4.56 J/mol,并解释了lgD—lg[H~+]关系图中铁的V字型曲线。
2007年04期 No.104 198-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85 ] - 刘静源;张旭;郑治龙;张瑜林;
试验研究了从云南某铅锌厂鼓风炉烟尘浸出液中萃取铟。以P204为萃取剂,煤油为稀释剂,考察了萃原液的酸度,萃取相比、分配比、温度、时间等因素对铟萃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204体积分数为30%,萃原液酸度2mol/L,萃取相比1:4,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60s,铟萃取率为96%左右。
2007年04期 No.104 202-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74 ] - 张晶;李风亭;张冰如;
作为铝业废渣,铝灰中含有20%~50%的铝。利用铝灰生产氢氧化铝并进而生产高纯聚合氯化铝,能够有效利用资源,消除环境污染。通过试验,提出了用铝灰制备氢氧化铝的工艺流程,并以铝灰中铝的溶出率和氢氧化铝中氧化铝质量分数2个指标。对碱溶法制备氢氧化铝工艺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延长反应时间,加大碱的投入量,可以提高铝的溶出率以及成品氢氧化铝中氧化铝的质量分数。
2007年04期 No.104 206-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36 ] - 蒋航宇;朱伟;吴克富;王都广;
通过对3种不同氧化剂的选择试验,综合多方面因素,确定以双氧水代替氯酸钠作为铜-钴溶液除铁氧化剂。试验结果表明,以双氧水作氧化剂,可使除铁洗水直接返回浸出工序,也避免了电解液中因Cl~-的存在而导致的极板腐蚀问题。
2007年04期 No.104 209-211+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76 ] - 唐亚陆;尧世文;钱春林;
铟是铅锌冶炼副产物之一,世界上约90%的铟是从铅锌冶金工业副产物中回收的。随着工业的发展,铟的综合回收得到了广泛重视。试验研究了用硫酸从铅阳极泥中浸出铟,用碱中和浸出液,之后用锌粉、铁粉置换回收铟的工艺。工艺流程简单,铟回收率较高。
2007年04期 No.104 212-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79 ] - 刘漫博;朱军;陈超;
铅基多元合金从开发研究至今已经具有相当理想的性能,但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却存在一些与其研制理念相违背的问题。正是因为这些问题减缓了其工业化的脚步。本文介绍了铅基多元合金阳极在工业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并为将来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一点新的看法。
2007年04期 No.104 215-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93 ] - 葛中民;
介绍了烧结法生产氧化铝工艺中,铁矿物的行为变化及对工艺过程的影响,以及为改善生产作业条件控制[F/A]值的工业方法。指出低[F/A]条件下进行熟料烧结是进一步吸收强化烧结技术、优化湿法车间工艺技术指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2007年04期 No.104 217-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