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纳米氧化铁的制备与应用

    方敏,段学臣,周常军

    综述了近年来纳米氧化铁的制备方法,对沉淀法、胶体化学法、水热法、水解法、气相法和固相法等各种制备工艺的优劣进行了比较,并详细地介绍了纳米氧化铁的性能及其在各种领域中的应用。

    2005年03期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阅读次数:127 ] |[下载次数:1414 ]
  • Bi_2O_3制备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吴绍华,刘进,兰尧中

    综述了Bi2O3粉体的制备方法和原理,对比了各制备方法的优缺点,指出了各种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Bi2O3制备方法的发展趋势。

    2005年03期 121-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阅读次数:111 ] |[下载次数:833 ]
  • 聚丙烯酰胺的生产与应用现状

    任雪梅

    介绍了国内外聚丙烯酰胺的生产、应用及消费状况,重点介绍了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合成方法以及水溶液聚合法、反相乳液聚合法及反相微乳液聚合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2005年03期 128-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阅读次数:167 ] |[下载次数:1649 ]
  • 盐酸加助浸剂从钪精矿中浸出钪

    冯春晖,张宗华

    进行了盐酸加助溶剂浸出钪精矿的条件试验,得出其最佳工艺条件为:盐酸质量浓度35.3 g/L,液固体积质量比2.5∶1,浸出温度90℃,浸出时间10 h,物料粒度小于0.043 mm,加7#助浸剂,用量为40 g/t。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钪的浸出率达80.47%。

    2005年03期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阅读次数:106 ] |[下载次数:266 ]
  • 用方铅矿精矿直接湿法制备电池材料硫酸铅

    徐本军,覃文庆,邱冠周,蔡春林

    从方铅矿精矿中提取铅多采用传统的火法工艺,得到的是金属铅,然后再加工成相应的铅盐。铅酸电池材料硫酸铅的生产以化工产品氧化铅为主要原料,其价格昂贵。在本研究中,以经过浮选处理的方铅矿精矿为原料,采用湿法直接制备铅酸电池用材料硫酸铅。该法既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又使硫酸铅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同时也实现了直接用矿物原料制备工艺材料。

    2005年03期 135-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阅读次数:142 ] |[下载次数:197 ]
  • 环烷酸萃取钇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杨凤丽,邓佐国,徐廷华

    针对现行环烷酸萃取提钇工艺存在的问题,研究了料液的净化除杂,对萃取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在萃取槽中连续皂化有机相,并将洗涤液与反萃取液共用,结果表明,消除了铁、铝等杂质对萃取的影响,并避免了铁、铝等杂质在洗涤段的循环积累,降低了低钇重稀土中钇的质量分数,提高了Y2O3的直收率,降低了酸、碱消耗。

    2005年03期 139-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阅读次数:128 ] |[下载次数:388 ]
  • 用于回收金的箱式电解槽的设计和应用

    胡玉蓉,周泉,何彬

    针对常规电解设备存在的问题,对阴极和进出液口的结构等进行了改造。运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设备体积小,电沉积时间短,操作简单,钢棉吸附金的容量高。采用改进后的设备,电积率在99%以上,平均电流效率为20.17%。

    2005年03期 14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阅读次数:126 ] |[下载次数:147 ]
  • 铅膏碳酸盐化转化过程的研究

    刘辉,银星宇,覃文庆,孙伟,刘新星

    以废旧铅酸蓄电池铅膏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详细考察了废旧铅蓄电池铅膏的碳酸盐化转化过程。研究发现,各因素对转化率的影响顺序为:碳酸钠浓度>转化温度>转化时间>搅拌速度,并确定了最佳转化条件。通过差热-热重(TG-DTA)分析进一步研究了铅膏转化前后的热分解特性,结果表明,铅膏中的硫酸铅可全部转化为碳酸铅,使铅膏分解温度由转化前的880.56℃降低到转化后的357.86℃,从而避免了火法处理废旧铅蓄电池时产生SO2,同时也降低了能耗。

    2005年03期 146-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阅读次数:177 ] |[下载次数:418 ]
  • 从人造金刚石触媒酸洗废液中回收镍、钴和锰

    何显达,郭学益,李平,黄凯,许开华

    探讨了用纯碱-氨水混合液从人造金刚石催化剂酸洗废液中分离回收镍、钴和锰。在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对纯碱、氨水浓度以及pH值与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了沉淀分离锰及回收钴的最佳条件。也进行了台架试验,确定了生产条件。该方法反应速度快,金属综合回收率高。

    2005年03期 150-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阅读次数:156 ] |[下载次数:486 ]
  • 从含铁硫酸铝中除铁

    吴建宁,蔡会武,郭红梅,顾兴林

    利用高锰酸钾作氧化剂对含铁硫酸铝溶液进行除铁试验研究,探讨了溶液pH、氧化剂用量、硫酸铝溶液浓度等因素对除铁效率的影响。试验确定的最佳的除铁工艺条件为:溶液pH为3.0,溶液中硫酸铝质量分数为30%,反应时间15 min,反应温度(100±5)℃。产品中铁质量分数可降至0.27%。用X射线衍射表征了产品结构。

    2005年03期 15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阅读次数:141 ] |[下载次数:508 ]
  • 离子交换技术软化处理稠油污水的研究.Ⅰ.离子交换技术方案探讨

    许根福,冯勇,陆诗洁,汤为龙,张国甫,马凤桥,甄玉东

    对用强酸性(001×7)钠型树脂-固定床离子交换技术及大孔弱酸性钠型树脂-密实移动床离子交换技术软化处理稠油污水进行了小型试验及扩大试验。前一技术的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现有的深度软化处理天然水的离子交换装置处理稠油污水有一定困难,而后一技术不仅吸附处理能力大,而且可使软化水的残留硬度达到铬黑T试剂检不出的程度,即硬度低于1 mg/L,满足油田蒸汽锅炉给水的要求。因此,推荐后者为油田软化处理稠油污水的可应用技术。

    2005年03期 159-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阅读次数:122 ] |[下载次数:421 ]
  • 镉的光度法分析进展

    刘阁,张锦柱

    从各类显色剂、显色反应条件、灵敏度、干扰情况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测定微量镉的光度分析法的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2005年03期 168-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阅读次数:144 ] |[下载次数:383 ]
  • 荧光焠灭法测定痕量铅

    董彦杰,盖轲

    研究了腺嘌呤与铅的荧光体系,确定了此体系的最佳条件。腺嘌呤的激发与发射波长λem/λex为308nm/441.6 nm,铅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1.0~60.0μg/mL,检出限为0.02μg/mL。据此建立了测定痕量铅的高灵敏方法,此方法应用于普通饮料中铅的测定,结果满意。

    2005年03期 172-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阅读次数:99 ] |[下载次数:93 ]
  • 氰化物不足的铜溶液中金、铜矿物的浸出

    张丽霞

    2005年03期 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阅读次数:119 ] |[下载次数:73 ]
  • 氰化浸金过程中含碳物质的行为

    张丽霞

    2005年03期 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阅读次数:132 ] |[下载次数:83 ]
  • 在碱性介质中浸出和沉淀电弧炉灰尘中的重金属

    张丽霞

    2005年03期 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阅读次数:92 ] |[下载次数:48 ]
  • 用硫化锌作固相添加剂改善水铁矿渣的工艺特性

    张丽霞

    2005年03期 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阅读次数:89 ] |[下载次数:45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