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艳丽,黄英
介绍了硫脲提金技术发展现状,主要介绍了硫脲提金原理、矿石预处理方法、从硫脲浸出液中回收金的方法,也介绍了提高硫脲提金效率的可行性方法及硫脲提金技术的发展趋势。
2005年01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阅读次数:81 ] |[下载次数:779 ] - 汪青梅,邱木清
介绍了微生物浸矿技术的概念、机理和该技术在国内外回收低品位铜矿资源中的应用现状,最后进一步强调了研究该技术的重要性。
2005年01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阅读次数:140 ] |[下载次数:528 ] - 林河成
介绍了我国氧化铈产品的生产、应用和市场的发展状况。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生产和供应氧化铈的大国,产量及出口量为全球之冠,在世界同行业中占有主导地位。
2005年01期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阅读次数:75 ] |[下载次数:483 ] - 戴元宁
采用氧化焙烧 硫酸+次氯酸钙浸出工艺可从西北杏树坪地区的难选冶金矿石中回收金。试验考察了矿样粒度、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搅拌间隔时间对矿石焙烧转化的影响,也考察了硫酸质量分数、用量,次氯酸钙用量及温度对金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矿样磨细至300目,在650 ℃下焙烧2 h后,用18%的硫酸,按m(焙砂)∶m(硫酸)=1∶3.5,m(焙砂)∶m(次氯酸钙)=100∶3配比,在60 ℃下浸出,金浸出率可达 98%。工艺中废水可循环使用,浸出渣可用于制取白水泥。
2005年01期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阅读次数:93 ] |[下载次数:84 ] - 张江娟,邓理龙,钟淑梅
针对赤泥提取钪后的萃余液中含有的大量FeCl3,采用氨水中和使铁、铝沉淀,再以碱溶解,使 Fe、Al分离开来,最后焙烧含铁沉淀物制得氧化铁红颜料。
2005年01期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阅读次数:130 ] |[下载次数:193 ] - 卢国俭,赵宏,李守荣
介绍了利用钼精矿生产钼酸铵的原理及工艺流程,提出了焙烧—浸出—净化—沉淀—氨溶的工艺路线,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确定的工艺条件合理可行,产出的钼酸铵质量符合GB3460—92要求。
2005年01期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阅读次数:79 ] |[下载次数:275 ] - 刘三军,欧乐明,冯其明,张国范,卢毅屏
研究了云南兰坪氧化锌矿石的碱法浸出。浸出剂为氢氧化钠和氨 碳酸铵溶液。在氢氧化钠浓度为 4mol/L、浸出温度为70 ℃、液固质量比为10∶1时,锌浸出率为92.6%;在氨 碳酸铵浓度为 5 mol/L、温度 25℃、液固质量比为15∶1时,锌的浸出率可达91.3%。
2005年01期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阅读次数:95 ] |[下载次数:470 ] - 张保平,唐朝波,唐谟堂,杨声海
根据同时平衡原理,分析了Mg(Ⅱ) Ca(Ⅱ) NH3 CO2-3 SO2-4 H2O体系的热力学,揭示了该体系钙、镁的溶解规律。该体系中存在着钙、镁的高溶解度区域,而且钙的溶解度随碳酸根总浓度(CT)的增加而增加,在CT>0.1 mol/L时随[SO2-4 ]的增加而增加,同时也随总氨浓度,即[NH3]+[NH+4 ](AT )和 pH的增加而减小;镁的溶解度随[SO2-4 ]的增加而增加,随CT和AT 的增加先降低后增加,随 pH的增大而减小。这对于碳酸钙、碳酸镁及氧化镁产品和对钙镁含量要求严格的其它金属碳酸盐产品的制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05年01期 2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阅读次数:133 ] |[下载次数:272 ] - 谷万成
概述了国内外放射性废物的水泥固化和沥青固化处置方法。对用纱罩级硝酸钍生产核纯级四氟化钍过程中的工艺废水经蒸馏回收硝酸后的含较高浓度硝酸和盐的残液进行了水泥固化试验和固化块的水浸出试验。通过调整残液化学组份的浓度可以提高固化块的抗压强度,固化块表面涂沥青层可以有效降低放射性核素的浸出率,防止环境污染。
2005年01期 3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阅读次数:112 ] |[下载次数:557 ] - 杨乡珍
综合介绍了近10 a来测定铽的荧光法的研究状况,指出应加强其它铽的分析方法的研究及新荧光试剂的合成研究。
2005年01期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阅读次数:106 ] |[下载次数:100 ] - 董彦杰,盖轲
研究了在盐酸存在条件下,锆(IV)与显色剂 2,4 二羟基苯乙酮苯甲酰腙(DHAPBH)及二甲酚橙(XO)形成混合物的显色反应。在浓度为 4.0 mol/L的 HCl介质中,锆与二甲酚橙、2,4 二羟基苯乙酮苯甲酰腙形成紫红色配合物,其λ=543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9.2×104 L·mol-1·cm-1。考察了20余种离子的干扰情况,并在干扰离子存在下测定了3组混合溶液,结果均较满意。
2005年01期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阅读次数:147 ] |[下载次数:164 ] - 玄光善,金文昌,许大成,李兴洛
用硝酸沉淀法处理环境土壤样品时,经多次沉淀和溶解过程,使90 Sr有部分损失。跟踪90 Sr 的损失过程,可从中找出提高90Sr浸出率的方法。在生成碳酸盐沉淀后,用离心法在 3 000 r/min条件下,分离出含有腐殖酸的上层清液。土壤前处理过程中,90 Sr浸出率下降最大的是在草酸盐沉淀生成过程中,特别是在 pH为4.0、生成褐色沉淀时,下降得更为明显。加入过量的草酸使生成白色沉淀并对上层澄清液进行再沉淀,可将90Sr回收率提高到80%~90%。
2005年01期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阅读次数:127 ] |[下载次数:117 ] - 张丽霞,袁秀英,李宭
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湿法冶金》1999—2004年的载文进行了统计分析,旨在了解期刊的发展现状,并为期刊的发展确定方向。
2005年01期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阅读次数:117 ] |[下载次数:59 ] - 催地2005年01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阅读次数:120 ] |[下载次数:146 ]
- 催地2005年01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阅读次数:121 ] |[下载次数:237 ]
- 2005年01期 11-32+39-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阅读次数:30 ] |[下载次数:28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