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处理金矿石预处理工艺现状与发展

    李俊萌

    综述了难处理金矿石预处理工艺在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评述了各工艺的优缺点及发展趋势。

    2003年01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阅读次数:104 ] |[下载次数:400 ]
  • 金属镓提取研究进展

    苏毅,李国斌,罗康碧

    镓是一种重要的稀散金属,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个人电脑、汽车等行业,近年来其需求量增长很快。对从不同原料中提取金属镓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应加强金属镓提取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2003年01期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阅读次数:127 ] |[下载次数:773 ]
  • 铝酸钠溶液种分成核和附聚研究进展

    陈国辉,陈启元,尹周澜,张斌

    系统总结了铝酸钠溶液种分成核和附聚过程研究进展。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中,成核和附聚过程是影响氢氧化铝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众多研究者对成核和附聚过程进行了大量系统的工作,得到了一些普遍性的结论。工业条件下的种分过程晶体生长速率很小,铝酸钠溶液种分成核过程主要为二次成核,依靠附聚过程得到砂状氢氧化铝。研究表明,上述过程都与晶种的表面形貌密切相关,晶种表面性质以及各种强化方法对铝酸钠溶液种分的成核和附聚过程的影响仍有待于深入研究。

    2003年01期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阅读次数:104 ] |[下载次数:152 ]
  • 用生物浸矿技术从杂卤石矿中提取钾的可行性分析

    郝丽芳,安莲英,殷辉安,唐明林

    简单介绍了生物浸矿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当前运用生物浸矿技术的关键所在,并建议把该技术应用于从杂卤石矿中提取钾,以改善我国钾盐的缺乏状况。

    2003年01期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阅读次数:112 ] |[下载次数:214 ]
  • 超细草酸镍粒子的制备及其形状和粒度控制

    童长钿,李启厚,赖复兴,艾侃

    研究了以氨镍络合-草酸沉淀法制备均匀细小纤维状和球形颗粒。溶液初始pH值和草酸加入方式对沉淀粉末颗粒的形貌具有显著影响。草酸以液体形式加入到氨镍溶液中,当氨镍溶液初始pH值小于8.0时,得到球形或类球形团聚体颗粒;当氨镍溶液初始pH值大于8.0时则得到纤维状颗粒;而草酸以固体形式加入时只能得到球形或类球形的颗粒。温度升高,有利于颗粒长大;分散剂的加入,有利于颗粒分散性能的改善。分析认为,溶液中氨的含量是影响颗粒形状的根本原因,固体草酸对沉淀物质的生长具有诱导效应,利于球形颗粒的生成。

    2003年01期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阅读次数:102 ] |[下载次数:306 ]
  • 中孔二氧化硅作无机抗菌剂载体的应用

    罗文彬,林向农,张昭,王向东

    中孔二氧化硅分子筛作为一种新型无机材料,因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大于1000m2/g),在用作催化剂载体等诸多方面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本工作中,利用在常温、常压下合成的中孔二氧化硅作载体制备了银系抗菌剂,其孔隙率达到63.8%。通过抑菌环、灭菌率、耐水性和重复使用性能实验,证实了该无机抗菌剂载体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载银量达到30%)和较好的灭菌效果(灭菌率在96%)以上,并且耐水性好,水中浸渍96h后仍然有99.9%以上的灭菌率;其缓释稳定,在重复使用3次后仍有75%的灭菌率。

    2003年01期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阅读次数:126 ] |[下载次数:239 ]
  • 用亚硫酸钠从分银渣中浸出银

    李义兵,陈白珍,龚竹青,邓川

    研究了用亚硫酸钠用分银渣中浸出银。分银渣经过焙烧将难浸出的银转化成易浸出的银,加入FeCl3酸性水溶液预处理,再用亚硫酸钠浸出银,银的浸出率可达95%以上。

    2003年01期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阅读次数:142 ] |[下载次数:349 ]
  • 从锰除尘灰中湿法回收锰

    唐华应,杨君臣,郑华峰

    对含有复杂锰物相的锰系铁合金电炉环保除尘灰采用湿法提锰,可回收其中85%以上的锰,可使对环境有一定污染的锰除尘灰得到充分利用。

    2003年01期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阅读次数:119 ] |[下载次数:159 ]
  • 用细菌预氧化技术综合回收陕西省某难处理镍金矿中的镍

    熊英,柏全金,林滨兰,郑存江

    对含镍的难处理金精矿,采用细菌预氧化技术,不仅可有效地提高金的回收率,而且也可使镍得到综合回收。在选定的工艺条件下,细菌对载金矿物黄铁矿、毒砂的分解率分别达到71.0%和92.4%;对硫化镍的分解率达到88.8%。在金的浸出率从未氧化前的41.4%提高到预氧化后的95.0%的同时,镍的总回收率大于50%,实现了伴生元素的综合回收。

    2003年01期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阅读次数:124 ] |[下载次数:79 ]
  • 铜萃取剂KM的萃取性能研究

    王红鹰,郑伟,任致伟,李箐,潘喜,董兴国,李灿益,钱磊

    简述了铜萃取剂KM的研究开发状况。连续试验表明,KM萃取剂性能优良,技术指标和萃取性能与进口的萃取剂Lix984基本一致或略好,并与Lix984有良好的兼容性。应用KM萃取剂可生产出合格的标准阴极铜产品,可以在湿法炼铜中推广应用。

    2003年01期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阅读次数:162 ] |[下载次数:242 ]
  • 过渡金属元素催化羟自由基反应机理研究

    孙雪云

    针对显色剂-过渡金属元素-过氧化氢体系,用分光光度法间接测定羟自由基。通过大量试验,确定了三苯甲烷类酸性酚醌吡喃类为有效显色剂,并确定了溴邻苯三酚红-亚铁离子-过氧化氢体系测定羟自由基的最佳条件。首次推测出其最可能的反应机理为:亚铁离子催化过氧化氢产生羟自由基,羟自由基氧化溴邻苯三酚红上的羰基碳氧双键,破坏其显色的共轭结构,使其褪色。此法可作为筛选羟自由基清除剂的有效方法。

    2003年01期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阅读次数:160 ] |[下载次数:273 ]
  • 运用混相床技术提高MTBE生产装置的生产能力

    张向东,梁守新,张雪松

    在不改变现有设备前提下,运用混相床技术,通过优化操作参数,可以将甲基叔丁基醚(MTBE)生产装置的生产能力提高到原设计能力的230%。

    2003年01期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阅读次数:134 ] |[下载次数:130 ]
  • 生物浸出和生物氧化技术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

    陶德宁

    2003年01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阅读次数:124 ] |[下载次数:188 ]
  • 用过硫酸盐直接氧化浸出法从闪锌矿中回收锌

    张丽霞

    2003年01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阅读次数:128 ] |[下载次数:110 ]
  • 絮凝法处理中药制药废水的试验研究

    张丽霞

    2003年01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阅读次数:142 ] |[下载次数:207 ]
  • 复合高铁酸盐脱除焦化废水中氨氮的研究

    张丽霞

    2003年01期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阅读次数:135 ] |[下载次数:12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