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子忠
侧重介绍了用 P2 0 4和磺化煤油作有机相 ,用溶剂萃取法从卤水中提取镁的小型试验和台架试验结果 ;提出了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
2000年02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阅读次数:114 ] |[下载次数:242 ] - 漆明鉴
根据“从走马石煤中提钒工艺流程小型试验研究”中选定的工艺流程及参数 ,采用石煤脱碳焙烧—硫酸浸出—固液分离—清液萃取—铵盐沉钒工艺流程 ,进行了从走马石煤钒矿中提取V2 O5 的中间试验 ,试验在年产 5 t精钒产品的生产车间进行。日处理规模为 :脱碳氧化焙烧 2 .2 t石煤钒矿 ,硫酸浸出 1.2 t焙烧灰 ,溶剂萃取 2 .5 m3硫酸浸出液 ,连续运转 34 d。在石煤 V2 O5 品位为 0 .88%时 ,V2 O5 浸出率为 76 .1% ,总回收率可达 70 .70 %。精钒产品中 ,w(V2 O5 )为 99.2 4% ,纯度与质量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和国家出口标准。此流程在 V2 O5 的总回收率、生产成本、环境保护、流程简化、综合回收等方面显示出了明显的优点 ,为大量开发利用我国石煤钒矿开创了一条新的工艺途径。
2000年02期 7-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阅读次数:137 ] |[下载次数:504 ] - 张丽霞2000年02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阅读次数:98 ] |[下载次数:58 ]
- 聂仲文
研究了用 (1 )以 N2 3 5为载体 ,Span-80和蓝 1 1 3 A分别为表面活性剂 ;(2 )以 1 1 3 A为表面活性剂 ,N2 3 5和 N53 0分别为载体制做的 A、B、C、D4种液膜 ,从金矿浸出除金后液中提铜的工艺 ,考察了载体 N53 0用量、搅拌速度、Cu2 +质量浓度对铜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以 2 .5% N53 0为载体、3 %蓝 1 1 3 A为表面活性剂制做的煤油液膜的提铜工艺是可行的 ,在 Cu2 +质量浓度小于1 0 0 mg/ L 范围内 ,铜的一次提取率可达 99%。
2000年02期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阅读次数:116 ] |[下载次数:106 ] - 胡建辉
通过分析从金还原后液中置换铂钯过程所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置换工艺过程的优化方案 ,并将其用于工业生产 ,取得了良好效果。
2000年02期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阅读次数:131 ] |[下载次数:269 ] - 冀宁2000年02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阅读次数:118 ] |[下载次数:40 ]
- 范斌
试验研究了用 Na Cl O在碱性介质中直接浸出矿石中的 Au。Au的浸出率在 85%以上。
2000年02期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阅读次数:119 ] |[下载次数:134 ] - 杨声海,唐谟堂
介绍了一种处理复杂铜锌银精矿的新工艺。该工艺是利用 SO2 -3 还原浸出液中的 Cu2 +,使生成 Cu2 Cl2 ,而将铜锌有效分离。Cu2 Cl2 经氧化可制取 Cu SO4,铜的总回收率为 94 .2 9% ,硫酸铜平均品位为 96.72 % ,超过 GB4 3 7— 80一级品要求 (96% ) ;沉铜后的溶液经净化后可制取质量分数大于 99.5%的氧化锌产品 ,锌的直收率为 80 .60 % ,总回收率为 86.4 1 % ;浸出渣用高浓度 NH4Cl溶液循环浸出银 ,银总回收率为 94 .70 %。
2000年02期 30-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阅读次数:133 ] |[下载次数:146 ] - 冀宁2000年02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阅读次数:140 ] |[下载次数:83 ]
- 李运刚,周士权
从理论上分析了可溶阳极电解处理热镀锌废渣新工艺的可行性。但是要进行工业生产 ,必须经过试验研究 ,解决好 4个问题 ,即阳极中铁的行为 ;电解液中的铁离子对电流效率的影响和阴极析出质量的影响 ,铁离子的最高允许浓度是多少 ;电解液中硫酸的最佳浓度是多少 ;电解废液中的铁离子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净化最经济。
2000年02期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阅读次数:130 ] |[下载次数:91 ] - 刘中清,唐谟堂,鲁君乐,何静,杨声海
用单因素试验法研究了温度、浸出时间、终点 p H、浸出液中铁质量浓度等因素对锗在中性浸出过程中沉淀的影响 ;并选取上述试验的优化条件进行综合条件试验及串级连动试验 ,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浸出条件对沉锗的影响。
2000年02期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阅读次数:167 ] |[下载次数:230 ] - 2000年02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阅读次数:140 ] |[下载次数:133 ]
- 周朝辉,黄胜华,华东发,赵业松,王锦华
对天然法生产二硫化钼的工艺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以分段浸出代替混合浸出的方案 ,并进行了实践。结果表明 ,二硫化钼的纯度可得到保证 ,而且有价元素可得到回收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简单处理后可达标排放。
2000年02期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阅读次数:142 ] |[下载次数:85 ] - 刘峙嵘,张长福,刘云海,郭锦勇
通过研究 R 51 8、R 51 9和 R 52 0 3种树脂全交换容量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考察了树脂的热稳定性。试验发现 ,在 4 0~ 1 60℃范围内 ,3种树脂的全交换容量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其中 R 51 8树脂的热稳定性最差 ,R 52 0树脂的热稳定性最佳。对 3种树脂热降解前后的红外光谱进行分析发现 ,3种树脂的谱线均在同一波长 (1 70 0~ 2 0 0 0 cm- 1 )区域内有明显变化 ,且变化规律极其相似 ,证明 3种树脂为同一系列的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2000年02期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阅读次数:120 ] |[下载次数:51 ] - 毛天舒2000年02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阅读次数:124 ] |[下载次数:43 ]
- 许根福,汤为龙,张国甫,冯勇,潘海春,甄玉东,林嗣荣,陆诗洁
在密实移动床中 ,用 Na型大孔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软化处理经预处理后的稠油污水 ,其规模为 80 0 0 m3/d。经过软化处理 ,污水的硬度从 1 0 0 mg/L降到 5mg/L以下。饱和树脂在专用的再生塔中再生后 ,可重新用于吸附过程。
2000年02期 5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阅读次数:171 ] |[下载次数:102 ] - 李晓红,刘福云,李记欣
为了满足核工业系统核燃料生产质量控制和科研的要求 ,我单位继续开展单元素光谱标准溶液的研制工作。所研制的单元素光谱标准溶液均采用经典的化学分析方法——重量法定值 ,由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或基准物质作为一次或二次量值传递 ;各元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 0 0 0 mg/ L,总不确定度小于 2 % ;溶液的均匀性采用 F检验法检验 ,其 F值均小于 Fα 临界值 ;稳定性用 t检验法评价。该系列标准溶液至少可稳定 1 a 以上 ;标准溶液的单个指定杂质元素质量浓度经 ICP MS测定均小于 1 mg/ L。以上各项测定结果表明 ,所研制的 1 4种单元素光谱标准溶液均达国家二级标准物质指标。这些标准溶液可作为发射光谱、ICP光谱、原子吸收光谱、质谱、荧光光谱及化学分析等各个领域使用。
2000年02期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阅读次数:109 ] |[下载次数:89 ] - 毛天舒2000年02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阅读次数:101 ] |[下载次数:102 ]
- 毛天舒2000年02期 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阅读次数:77 ] |[下载次数:80 ]
- 毛天舒2000年02期 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阅读次数:104 ] |[下载次数:136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