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金祥
综述了我国在难浸金矿细菌氧化技术开发研究过程中有关基础理论研究、实验室试验及工业化生产现状,针对所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与发展对策。
1997年01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阅读次数:109 ] |[下载次数:101 ] - 江国红,易聘泉
文章叙述了含砷难浸金矿石经加盐两段焙烧、培砂氯化浸金、湿法分步浸出Ag、Cu、Zn、As、Pb等有价金属的试验研究结果。与全泥氯化浸金工艺相比,该法Au浸出率高(92.44%),各有价金属回收率高,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1997年01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阅读次数:133 ] |[下载次数:96 ] - 张鹏飞
本文对辅助浸金剂过氧化钙和高锰酸钾的添加顺序与金氰化浸出行为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先加高锰酸钾、后加过氧化钙对降低过氧化钙和氰化物的用量有利;高锰酸钾和过氧化钙混合添加对提高金的浸出率有利;先加过氧化钙、后加高锰酸钾有助于提高金的浸出速率。
1997年01期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阅读次数:146 ] |[下载次数:84 ] - 王坚
三台山金矿矿三为石英脉型中疏含砷金矿,原采用浮选-金精矿全泥氰化浸出液电解提金工艺。该工艺不够完善,对浮选富集的能给金的浸出和电解带来困难的有害元素和化合物未采取有效措施,金的回收率低。后改用原矿全泥炭浸法,解吸液电解提金。该工艺从原矿全泥矿浆中浸吸金,相对减弱了有害元素和化合物对金浸出和吸附的影响,能有效地从石英脉型中疏含砷金矿中回收微细粒金。
1997年01期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阅读次数:122 ] |[下载次数:61 ] - 高锡珍
传统看法是,H2O2同Fe2+反应生成一种氧化能力很强的羟基游离基。本文主要叙述酸性溶液中H2O2同FeSO4反应的电位变化、酸度变化和O2析出的研究过程。研究结果表明:H2O2能将Fe2+迅速氧化为Fe2+,氧化过程中要消耗酸,氧化电位高低主要取决于Fe2+的氧化率,氧化电位最高可达640mV左右。Fe3+不仅是H2O2氧化其他化合物的氧化剂,也还是氧化H2O2为O2的氧化剂,Fe3+氧化H2O2的电位低于640mV,与H2O2氧化Fe2+比较,Fe2+氧化H2O2的能力弱。H2O2同铁离子反应分解为H2O和O2的过程中,起催化剂作用的物质,除铁离子外还有酸。
1997年01期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阅读次数:133 ] |[下载次数:238 ] - 吴香梅,熊春华
本文研究了铸在大孔膦酸树脂上的吸附行为,试验结果为PH=5.6时,静态和动态饱和吸附容量分别是174.8mg/g干树脂和168.2mg/g干树脂,用1~5mol/L的盐酸均能全部洗脱;表现吸附速率常数B298k=2.5×10-4s-1;等温吸附服从Feundlich经验式;吸附反应的△H=10.9kJ/mol、△S=45.30J/mol·K、△G=2.60kJ/mol;吸附物中树脂功能基与Zn(Ⅱ)的配位摩尔比约为2:1。并用红外光谱探讨了吸附反应机理。
1997年01期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阅读次数:140 ] |[下载次数:86 ] - 徐勤,何焕杰,王瑞华,王永红
本文研究了磷酸三丁酯萃淋树脂(CL-TBP)从盐酸介质中吸附铼的性能和机理。结果表明铼的分配系数随HCl浓度增加而升高(在25~3.5mol/L时达最大值),吸附平衡服从Langmuir吸附等温式。吸附物分子中TBP与Reo4的比为3:1,ReO4以离子缔合机制吸附:测定了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参数,并对动态吸附和洗脱进行了探讨。
1997年01期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阅读次数:162 ] |[下载次数:104 ] - 董彦杰
本文研究了707阴离子交换树脂从草酸溶液中吸附钽草酸配合物的性能和动力学。试验结果表明在[(NH4)2C2O4]=0.13mol/L、[K2S2O8]=0.024mol/L、[Ta]=8×10-5mol/L、pH=1.5~3.5条件下,钽的吸附率有最大值。测得液膜扩散控制交换速率常数B25℃=2.5×10-4s-1,液膜扩散控制交换活化能Ea=15.96kJ/mol,钽的饱和吸附容量CTa=182.4mg/g干树脂。
1997年01期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阅读次数:141 ] |[下载次数:64 ] - 冯才旺,俞继华
用硫酸浸出经焙烧脱硫后的锌精矿,并通过一系列步骤,制得产品氧化锌。产品氧化锌纯度达98.2%以上,其它指标也符合产品标准.锌的回收率达到90%以上。
1997年01期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阅读次数:104 ] |[下载次数:98 ] - 陈建勋,庞锡涛,郭建刚
本大提出了用Na2SO3作浸出试剂从含铅硫化矿中浸铅的新工艺。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都证明该工艺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并且具有设备简单、周期短、综合利用程度高等优点。
1997年01期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阅读次数:105 ] |[下载次数:105 ] - C.Caranaca,张丽霞
在不同的温度、胶和初始金属浓度、水相离子强度、有机相稀释剂等参数条件下,研究了三种伯胺萃取剂Primene81R、PrimeneJMT和十三烷胺从氰化物介质中车取Au(Ⅰ)的应用可行性;对萃取体系的选择性也作了描述。依据对图解和数据的处理,提出了金的萃取机理。
1997年01期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阅读次数:122 ] |[下载次数:45 ] - S.Martinez,唐宝彬
研究了用膦氧化物Cyanex923从盐酸溶液中萃取Au(Ⅲ)的萃取率与各种参数如平衡时间、温度、有机相稀释剂、金属和萃取剂浓度的函数关系,以及水溶液中非有机盐的存在对Au(Ⅲ)萃取率的影响。在20℃和70℃下,分别获得了Au(Ⅲ)的平衡萃取和反萃取等温线。用计算机程序LETAGROP-DISTB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数据可以通过假定萃取物在有机相中呈HAuCl4L2形式来解释,其中L代表有机萃取剂。
1997年01期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阅读次数:128 ] |[下载次数:41 ] - AlanToylor,陶德宁1997年01期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阅读次数:112 ] |[下载次数:176 ]
- 张建敏
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石的块式对选技术是近年来国际上正在研究和开发的物理选矿新领域,已应用于印度、加拿大等国的铜矿山。GP-92型高频电磁场效应选矿机是基于矿块对电磁场的干扰效应来区分矿石和废石的。入选矿石粘度+40—100mm,处理能力为5t/h,两槽道平行作业。根据电磁场显明度测量结果可看出武山、寿王坟、安庆、丰山铜矿和大厂锡矿呈强显明度,具有良好的可远性。其中武山和寿王坟两铜矿的选矿工艺实验得到了良好指标:尾矿废弃率分别为20%和34%,铜回收率分别为98%和92%。GP-92型选矿机具有性能良好、工作稳定、结构紧凑、成本低、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适用于某些特定的矿山。
1997年01期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阅读次数:147 ] |[下载次数:42 ] - 林河成
介绍了我国稀土生产中“三废”的主要状况及其治理。包括“三废”的来源、性质和类别;“三废”的治理及其效果;指出稀土生产厂“三废”治理的努力方向。
1997年01期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阅读次数:128 ] |[下载次数:93 ] - R.J.Adrien,汪淑慧
铝电解槽废村里属于有公害的废料,因为它含有氰化物和大量氟化物。本文叙述了在接近常温条件下转化废村里以回收有用产品及取得无害残渣的新工艺。破碎后的废衬里经初步处理,去除90%以上的氰化物和大部分氟化物。通过合理地选择化学试剂及洗涤条件可在下步工序有效地回收氟化铝和其他氟化物。经一系列化学洗涤处理后,得到的残渣为仅含碳和碳质物和碎块状耐火的铝化合物。
1997年01期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阅读次数:138 ] |[下载次数:60 ] - 刘汝林,汪世侯
将试样与一定量的硫酸一起加热至冒烟,驱除试样中氟,然后使Al3+与EDTA形成络合物,过量EDTA用锌盐溶液回滴,从而计算出铝含量。
1997年01期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阅读次数:112 ] |[下载次数:98 ] - 宋新
本文研究了用95E纤维树脂富集分离电子器件废料吸附尾液中微量金。试样通过95E纤维离子交换柱吸附金,用0.5%硫脲-0.5%盐酸混合液解吸、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金。方法反应速度快,淋洗集中,灵敏度高。回收率为95%~104%,相对标准偏差<±10%。
1997年01期 68-7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阅读次数:136 ] |[下载次数:38 ] - 1997年01期 71-7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阅读次数:52 ] |[下载次数:16 ]
- 1997年01期 7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阅读次数:142 ] |[下载次数:52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