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翁皓珉,刘绍仁
本文叙述了应用合成的无机离子交换剂水合氧化物,从pH7—8的常量钼溶液中实现钼钨的分离。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钼钨的含量,找到了从常量钼溶液中分离微量钨的最佳条件和柱分离钼钨的方法。操作流程简单,无需添加任何试剂,一次交换即可达到分离目的,无环境污染,有很好的工业应用价值。
1993年04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阅读次数:117 ] |[下载次数:70 ] - 周伟杰,郑琳,张云,蔡淑霞,张玉杰
本文介绍了铜锌多金属复杂硫化矿焙烧矿的硫酸浸出试验情况,试验不仅考查了浸出酸度对铜锌浸出率的影响,而且还考查了浸出酸度对铁和砷浸出的影响。
1993年04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阅读次数:121 ] |[下载次数:106 ] - 江国红,刘维庭
本文论述了含金变质砂岩金矿石物质成分和金矿物特征,矿石元素组成,堆浸工艺性能,活性炭吸附金,载金炭灰化、造渣、提金等试验研究。试验表明:矿石氰化堆浸具有渗透性、可浸性好,试剂耗量少,淋浸时间短,金浸出率高(84.42%),矿渣含金量低(0.607g/t),浸出贵液含杂质微量等特点。
1993年04期 9-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阅读次数:92 ] |[下载次数:47 ] - 何焕杰
本文报道D380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从硫酸铵溶液中吸附铼浓度的动力学研究。考察了溶液铼浓度,树脂颗粒半径和温度对交换速度的影响;测定了有效扩散系数、表观活化能和活化熵等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粒内扩散是交换过程的唯一控制步骤,G.E.boyd粒内扩散方程也适用于大孔树脂。
1993年04期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阅读次数:113 ] |[下载次数:60 ] - 王秋霞,张大维,李琦,杨卉芃,张苏春,杨绍文
西藏羊八井地区地热资源丰富,地热发电已见成效,然而对地热水中有用元素的利用研究尚少。本文初步研究了从该地热水中提取稀有轻金属铯的方法,提出了一条合理利用该地区地热水的途径。
1993年04期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阅读次数:121 ] |[下载次数:103 ] - 张平,蔡水洪
本文提出了全萃取法回收锡尾矿氯化挥发收尘溶液中各种有价金属的工艺流程。以锡置换收尘溶液中的As、Bi,置换渣经盐酸分解后,先用氯仿萃取As,后以50%TBP-煤油萃取Bi;脱As、Bi后的收尘溶液用25%TBP-煤油萃取Sn,萃Sn后的萃余液用10%N235-煤油萃取Zn,进而用4.6mol/LMIBK-0.08mol/LN263-煤油从萃Zn后的余液中协同萃取In,从而达到了各种有价金属综合回收的目的。
1993年04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阅读次数:118 ] |[下载次数:118 ] - K.E.Haque
,张登福
本文简要的评述了氧在金矿石、金精矿等给料氰化浸出中的作用。当金主要以元素状态(Au~0)存在时,其氧化对金在氰化物浸出剂中的溶解是极其重要的。在高pH下,氰化作用对用轻度氧化剂(如空气或氧)氧化Au是有利的。除金的氧化之外,通过向浸出矿浆中预先通入空气或氧(即预先充氧法)可减轻可溶性硫酸盐、砷酸盐、锑酸盐对金氰化的影响。如果由于金包裹在硫酸盐、硅酸盐、碲化物等矿物中而难处理时,则通氧焙烧或在氧压下浸出,就可使金离析出来。最新的文献资料指出,氰化期间由H_2O_2、Na_2O_2、CaO_2或O_3提供的活性氧能显著加速金的氧化-氰化作用,并在非常短的浸出时间内获得较高的金回收率。由本文资料可得出的结论是:在用氰化物浸出剂溶解金的过程中,氧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1993年04期 25-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8k] [阅读次数:148 ] |[下载次数:82 ] - A.Mehmet
,高仁喜
本文研究了在中间工厂试验中用挤压炭从氰化矿浆中回收金时使用一种多段柱的可行性。可以预料与常规炭浆设备相比柱(塔)式接触器具有某些优点。进料矿浆通过筛网除去其中200μm以上的固体颗粒,然后稀释到约23%的浓度。在矿浆流速约60L/min和活性炭流速44L/d的条件下,在柱中连续试验24d、12和24h时,贫矿浆中金的平均浓度分别为0.012mg/L和0.031mg/L,进料矿浆中金的平均浓度约为2.0mg/L,负载炭的平均载金量为6290g/t。在室温下,用0.5床体积的2.8%的盐酸溶液去除负载炭上的碳酸钙杂质,使钙的含量从17000g/t减小到500g/t。然后在常压下,按照Zadra方法洗脱负载炭,洗脱48h,炭的载金量从约6000g/t减小到20g/t。洗脱后的贫炭在Rintoul窑中于700℃下进行再生处理。再生炭的活性与新鲜炭的活性一样。
1993年04期 34-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2k] [阅读次数:136 ] |[下载次数:31 ] - K.Shakir
,李雁南
研究了用液体-凝胶萃取法从当地的磷酸盐砂岩堆浸得到的浸出液中萃取铀。使用的凝胶是苯乙烯二乙烯苯和二-(2-乙基己基)磷酸的共聚物。研究了可能影响过程的各种不同因素。发现在凝胶中加入TBP能提高铀的萃取率,凝胶上萃取的铀可以用Fe(Ⅱ)/H_3PO_4溶液有效地反萃取。联合堆浸和液体-凝胶萃取的实验室试验,证实了在试验条件下,采用联合流程从矿石中回收铀的可行性。
1993年04期 4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阅读次数:98 ] |[下载次数:53 ] - P.G.Mason
,吕林
在对难处理金矿进行加压氧化预处理的合适工艺流程研究过程中,通常需要设想几种处理方案,本文探讨了与矿石组成有关的预富集和酸溶液循环,并基于北美的一般费用对此作了经济分析。
1993年04期 50-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5k] [阅读次数:104 ] |[下载次数:39 ] - 王建华,何荣桓,刘路臣
依据Fe(Ⅱ)和Ti(Ⅲ)对Cr(Ⅵ)-I~--淀粉氧化还原反应体系的诱导作用,建立了同时测定微量铁和钛的停流-动力学光度法;本法对铁和钛的测量线性范围分别为0—2.2μg/mL和0—3.1μg/mL,方法检测限分别为0.012μg/mL和0.019μg/mL。测定了铝合金及合成样品中的铁和钛含量,结果满意。
1993年04期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阅读次数:147 ] |[下载次数:30 ] - M.J.C.Taylor
本文叙述了一个测定氰化工艺溶液中微量金的方法。该法将Au(CN)_2萃取到支撑液膜中以达到金的富集。支撑液膜(SLM)是在实验过程中在聚合支撑体上涂一层有机相形成的,这种支撑体装在流动注射流路的微型柱内。当样品溶液流过有机相一定时间后,用有机溶剂将微型柱中的有机相洗出,引入普通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火焰中。测定金的范围为0.01—0.1mg/L。当测定浓度为0.04mg/L时,相对准标偏差为2—7%,一个样品分析时间为150s,检出限为0.005mg/L,取样频率24个/h。
1993年04期 61-67+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3k] [阅读次数:157 ] |[下载次数:22 ] - 1993年04期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阅读次数:97 ] |[下载次数:22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