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南Dong Pao稀土矿的选矿方法研究

    G.Merker ,张盖

    矿石储量约110万吨的Dong Pao小型氟碳铈矿矿床位于越南的最北端。在重晶石-氟石-氟碳铈矿矿化过程中形成的碳酸盐矿体,其部位和成因与第三纪碱性岩岩浆作用有密切联系。该矿床的特点在于形成了厚度超过30m的剧烈风化带,从而明显提高了稀土含量。而矿石的成因和共生组合决定了选矿工艺的复杂性。根据实验室和半工业试验,提出一种对氟碳铈矿稀土矿石来说属非常规的选矿方法,即作为一个主要工序在第一阶段对原矿石进行洗选。洗选后的细粒产品中含有30%的稀土氧化物,稀土回收率为63%。这种品位相当低的精矿,由于其性能特殊,需采用一种新的分解方法进行冶金加工。其特点是在温度仅仅200—300℃的条件下,用硫酸进行固相化学分解。该选矿方法的其它工序还包括重晶石精矿浮选,和提取含有约38%稀土氧化物的二次氟碳铈矿精矿的强磁场磁选,二次精矿可与一次精矿混合。

    1993年01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阅读次数:118 ] |[下载次数:157 ]
  • 南方稀土矿浸出液提取稀土评述

    池汝安,何培炯,徐景明,朱永,王淀佐

    本文综述了我国南方稀土矿浸出液提取稀土的方法,并从经济和技术上加以评价和论证。作者认为液膜分离法和溶剂萃取法进一步完善后将取代传统的草酸沉淀法。

    1993年01期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阅读次数:136 ] |[下载次数:313 ]
  • 广西禄峒铝土矿溶出性质及赤泥沉降性能研究

    王秋霞,赵恒勤,李琦,杨绍文

    广西禄峒铝土矿不同于国内山西、河南、贵州、山东等地的铝土矿,其特点为铁含量高,铁矿物以针铁矿为主,是中等品位的一水硬铝石矿床。本文从研究矿石性质入手,研究了该矿的溶出性质和溶出过程中各因素对Al_2O_3溶出效果的影响以及赤泥的沉降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矿溶出性质可满足工业使用要求;氧化铝相对溶出率达97.49%;各因素对氧化铝溶出效果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温度→CaO添加量→溶出时间→配料分子比→苛性碱浓度。添加絮凝剂后,溶出赤泥的沉降性能可保证拜耳法提取铝的工艺顺行。

    1993年01期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阅读次数:183 ] |[下载次数:112 ]
  • 树脂矿浆法提金工业实践

    曾万兴,王正元,赵伯毅,李玉莲

    本文详细叙述了树脂矿浆法提金工艺的工业试验结果。采用自清扫筛面的吸附槽,在含固量为40%的氰化矿浆中采用353E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金,经六段逆流吸附,吸附尾液含金<0.02mg/L,载金树脂含金6mg/g·干以上。饱和树脂用H_2SO_4-CS(NH_2)_2解吸8—10个床体积,贫树脂含金<0.3mg/g·干。合格解吸液用隔膜电解槽沉积金,金泥经熔炼可得纯度>90%的金锭。金的总回收率达93.39%。

    1993年01期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阅读次数:120 ] |[下载次数:78 ]
  • 稀有金属的生物湿法冶金

    余忠清,杨显万,赵秦生

    本文针对生物湿法冶金的特点,将其分为三类:生物浸出、生物吸附、生物累积。评述了铀、硒等金属的生物浸出,镭的生物吸附,钇的生物累积等研究结果。

    1993年01期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阅读次数:121 ] |[下载次数:123 ]
  • 偏钨酸铵的生产方法

    庄海兴,牛玉清

    本文论述了偏钨酸铵的各种性质及其独特用途,并对其制备原理进行了分析。重点评述了近年来偏钨酸铵的各种制备方法和设备的优缺点;认为以仲钨酸铵为原料的热降解法是目前最具竞争力的方法。

    1993年01期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阅读次数:107 ] |[下载次数:262 ]
  • 多级逆流洗涤系统洗涤动力数的提出及其应用

    刘学言

    本文提出了多级逆流洗涤系统洗涤动力数、导出计及不完全混合的洗涤方程式,并着重介绍了洗涤动力数在工艺计算中的应用。给出了湿法冶金中多级常规以及复杂逆流洗涤的一般计算式,同时对计算式中涉及的洗涤级混合效率提供了经验值测算方法。

    1993年01期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阅读次数:103 ] |[下载次数:89 ]
  • 回收贵金属的湿法冶金工艺

    C.A.Fleming ,张兴仁

    <正> 前言自19世纪末研制出氰化浸出-锌置换法以来,湿法冶金已成为处理金和银矿石的主要工艺。直至目前,氰化法仍是处理原生矿石和精矿最重要而最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该方法简便有效,费用又低、所以在20世纪以来头60—70年间,该工业部门工艺上很少变化与革新。

    1993年01期 3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1k]
    [阅读次数:167 ] |[下载次数:182 ]
  • 金在碘电解质溶液中的溶解

    A.Davis ,张克诚

    常温下,使用几种氧化剂(次氯酸盐、碘、H_2O_2)来促进金在碘电解质溶液中的溶解。由溶金过程的两个半电池反应绘制而成的伊文斯图可以看出:对于碘化物提金系统来说,H_2O_2并不是一种合适的氧化剂。金在I_2-I~-混合溶液中的溶解速度决定于I_2、I~-的浓度及溶液的pH值。当〔KI〕=0.1M时,pH值为2.7到11.5的范围内,I_2/I~-的最佳摩尔浓度比为0.35~0.4之间。在此最佳条件下,金的溶解速度可以达到最大值17mg/cm~2·h。如果加入少量的次氯酸盐(<0.025M),金的溶解比加碘时更快。在OCl~--I~-的混合溶液中金的溶解强烈地决定于溶液的pH值,在pH=2.7、〔KI〕=0.02~0.1M时,最佳的OCl~-/I~-的摩尔浓度比为0.25。而使用同浓度的氰化法,金的溶解速度在1.3(pH=12.5)和3.5(pH=8.5)mg/cm~2·h之间。

    1993年01期 4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阅读次数:129 ] |[下载次数:143 ]
  • 用酸性有机磷化合物从酸性水溶液中液-液萃取铟(Ⅲ)

    T.Sato ,蒋志美

    本文研究了在不同的条件下,铟(Ⅲ)在硫酸、硝酸或盐酸水溶液与二-(2-乙基己基)-磷酸(DEHPA)或2-乙基己基膦酸2-乙基己基酯(EHEHPA)煤油溶液之间的分配。对有机萃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分析。结果发现,DEHPA对铟(Ⅲ)的萃取率高于EHEHPA;而且发现,酸性水溶液的种类对铟(Ⅲ)萃取的影响在低酸度下依次为:HNO_3>H_2SO_4>HCl,而在较高酸度下顺序则相反。萃取实验表明,DEHPA从硫酸或硝酸溶液中萃取的分配系数随着水溶液酸度的增加呈单调下降;从盐酸溶液中萃取的分配系数,在酸度低于1mol dm~(-3)时随着酸度的增加呈单调下降,而在酸度高于1mol dm~(-3)直至5mol dm~(-3)时则随酸度而增大,然后在更高酸度时又下降。EHEHPA的萃取曲线与DEHPA的相似,只是它从盐酸溶液中萃取的分配系数在水溶液酸度高于1mol dm~(-3)时有轻微的下降。最后依据所得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平衡方程式。

    1993年01期 47-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k]
    [阅读次数:143 ] |[下载次数:96 ]
  • 用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回收金

    Г.А.Строганов ,张登福

    <正> 利用国产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了北哈萨克斯坦矿床氧化矿中金的半工业堆浸试验。金的解吸和阴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流程未利用稀缺而昂贵的硫脲,同时在流程中可以不采用耐酸的设备。进行吸附试验时,处理了约60m~3工艺溶液和洗涤水,溶液中金的浓度为2.5~0.2mg/L;经处理后的脱金溶

    1993年01期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阅读次数:121 ] |[下载次数:73 ]
  • 近年来稀土萃取剂和工艺的研究进展

    刘宝芬

    <正> 由于稀土元素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要把稀土分离成单一元素化合物是困难的。直到本世纪初,一直使用分步结晶法,可是该法需要复杂冗长的结晶步骤,对生产大量稀土是不利的。离子交换法是最早应用于工业生产稀土的方法,但它适于处理含稀土浓度低的溶液。随着稀土溶剂萃取法的发展,它取代了分步结晶法和离子交换法,溶剂萃取法是当前用于工业生产的重要方法。此外,以萃取机理为依据的方法还有液膜法和萃取色层法等。用萃取法提供了大量稀土,这就有

    1993年01期 57-6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阅读次数:146 ] |[下载次数:234 ]
  • 一种用于矿浆浓缩脱水的高效固液分离设备——沉降分离槽

    王本仪,唐苏英

    本文介绍了一种结构简单、浓缩脱水效果好的高效固液分离设备,并简述了其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应用情况。

    1993年01期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阅读次数:114 ] |[下载次数:152 ]
  • 分光光度测定痕量砷的一种化学增效法

    K.Palanivelu ,徐灿丁

    本文介绍了测定0.03—1.0μg砷的一个高灵敏度的方法。砷以AsI_3形式萃取到苯中,再用水选择性地解吸。在氯化物存在下的酸性介质中,水相中砷(Ⅲ)和碘化物两者与碘酸盐发生反应,形成阴离子氯代络合物IC~1_2~-。IC~1_2~-与罗丹明6G以离子对形式萃取到苯中,在535nm处测量萃取物的吸光度。对0.5μg砷10次测定的变异系数是1.5%,方法已用于植物材料、高纯度铁、铜基合金和天然水中无机砷含量的测定。

    1993年01期 65-7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阅读次数:138 ] |[下载次数:28 ]
  • 钍铀光度分析近况

    翟庆洲

    综述了近年来钍、铀光度分析发展概况,各类显色剂及分析方法的特点与应用范围引用108篇文献。

    1993年01期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阅读次数:165 ] |[下载次数:45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