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色金属和矿物化学原料矿石的辐射分选

    С.П.Кирпищиков ,张登福

    <正> 苏联冶金部和化肥部在矿山开采工业中,目前主要的发展趋势是,在矿山工作高度机械化的基础上广泛采用现代化的采矿方法。因此在开采过程中有色金属和矿物化学原料矿石会产生强烈贫化,致使许多矿山-选矿联合企业每年开采的有色金属和矿物化学原料矿石量,超出应采矿量500~3000万吨,此时,不含有色金属成分的废石达到矿石,总量的50~80%。

    1992年01期 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阅读次数:114 ] |[下载次数:24 ]
  • 黄铁矿型铜锌矿石的优先浮选工艺

    А.М.Полякова ,侯文澜

    <正> 一般地说,苏联铜-锌矿石的优先浮选是采用无氰浮选工艺,在石灰造成的碱性介质中使用下列调整剂.硫酸钠,硫酸锌,亚硫酸钠,焦硫酸钠。 在工艺流程中常常包含解吸和洗涤作业。由于矿石中细粒矿物的影响,通常推荐采用再磨作业——铜-锌精矿再磨,或者粗精矿再磨,或者中矿再磨。

    1992年01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阅读次数:147 ] |[下载次数:53 ]
  • CL-P_(350)萃淋树脂吸附铼和分离钼的性能研究

    何焕杰,吴业文,杨子超,王秀山

    本文研究了CL-P_(350)萃淋树脂从硫酸溶液中提取铼和分离铜的性能。静态实验表明,不同酸液中DR_c值顺序是H(?)SO_4>HC1>HNO_3。在H_2SO_4浓度为3mol/L时,D_(Rc)=203.8mL/g,Dm_o=0.51mL/g;二者的分离系数B_(Rc)Mo有最大值399.6。D_(Rc)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动态实验表明,[Re]=0.372g/L的溶液和[Re]=0.372、[Mo]=0.96g/L的混合液分别流经柱床时,铼的动态饱和吸附容量均大于32mg/g,铼钼分离时铼的回收率接近90%.

    1992年01期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阅读次数:214 ] |[下载次数:73 ]
  • 从废钒触媒中提取五氧化二钒的研究

    陆腾甲

    本文介绍了以硫酸生产中的废钒触媒为原料,采用还原氧化法,从中提取有价五氧化二钒,使废料不废,变废为宝。

    1992年01期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阅读次数:105 ] |[下载次数:126 ]
  • 贫铌精矿的湿法冶金

    汪会生

    本文对低品位铌精矿,通过硫酸化-水浸-沉铌,获得Nb_2O_5品位为77.78%,回收率为93.27%的粗铌。该流程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工业上容易实现,是处理贫铌精矿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为难选铌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途径。

    1992年01期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阅读次数:138 ] |[下载次数:74 ]
  • 溶剂萃取法分离铋、锑、锡

    蔡水洪,张平,黄振华

    本文报道了溶剂萃取法从电解锡阳极泥的盐酸浸取液中提取分离Sb~(3+),Bi~(3+),Sn~(4+),Sn~(2+)的情况.考察了溶液中只有单个组分存在时,萃取剂(TBP)的浓度、温度、初始水相盐酸浓度对其萃取分配比的影响,Bi~(3+)的萃取在较高的TBP浓度(50%),较低的盐酸浓度(<1.0mO1/L)下,效果较好;Sb~(3+),Sn~(4+),Sn~(2+)的萃取在中等TBP浓度(25%)及中等盐酸浓度(3~6mol/L)下即可达到较好的效果。实验中探讨了TBP萃取Sb~(3+),Bi~(3+)、Sn~(4+),Sn~(2+)的萃合物的形式及萃取反应热效应,萃取反应均为放热反应,其热效应的数值就绝对值而言,Sb~(3+)<Bi~(3+)<Sn~(2+);萃合物的萃合比对于Sb~(3+),Bi~(3+),Sn~(4+),Sn~(2+)分别为2,2.5,2.5,2.5。对于三组分共存的浸取液,提出了以125%TBP—10%癸醇-煤油在3~6mol/L的盐酸浓度下先萃取Sn~(4+),Sn~(2+),Sb~(3+),实现与Bi~(3+)的分离,萃余液中的Bi~(3+)采用50%TBP-10%癸醇-煤油萃取回收,反萃,浓缩结晶,可制得BiCl_3;负载有机相中的Sn~(4+),Sn~(2+),Sb~(3+)采用0.24mol/LHl反萃,反萃液中的Sb~(3+)用金属Sn置换除去,Sn~(4+),Sn~(2+)采用金属锡还原或氯气氧化的方法来净化,浓缩,结晶,可制得SnCl_2·2H_2O,或SnCl_4·5H_2O;置换产出的Sb可采用酸溶解,重结晶的方法净化生产SbCl_3

    1992年01期 2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阅读次数:125 ] |[下载次数:195 ]
  • 氢氧化铝一步法生产碱式氯化铝工艺

    蒋志建

    本文介绍了一步法生产碱式氯化铝工艺,并就其存在的问题与生产成本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改进措施和发展方向。

    1992年01期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阅读次数:120 ] |[下载次数:132 ]
  • 用中性有机磷类化合物和高分子量的胺类萃取剂从盐酸溶液中萃取铼(Ⅶ)

    Taichi Sato ,聂国林

    研究了用两种中性有机磷类比合物——磷酸三了脂(TBP)和三辛基氧膦(TOPC)以及两种高分子量的胺类萃取剂——三辛胺(TCA)和三辛基甲基氯化铵(TOMAC)从盐酸溶液中萃取铼(Ⅶ)。试验结果表明,TBP,TOPO,TOA,TOMAC的萃取平衡可以表示为:ReO_3Cl有十nS_有 ReO_3ClnS有,式中,n=4和2(分别对S=TBP和TOPO而言);HReO_4水十R_3NHCl有 R_3NH_2ReO_4Cl有(对TOA而言);ReO_4-水十R_3R′NCl有 R_3R′NReO_4有十C1-水(对TOMAC而言)。在上述萃取体系中,铼(Ⅷ)的萃取率按下列顺序递减。在低酸度下:TOA>TOMAC>TOPO>TBP,在较高的酸度下:TOMAC>TOA>TOPO>TBP。

    1992年01期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阅读次数:156 ] |[下载次数:107 ]
  • 用高分子量季铵盐从含有机酸的碱性溶液中萃取铝和镓

    渡边泰 ,李庆新

    本文研究了用氯化三辛基甲基铵(R_3R′NCl)从含有机酸[柠檬酸(H_3Cit)、洒石酸(H_2Tar)、琥珀酸(H_2Suc)和乳酸(HLaa)]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萃取铝和镓,当水相中存在有机酸时分配比顺序为H_2Tar>H_8Cit>HLac>H_2Suc,与这些酸解离常数(k_1)相适应。它们之间萃取曲线很相似,并且随PH增加其分配比降低不大,但萃取效率A1<Ga。 有机相中形成络合物的M/Tar/R_3R′N的摩尔比为1:2:1,根据化学计算法络合物的组成为R_3R′NM(Tar)_2,其中M代表A1或Ga。因此,萃取铝和镓的机理为: 式中(a)和(o)分别表示水相和有机相。这些结果通过红外光谱测量萃合物也进一步得到证实。随着温 度的提高,两种金属分配比稍有减少。

    1992年01期 3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阅读次数:129 ] |[下载次数:92 ]
  • 依据~(31)P和~(45)Sc核磁共振资料用ТБФ和ТВЭКС-ТБФ从硫酸溶液中萃取钪

    Б.Ю.Коровин ,张重铭

    本文对用ТВФ和ТВЭКС-ТВФ从硫酸溶液中萃取钪进行了研究。采用~(31)P和~(45)Sc核磁共振方法确定,在萃合物中没有P=O→Sc配位键存在。研究表明,在6mol/LH_2SO_4中,钪的萃取是按照在有机相中生成[Sc(SO_4)_3]~(3-)络合物的水合溶剂化机制进行的。Sc在ТВЭКС—TBФ中的分配系数比用液体TBФ时有所提高,这可以用TBФКС聚合物中的萃取剂的状态特性进行解释。

    1992年01期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阅读次数:173 ] |[下载次数:45 ]
  • 用二(2-乙基己基)-磷酸与三辛基氧膦或吡啶溶液从盐酸溶液中萃取稀土元素

    Taichi Sato ,王德荫

    已经测定了不同条件下,用二(2-乙基己基)磷酸(DEHPA))煤油溶液从盐酸溶液中萃取镧系元素时,添加三辛基氧膦(TOPO)或吡啶的影响。用红外和核磁共振谱仪分析了有机萃合物。发现,在低酸度下,刑DEHPA萃取时,有TOPO存在,发生反协同效应,而在较高酸度条件下,萃取分配系数与TOPO的添加量无关。与此相反,吡啶的存在,在低酸度下,对萃取有协同效应,但是在较高酸度下,添加吡啶不影响萃取的分配系数。本文是在所得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讨论了用DEHPA萃取稀土元素时,添加TOPO的反协同效应,以及添加吡啶的协同效应。

    1992年01期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阅读次数:117 ] |[下载次数:58 ]
  • 溶剂萃取铈的某些问题

    Tatsuya Sekine ,雷梅芳

    研究了由过氯酸盐水溶液与含某种β-二酮的四氯化碳溶液组成的溶剂萃取体系中铈的萃取与反萃取。由于萃取的螯合物中的铈(Ⅲ)易受空气中氧的氧化,所以延长两相搅拌时间可提高铈(Ⅲ)的萃取率。即使将有机相与水相分开,仍发现该整合物中的铈(Ⅲ)会发生这种氧化现象。对于不同的β-二酮螯合物,其铈(Ⅲ)的氧化速率大不相同。当所生成的这种金属螯合物与有机相中的三辛基氧膦(TCPO)形成加成物时,则其氧化速率要低得多。四氯化碳中β-二酮铈(Ⅳ)螯合物的反萃取速率与水相中的氢离子浓度及β-二酮浓度有关。由此可以断定,反萃取的控制反应应是水相中铈(Ⅳ)的还原反应。

    1992年01期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阅读次数:109 ] |[下载次数:45 ]
  • 用HPLC/ICP-MS法测定铽中稀土元素

    Yasushi Nakamura ,张恩慈

    本文对高纯铽和氧化铽中稀土杂质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由于ICP—MS方法灵敏度高,它常用于包括稀土在内的超微量元素的分析。当以ICP—MS法测定高纯铽中的稀土元素时,由于基体干扰,被测元素的离子强度降低20~80%,而巳由于~(159)Tb~(16)O的影响,~(175)Lu不能测定。 本文作者曾对铽中稀土杂质分析的HPLC/ICP—AES方法做过报道,在此方法中,铽和稀土杂质用HPLC柱分离,随后以ICP-AEE法进行测定。本文对ICP—MS法与HPLC的联用技术进行了论述。稀土杂质的检出限为0.nppm。

    1992年01期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阅读次数:105 ] |[下载次数:47 ]
  • 关于可忽略滤布阻力的转筒真空过滤机的优化方程及最佳转速的探讨

    刘中,刘道德

    本文提出了浸没区中当量非过滤时间的概念,获得了转筒真空过滤机的生产能力公式,进一步导出了忽略过滤介质阻力的这种过滤机的生产能力公式和优化方程,并推得了最佳转速与最高转速的计算公式,还列举了计算实例。

    1992年01期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阅读次数:106 ] |[下载次数:54 ]
  • 用偶氮胂Ⅲ二阶导数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铀与钍

    R.Kuroda ,许孙曲

    本文提出了一种导数分光光度法,利用盐酸介质中的偶氮肿Ⅲ(ArsenazoⅢ),同时测定微克量的铀和钍。采用铀和钍的偶氮胂Ⅲ络合物,在679.5和684.4nm处的二阶吸光度来进行铀钍的定量测定。同时测定0.1—0.7μg/mL范围内的铀钍,粘确度良好.本法无需分离铀钍,且可在碱土金属和锆存在下测定这两种金属,但镧系元素有干扰。

    1992年01期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阅读次数:107 ] |[下载次数:78 ]
  • 《ICIE'91论文集》题录

    赵捷 ,祝振鑫

    国际离子交换会议(ICIE’91于1991年10月2—4日在日本东京召开,本届会议论文集《离子交换技术新进展》(New Developments In Ion Exchange)共分8部分,收入论文108篇。我国五位学者应邀参加了本届学术会议,其论文也被收录于论文集中。本刊将论文题录译出,以飨广大读者。

    1992年01期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阅读次数:94 ] |[下载次数:19 ]
  • ’92北京科技期刊主编研讨会在京召开

    <正> 由北京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主办的北京地区科技期刊主编研讨会于1992年1月14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各个期刊编辑部的近100位主编或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这次研讨会主题是:北京科技期刊的评比工作如何进行?研讨会开始,首先由高衡同志和陈浩元同志分别就天津方案和高校方案作了介绍,介绍了这两种方案的评比特点和效果。天津方案是一种全面评价期刊质量的代表性办法;高校方案则是一种侧重于编辑质量的代表性办法。

    1992年01期 7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阅读次数:70 ] |[下载次数:1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