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M.Mhyte
,郑官庆
<正> 引言 1980年8月,位于南非奥兰治自由邦金矿区Welkom附近的President Brand金矿,首次将煅烧炉的焙砂投入新建炭浆法工厂的吸附槽中。这个事实标志着英美公司(AAC)第一个在南非将炭浆法技术投入工业应用,这是英美研究实验所(AARL)和政府资助的矿物加工技术协会(MINTEK)为把炭浆法用于AAC的采金业而协力研究的结果。 虽然早期有过几次失败,但在Presiden_tBrand建立的处理焙砂的炭浆法工厂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成功,并为AAC将主要工艺技术改为采用炭回收金的方法树立了样傍。由AAC经营的主要金工厂生产情况(见表1)
1988年04期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0k] [阅读次数:160 ] |[下载次数:25 ] - Craig.J.Brown
,夏德长
<正> 尽管离子交换技术具有巨大的潜在的实用性,但它在湿法冶金中的应用是有限的。在很大程度上这是由于传统方法设计上的局限性所造成的。目前一种新颖的离子交换法——交替流动离子交换法或Recoflo法,已广泛应用于金属精加工、金属回收和溶液处理工艺达数年之久,并显示出它比传统的离子交换技术具有一系列独特而明显的优点。 Recoflo系统的特点如下: (1)树脂床层矮——传统的离子交换柱一般高2—4m,而Recoflo柱高仅5—60cm,并在多方面应用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图1示出Recoflo去离子水装置,树
1988年04期 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3k] [阅读次数:106 ] |[下载次数:114 ] - P.A.Riveros
,丁力南
从氰化物溶液中回收贵金属时,离子交换树脂比活性炭具有较高的负载、较快的动力学和应用范围广等许多优点。树脂不需要定期再生或高温解吸,而且淋洗下来的游离氰化物离子可以返回使用。最近的研究工作使这些优点得到了补充,当然还有许多问题仍需要解决。通过研制优质的各种弱碱性树脂和对各种强碱性树脂的淋洗过程进行改进,可望在工业上使用离子交换法回收金取得进展。
1988年04期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阅读次数:118 ] |[下载次数:68 ] - 杨金华
,张万寿
,曾万兴
,张恒禄
,姚鑫宝
为了促进我国黄金事业的发展,核工业部黄金技术考察小组应美国罗曼联合股份有限公司的邀请,于1987年10月12—25日考察了美国西部部分黄金矿山和设备公司,下面分别介绍五座矿山的选冶工艺,供读者参考。
1988年04期 2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6k] [阅读次数:111 ] |[下载次数:42 ] - Н.Л.Горенков
,侯文澜
<正> 对于含有多种金属矿物以及银呈不同形式存在的矿石,由于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上的差异,使含银矿石的选矿问题变得复杂化。 通常,浮选这种矿石是按回收主要金属(有色金属)确定条件。显然,这样选择流程不能保证很好地回收银。 研究结果表明: (1) 矿石氧化较深,2/3的铅矿物呈氧化物形式:铅矾(34%),白铅矿(6.8%),铅铁矾(25.2%)。但是锌矿物氧化程度较低,矿石中90%的锌是闪锌矿;
1988年04期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阅读次数:120 ] |[下载次数:47 ] - 许国镇,李吉贵,李权
我国南方下寒武统含钒石煤是一种新型钒矿资源,本文对浙江鸬鸟石煤及其风化样,采用化学物相分离及电化学分析法测定了钒的赋存价态,研究了石煤氧化焙烧过程中钒的价态变化及其分布规律。实验表明,NaCl对鸬鸟石煤中钒的氧化和转化作用不甚明显,不适宜采用钠盐氧化焙烧提钒工艺。根据鸬鸟石煤的特点,提出了先酸浸后氧化的提钒工艺。
1988年04期 34-4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6k] [阅读次数:110 ] |[下载次数:133 ] - J.P.Duterque
,曹淑清
目前开采的镍矿有两种类型:硫化矿矿脉和氧化矿矿脉。 首先开采的矿脉是其冶金最简单的硫化矿矿脉,这些矿石位于深部,通常采用井下开采。 由母岩蚀变产生的氧化矿形成表面矿脉,可以采用廉价的露天开采。氧化矿很快地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兴趣,并研制了几种方法。目前,有三种方法已在工业上得到应用:在新喀里多尼亚的Doniambo使用的火法冶金,在Nicaro(古巴)、Nonoc(菲律宾)和Greenvale(澳大利亚)使用的氨法,还有在Moa Bay(古巴)使用的硫酸法。 由于硫化矿矿脉逐渐采尽,因此必将导致氧化矿在今后若干年内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1988年04期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阅读次数:96 ] |[下载次数:36 ] - M.D.Adams
,鞠永善
研究了活性炭吸附氰亚金酸盐的影响因素(如阳离子的类型),并与早先使用1-戊醇和聚合物吸附剂树脂模拟体系进行的工作做了比较。根据在吸附介质中Au(CN)_(2~-)阴离子和M~N+阳离子之间形成的并随后被吸附到炭表面上的离子对类型,即[M~(n+)][Au(CN)_(2~-)]n有力地说明了阳离子性质的影响。在热解的聚合物吸附剂研究中,已确认活化温度对氰亚金酸盐的吸附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x-射线衍射表明,这种影响与形成带有大量微孔的石墨型结构有关。通过E.S.R光谱进一步阐明了吸附的机理,表明在吸附离子对和缩合芳烃结构之间还可能存在一种特殊的相互作用。
1988年04期 48-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9k] [阅读次数:128 ] |[下载次数:29 ] - G.R.Chaudhury
,冯树祥
对来自Ambamate的复杂硫化矿在摇瓶中以及在柱中进行丁细菌浸出试验。铜和锌的溶解符合收缩核产物扩散模型。为了确定铜和锌的溶解级数,也进行了试验,发现在培养基浓度方面,两种情况都是一级反应。计算了铜和锌的K_p值。在柱浸出研究中,铜的浸出曲线在形成Cu1.95S后就突然下降。从柱中取出的浸出渣的分析结果表明,柱的顶部浸出较好,而浸出率则从顶部到底部逐渐降低。
1988年04期 59-6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阅读次数:133 ] |[下载次数:57 ] - M.Akser
,刘宝棻
树脂离子交换法是一种有可能代替炭浆吸附法和锌粉置换沉淀法回收金的方法。一些研究中心一直在研究从碱性氰化物溶液中回收金的适用树脂。最近,发现烷基磷酸酯可以从碱性氰化物溶液中选择性地溶剂萃取金,这意味着在树脂基体上发生类似的化学过程也可能是有效的。在这方面,已经由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合成了聚苯乙烯支撑的膦酸酯树脂。根据树脂的官能团的化学性质,pH值、离子强度和温度等,确定了这些树脂吸附和解吸金的特性。提高离子强度能增加金在树脂上的吸附量,并且有令人满意的选择性。在较高温度和(或)解吸液较低离子强度的条件下,解吸是可能的。碱金属阳离子-氰亚金酸根阴离子所形成的离子对的溶剂化萃取,似乎可以解释金的吸附-解吸现象,本文通过各种因素的研究对此作了讨论。
1988年04期 6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1k] [阅读次数:135 ] |[下载次数:48 ] - S.Arpadjan
,徐灿丁
本文研究了18-冠-6的含氮类似物,即1,4,7,10,13,16-六-氮杂十八烷(hexacyclen)作为络合和萃取某些金属离子的试剂.业已发现,用这种试剂和甲基异丁基酮能定量萃取银(Ⅰ),汞(Ⅱ),铜(Ⅱ),铂(Ⅱ)和钯(Ⅱ)等金属离子,并能使它们与铁(Ⅲ)和其它金属离子分离。
1988年04期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阅读次数:91 ] |[下载次数:60 ] - 1988年04期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阅读次数:80 ] |[下载次数:16 ]
-
<正> [本刊讯] 1988年10月9—12日,来自全国各地代表206人欢聚天津南开大学西村谊园参加全国第四届离子交换与吸附学术讨论会。我国著名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南开大学高分子化学研究所所长何炳林教授主持了大会开幕式并致词。中国化学会,天津市科委、科协、南开大学有关领导同志出席了开幕式并讲话。美国著名离子交换与吸附专家F.Helfferich教授应邀参加大会并做了学术报告。 大会交流学术论文134篇,内容涉及基础理论,新型离子交换剂与吸附剂的合成及其在
1988年04期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阅读次数:127 ] |[下载次数:12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