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松贵英
,馨磬馥
<正> 稀土元素是指从原子序数57的镧到71的镥的15个元素,加上钪和钇二个元素共十七个元素的总称。因为这些元素的化学、物理性质近似,所以这些元素在矿物中共生。含有稀土金属或它的金属化合物的矿物很多,大约有200多种,相互分离这些稀土类矿物有很大困难。在稀土类矿物中工业上得到实际
1988年01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阅读次数:110 ] |[下载次数:46 ] - 丁玉根,赵文富
本文研究了含铅辉锑矿中的铅-锑分离。在不加锑活化剂,于弱酸性矿浆介质中,用乙疏氮优先浮铅;探索了pH和不同捕收剂对铅-锑分离的影响。用湿法氯化法处理高铅锑中矿,着重考查了不同酸度的脱铅效果。所得最终锑精矿含铅小于0.3%,锑回收率94.87%,说明选冶联合流程是开展利用含铅辉锑矿的有效方法。
1988年01期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阅读次数:98 ] |[下载次数:48 ] - G.J.McDougall
,鞠永善
影响金氰化物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因素是众所共知的,但对吸附的实际机理至今尚无一致的看法。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活性炭不适宜于用化学研究的常规手段,如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来进行研究。本文报道了采用模拟体系的新方法,在模拟体系中,证明活性炭的吸附行为类似于通过离子对溶剂萃取金氰化物的行为。阳离子性质对活性炭吸附金的影响,可以用离子对类型,即在吸附介质中由Au(CN)_2~-阴离子和M~(n+)阳离子形成的[M_(n+)](Au(CN)_2~-]n来解释。
1988年01期 13-1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阅读次数:164 ] |[下载次数:26 ] - N.Tsuchida
,王德荫
Au(CN)_(2~-)、Ag(CN)_(2~-)和Hg(CN)_2在活性炭(Norit R 2020)上的吸附对比研究指出:氧和含氧表面官能团在炭吸附Au(CN)_(2~-)和Ag(CN)_(2~-)的过程中起了一定作用,但对Hg(CN)_(2)的吸附过程不起作用。在950℃和10~(-5)C(?)(1.33×10~(-3)F)的真空度下,脱氧的活性炭对Au(CN)_(2~-)和Ag(CN)_(2~-)的吸附量与未脱氧的活性炭相比,降低50%。然而,如果在溶液中有氧存在时,脱氧炭吸附Au(CN)_(2~-)的容量与未脱氧炭的相等,还研究了有机溶剂的影响和这两种类型炭对Au(CN)_(2~-)吸附电位的变化。研究结果指出,活性炭具有离子交换树脂的特性,但是活性炭可由化学吸附氧把氰化物和络合氰化物氧化。因此提出了活性炭吸附Au(CN)_(2~-)和Ag(CN)_(2~-)的双机理,该机理认为络合氰化物通过与OH-的阴离子交换而吸附在炭上,继而由于Au(CN)_(2~-)或Ag(CN)_(2~-)的部分氧化分解而成为不溶的AuCN或AgCN。
1988年01期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阅读次数:153 ] |[下载次数:28 ] - A.Block-Bolten
,罗文星
本文研究了用硫代硫酸盐从铅锌硫化物浮选尾矿中浸出金的动力学。根据硫代硫酸盐浓度计算出的反应级数及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得到的表现活化能,频率因子。活化能值表明,反应是受化学控制的。确立的最佳浸出温度为50℃,在两段逆流浸出过程中获得的金浸出率可达99%。发现在整个浸出过程中PH值的变化,是浸出进展情况的极好指示,本文还对浸出过程进行了初步的经济评阶。
1988年01期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阅读次数:123 ] |[下载次数:66 ] - 刘日辉
本文选用了九种稀释剂与磷酸三丁酯组成萃取体系。通过萃取,反萃取及有机相返回萃取等过程,研究了稀释剂对磷酸三丁酯萃取金的影响。
1988年01期 30-3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阅读次数:107 ] |[下载次数:128 ] - 胜敏井上
,王致果
为了研究2-(叔-十二烷基硫代硫呲啶刘各种金属的萃取性能,用2-氯吡啶与叔-十二烷基硫醇合成了各种萃取剂。研究发现,在氯化物介质中,该萃耽剂对于Pd(Ⅱ)、Hg(Ⅱ)的萃取选择性要优子Pt(Ⅱ)、Pt(Ⅳ)和贱金属。在硝酸介质中(0.01~5mol HNO_3)Ag(Ⅰ)几乎完全被萃取。在浓度为0.01~2mol/1和0.01~0.5mol/1的盐酸介质中,Pd(Ⅱ)和Hg(Ⅱ)可分别完全被萃取。Pd(Ⅱ)从盐酸介质中被萃取的速率要比使用二烷基硫醚和三异丁基膦硫醚萃取剂快得多。发现硫脲和盐酸混合物的水溶液是Pd(Ⅱ)的有效反萃取剂,其反萃效果取决于硫脲和盐酸的浓度.
1988年01期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阅读次数:131 ] |[下载次数:38 ] - J.H.Worstell
,石磊
<正> 由于堆浸技术的发展,人们一度认为不能经济处理的低品位矿床现在已可经济地进行处理了。在安大略省西北部,一些因矿体太小目前还不能经济地建水冶厂和进行开采的小型高品位银和金的矿体,现在正考虑用堆浸法来处理。
1988年01期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阅读次数:114 ] |[下载次数:25 ] - J.Avraamides
,张宝亮
在酸化了的含水乙腈溶液中,铜(Ⅱ)离子能够浸出金属银。蒸馏除去易挥发的乙腈,便可回收银粉。该方法所用酸的种类对测定铜(Ⅱ)盐的溶解度和银的极限溶解度是重要的.最好采用硫酸或对甲苯磺酸。试验证明不满意的其它酸是氨基磺酸、三氯醋酸和磷酸。将过滤过的浸出液蒸馏所产生的银粉性质,取决于溶液的组分和所存在的添加剂,如明胶、硫脲和聚丙烯酰胺。银粉粒度从5μm以下直到100μm。沉淀出的粉末是由微晶组成的片状或松散状聚集体。达些银的微晶是晶面清晰的片晶或粒晶.
1988年01期 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9k] [阅读次数:151 ] |[下载次数:59 ] - T.Sato
,丁力南
研究了在不同条件下,用7-(5,5,7,7-四甲苯-1-辛烯-3-基)-8-羟基喹啉(Kelex100,下文称为HQ)的煤油溶液从氢氧化钠溶液中萃取镓(Ⅲ)的分配平衡和动力学。根据分配系数对氢氧化物水溶液和Kelex100的浓度关系,推导出的萃取表达式为:Ga(OH)_4(a)+3HQ(o) (?)GaQ_3(a)+OH-(a)+3H_2O(a)。另外,动力学结果表明,镓(Ⅲ)以Na+[Ga(OH)_3]OH-和Na(~+)·Na(~+)[Ga(OH)_3]两种活性物质中的哪一种形式被萃取,取决于水相中的氢氧化钠浓度。
1988年01期 45-4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阅读次数:151 ] |[下载次数:54 ] - G.M.Ritcey
,夏德长
通过纯化从溶液中回收有价金属的方法有数种,常用者有三种:溶剂萃取、离子交换和活性炭吸附。然而,采用上述方法纯化回收金属时,原液中含硅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硅的聚合物导致萃取过程中形成稳定乳化,堵塞离子交换树脂和活性炭的孔隙而影响吸附。本文列举了数种硅中毒实例,叙述了硅中毒机理以及为确保有效地进行纯化所必须采取的后续处理措施。
1988年01期 50-5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7k] [阅读次数:149 ] |[下载次数:84 ] - 付子忠
本文综述了溶剂萃取过程中影响乳化的主要因素;介绍了防止乳化和消除乳化的方法。
1988年01期 5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7k] [阅读次数:132 ] |[下载次数:419 ] - R.J.Ragozzini
,王瑞德
从南澳大利亚Olympic Dam铜-铀-金矿床矿石中选出的铜浮选精矿含有与铜硫化物、脉石矿物共生的铀。对矿化为辉铜矿、斑铜矿类型的铜精矿的研究结果表明,在30—60℃、24h、不加氧化剂的情况下,用硫酸(>40g/1)能溶解出94—97%的铀。精矿中铜随铀一起被浸出。当反应是在氮气或氩气条件下(即在缺氧的情况下)进行时,在前15min内有5—7%的铜被溶解,而此后实际上不再有更多的铜溶解。在空气和氧气条件下,反应超过24h,铜还继续溶解。铜起初的快速溶解与低辉铜矿氧化成roxbyite和表面氧化物的溶解有关。在空气和氧气条件下,roxby-ite和斑铜矿氧化成靛青兰色烟灰状铜兰与铀的进一步氧化有关。矿浆的氧化还原电位通过铜硫化物反应来控制。对于在氮气条件下的反应来说,系统的氧化还原电位是225—250mV(用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而在空气或氧气条件下,随着铜硫化物的逐步氧化,氧化还原电位逐渐上升到350mV(用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这些结果以及Olympic Dam冶金中间工厂的研究结果表明,从Olmpic Dam矿床矿石中得到的铜浮选精矿中的铀能够选择性的被去除.
1988年01期 6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1k] [阅读次数:145 ] |[下载次数:39 ] - T.K.Kim
,黄伦光
本文介绍了一种生产纯偏钨酸铵的方法,即从偏钨酸铵溶液和低级醇的混合液中沉淀出固体的方法。低级醇的分子式为C_nH_(n+1)OH。所用的偏钨酸溶液可以用各种方法制得,这些方法均包括调整偏钨酸铵溶液的PH值和接着煮解该溶液以形成偏钨酸铵。
1988年01期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阅读次数:122 ] |[下载次数:111 ] - 袁奇秀,李庸华,周丽华,刘基梅,胡丽娜
本文研究了新显色剂对马尿酸偶氮氯瞵与重稀土的显色反应条件。实验证明,在0.04—0.2mol/1 HCl介质中,该显色剂与稀土生成兰紫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60—680nm;试剂最大吸收波长为550nm。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为:K_y=1.03x10~5m~2/mol,K_GD=1.67x10~5m~2/mol,K_L(?)=1.42x10~5m~2/mo1.络合物的组成为y:R(显色剂)=1:3,在25ml体积内,龙南混合稀土在0—15μg,包头混合稀土在0一20μg,遵守比尔定律;络合物吸光度至少80小时内稳定不变.本文对常见共存离子进行了试验,通过加入草酸,氟化铵、EDTA等隐蔽剂来消除干扰离子,拟定了不经分离直接光度法测定矿石(龙南)中稀土总量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本法具有准确、快速,选择性和灵敏度较高等优点,测得结果与PMBP溶剂萃取法一致。
1988年01期 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阅读次数:169 ] |[下载次数:28 ] - V.K.Jain
,孙国学
<正> 地球化学土壤样品中金的痕量数值已用于圈定含金岩石。 在现代地球化学实验室中,采用X射线荧光法、中子活化法以及各种原子吸收光谱方法进行痕量分析。最灵敏的方法是石墨炉原子吸收技术。ward等人指出,其它分析方法灵敏度差。Joseph建议用发射光谱技
1988年01期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阅读次数:115 ] |[下载次数:29 ] - 蔡存
<正> 堆浸 (1)南顺科他州允许采用堆浸操作的一些问题[L.Russell] (2)堆浸密封垫设计规范——计算图表实例[D.R.East(美国)] (3)在堆浸设计中特殊场地条件的评价[J.Johnson] (4)堆浸[T.J.DeMull(美国)] (5)在Coeur Rochester地区堆浸的新动向[L.D.Hartzog等(美国)] (6)在沙漠和赤道条件下的堆浸[J.Libaude(法国)] (7)在Mount Gaines Resources地区堆浸团矿尾矿[J.Hudson]
1988年01期 8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阅读次数:89 ] |[下载次数:16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