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射线辐射法在有色金属矿石加工中的应用前景

    И.А.Крампит ,张登福

    <正> 有色金属矿石加工实践中,利用X射线辐射荧光法能有效和较准确地评价有用成分的含量。 矿石准备过程中利用X射线辐射荧光法会带来许多有利因素。第一,能很好地激发原子序数大于20的化学元素的特征X射线辐射,并可用较简单的技术手段进行记录;第二,测量特征X射线辐射流密度的时间可能是几十毫秒,而在此时间内可记录几十到几百个脉

    1987年04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阅读次数:115 ] |[下载次数:35 ]
  • 湿法冶金的发展和未来

    G.M.Ritcey ,张玉泰

    最初湿法冶金是用来代替火法冶金的,因为火法冶金往往排出有害物质,而后来湿法冶金却变成一种火法-湿法冶金过程的联合作业并在过去的25年里取得了重大的发展.这些发展是由于对工艺过程所施加的各种限制而引起的.这些限制包括经济效益问题,低品位矿石或难于优先浮选的细粒复合矿石的处理问题,有价值的副产品的回收问题,能源费用的增加问题以及政府的各种机构和压力集团所反映的环境问题等. 由于上述种种限制,在利用化学技术以最好的方式达到这些目标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同时还发展了一些能够与所开发的新技术相适应的耐腐蚀材料,而化学工程在设计和生产具有最低维护费用的生产装置和具有必要的传质能力与物质输送能力的设备方面也有了相应的发展。 本文全面地讨论、扼要地概括了上述的发展,分析了湿法冶金在目前和将来的应用。

    1987年04期 5-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0k]
    [阅读次数:119 ] |[下载次数:145 ]
  • Au(CN)_2~-和Ag(CN)_2~-吸附在活性炭上时的电位研究

    N.Tsuchida ,乔繁盛

    Au(CN)_2~-和Ag(CN)_2~-在活性炭上的吸附,与炭的电位大小有关。本文提出Au(CN)_2-、Ag(CN)_2-和CN-是通过离子交换机理和导致炭电位降低的氧化作用而吸附在炭上的。炭电位按照其对阴离子吸附的能力,以下列顺序递减:Au(CN)_2->Ag(CN)_2->CN>I->C1-。炭吸附阴离子时,伴随有OH-的释出,从而增高了溶液的pH值,降低了炭的电位。炭与含KAu(CN)_2、KAg(CN)_2或KCN溶液接触时的电位,比在相同pH值下它与氯化物溶液接触时的电位低得多。研究结果表明,在炭表面上氰离子被氧或可还原的宫能团(如苯醌)所氧化。

    1987年04期 1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阅读次数:157 ] |[下载次数:27 ]
  • 酸性介质中镍(Ⅱ)的液液萃取

    G.Cote ,曹淑清

    <正> 引言 贫镍矿石(新喀里多尼亚的红士矿)是今后镍金属的主要来源之一。可采用的一种处理方法是矿石的加压硫酸浸出(典型浸出条件为250℃,90 bar)。所得水溶液为酸性(pH<2),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不经中和,甚至是在高温(浸出后温度可达90℃)下,从这种溶液中选择性地萃取镍(有时还有钴)。新喀里多尼亚矿石浸出液的典型组成如下(以g/1表示):Al(Ⅲ)3;Cr(Ⅲ)0.3;Co(Ⅱ)0.5;Cu(Ⅱ)0.05;Fe(Ⅲ)1;Mg(Ⅱ)2—30;Mn(Ⅱ)2;Ni(Ⅱ)5;Zn(Ⅱ)0.2。

    1987年04期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阅读次数:121 ] |[下载次数:63 ]
  • 用5,8-2-乙基-7-羟基十二烷基-6-肟从酸性水溶液中萃取铜

    M.Wisniewski ,侯文澜

    本文阐述了用5,8-2-乙基-7-羟基十二烷基-6-肟(DEHDO)从含有硫酸的水溶液中萃取钢;研究了水相酸度对萃取和反萃取的影响。 研究确定,采用DEHDO从含有铜、镍和铁的水溶液中选择性萃取铜时,允许含100--300g/1H_2So_4,而且硫酸与铜一道萃取。 当水相中硫酸含量等于200g/1以及在Escaidl00中肟的浓度为400g/1时,需要1—5段逆流萃取,而有机相与水相的流量比则在5:1和2:1之间。 在温度条件为20℃时用水从有机相中反萃取铜。反萃取效率取决于萃取前水相的酸度。给料水相中至少含有150g/1H_2So_4时,方能取得良好的试验结果。

    1987年04期 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阅读次数:105 ] |[下载次数:27 ]
  • 湿法冶金过程中矿浆最佳密度的确定

    Д.С.Костылев ,袁奇秀

    <正> 有色金属生产工艺,大部分属于多相系统流程,浸出、浮选最为普遍。 浸出过程中最佳密度的确定,是拟定技术规程的重要参数。矿浆过稠时,会使有价组分浓度急剧降低;而矿浆过分稀释,则会导至在化学反应中试剂耗量增加,同时,随液相排出而带走的试剂量也增加。 从理论上来说,根据能否在矿浆中保持水相连续的条件(即全部微细颗粒任何时候都能

    1987年04期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阅读次数:112 ] |[下载次数:35 ]
  • 用氰化物浸取法从胶片中回收银的研究

    R.Moreno Garcia ,蔡继传

    本文叙述了从照相胶片和X光胶片中回收银的方法。该方法系用含过氧化氢的氰化钠溶液浸取银过氧化氢的存在可增加氰化钠溶液浸取银的速度。该方法能用于工业生产。反复使用浸取液,可充分利用其中的CN~,从而使浸取液中银的浓度有所提高,然后通过电解回收银。该方法所得产品质量良好,产率很高。

    1987年04期 38-40+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阅读次数:119 ] |[下载次数:41 ]
  • 从水溶液中溶剂萃取某些金属

    T.Sato ,吴士玉

    <正> 温度的影响 反应式(9)中的平衡常数和分配系数由下式求出:和式中β_j为反应中的总稳定常数由(19)和(20)式可推导出下面关系式:假定在研究的温度范围内,总稳定常数值和项变化不大,与反应式(9)有关的焓变量△H可用范特霍夫方程式估算。用TOMAC(用不同稀释剂)从盐酸溶液中萃取铀(Ⅵ),在10℃和40℃温度范围所测得的分配系数列于表9,并与△H值作了比较。

    1987年04期 4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6k]
    [阅读次数:136 ] |[下载次数:23 ]
  • 萃取动力学和液膜萃取

    郑于炼

    <正> 萃取动力学的研究可使人们更深入地了解萃取过程。一般萃取动力学是化学反应速度和扩散速度的函数。萃取过程很复杂,化学反应可能包括键的破坏和形成,分子的聚合或介聚,而且反应可能发生在相中也可能发生在界面上。这些对动力学过程都有影响。而扩散传质过程对动力学过程有更复杂的影响。大多数情况下由于搅拌良好,扩散传质只限于界面附近很窄的区域内。该界面厚度与设备的水力学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当界面厚度为零时,动力学

    1987年04期 5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6k]
    [阅读次数:127 ] |[下载次数:185 ]
  • 用聚硫醚泡沫吸附Ag、Au和Pd

    A.S.Khan ,王延安

    Ag、Au、Pd能够被[HO(CH_2CH_2OCH_2SS)nCH_2CH_2OH]型硫代聚醚吸附。Pd的分配系数随卤化物的浓度增加而增加。其中,碘化物的浓度对分配系数影响最大,Ag可以在氯化物、硝酸盐或者苦味酸盐溶液中被萃取出来,在盐酸和氯化钠溶液中,Au的分配系数不同,说明其吸附机理不同。

    1987年04期 62-64+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阅读次数:119 ] |[下载次数:44 ]
  • 在苯甲酸盐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存在下用2-(5-溴代-2-吡啶偶氮)-5-二乙基氨基苯酚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铬(Ⅲ)

    G.V.Rathaiah ,徐灿丁

    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可加速Cr(Ⅲ)与2-(5-溴代-2-吡啶偶氮)-5-二乙基氨基苯酚(简称5—Br—PADA-P)之间的反应。SDS也起增溶和提高灵敏度的作用。苯甲酸钠则使络合物的吸光度进一步增加。反应最适宜的pH范围是5.0—5.8(苯甲酸盐缓冲液).鲜红色络合物在波长595nm处显示最大吸光度。Cr(Ⅲ)浓度在0.02—0.52μgml~-1之间符合比尔定律。其摩尔吸光系数为0.65ngcm~(-2),测定的变异系数是0.92%。金属与配位体之比,在无SDS存在时是1:2,当有SDS存在时是1:1。本文介绍了Cr(Ⅲ)和Cr(Ⅵ)共存时测定它们的分析步骤.本方法已应用在测定合金中铬的含量。对于用分光光度法测定Cr(Ⅲ),本法最快速和最灵敏。

    1987年04期 65-6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阅读次数:164 ] |[下载次数:27 ]
  • 用对甲氧基苯甲醛缩-4-苯基氨基硫脲作为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金的分析试剂

    K.M.M.S.Prakash ,周锦帆

    叙述了对甲氧基苯甲醛缩-4-苯基氨基硫脲(APT)的合成方法、光谱特性及其分析应用。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有选择性以及灵敏的分光光度法,测定纯体系中或有伴生金属存在下的微克量的金。方法的原理是金与对甲氧基苯甲醛缩-4-苯基氨基硫脲之间的显色反应,形成的黄棕色络合物(λmax=365nm)被醋酸乙酯莱取。金(Ⅲ)与该试剂反应在pH4.0—7.0范围内,金与配位体按1:1的比例进行的。金的浓度为0.1—12.3μgml-1,符合比耳定律。该方法的摩尔吸光系数和Sandll灵敏度分别为2.12×10~4mol-1cm-1和0.0092μgcm~2。对45μgcm-2的金(Ⅲ)进行十次重复测定,其相应对标准偏差为1.71%。本文研究了各种离子的干扰并确立了测定某些人工样品的中金试验条件.

    1987年04期 7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阅读次数:133 ] |[下载次数:34 ]
  • 《湿法冶金》1987年总目录

    1987年04期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阅读次数:122 ] |[下载次数:1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