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研究

  • 铅分银炉渣中金属赋存状态分析及银的提取试验研究

    何秉轩;梁勇;刘德刚;曾平生;杨飞;廖春发;

    研究了铅分银炉渣中主要金属的赋存状态,并采用盐酸预处理—硫脲-硫酸浸出法从分银炉渣中提取银,考察了各因素对银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分银炉渣中主要含铜、锑、铋和银,银主要以金属银与少量银铜碲化物形式存在,其中金属银主要与赤铜矿、铋氧化物和铜镁锑氧化物形成多相连生体,少部分以滴状或丝状包裹于赤铜矿等矿物中;铜、铋和锑主要以复杂氧化物形式存在,各物相间连生或共生;取盐酸预处理分银炉渣所得富银渣20 g,在硫脲用量0.92 mol/L、硫酸浓度0.51 mol/L、液固体积质量比6/1、浸出温度60℃、浸出时间4 h条件下,银浸出率可达97.95%。此法可实现银的高效提取。

    2023年01期 v.42;No.187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阅读次数:6 ] |[下载次数:76 ]
  • 用加压氨浸法从低品位铅冰铜中浸出铜锌试验研究

    冯金婷;秦庆伟;汤海波;陈荣升;曾素琴;徐文俊;王明细;

    研究了采用NH_3·H_2O-(NH_4)_2CO_3体系从低品位铅冰铜中加压氨浸分离铜锌,考察了氨水浓度、氧气压力、搅拌速度、碳酸铵浓度、温度、液固体积质量比和浸出时间对金属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氨水浓度3.5 mol/L、氧气压力0.8 MPa、搅拌速度800 r/min、碳酸铵浓度1.5 mol/L、温度100℃、液固体积质量比6/1条件下浸出4 h,铜、锌浸出率分别为81.99%和70.20%,而铁、铅浸出率仅4.11%和1.78%,铜、锌得到选择性浸出。

    2023年01期 v.42;No.187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阅读次数:5 ] |[下载次数:124 ]
  • 用盐酸从强磁铁尾矿中浸出铁及其动力学研究

    黄涛;黄自力;肖硕;郑洁淼;刘晓峰;

    研究了用盐酸从强磁铁尾矿中浸出铁,考察了温度、盐酸浓度、液固体积质量比和反应时间对铁浸出率的影响,探讨了浸出动力学。结果表明:在温度80℃、盐酸浓度8.8 mol/L、液固体积质量比7 mL/1 g、反应时间2 h最优条件下,铁浸出率可达94.37%;酸浸过程符合收缩未反应芯模型,受固相层扩散控制,表观反应活化能为23.55 kJ/mol;酸浸渣主要成分为石英与重晶石,可综合回收利用。

    2023年01期 v.42;No.187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阅读次数:4 ] |[下载次数:124 ]
  • 铁对H_2SO_4-BeFeY_2O_3·2SiO_2-H_2O体系沉淀热力学的影响

    胡皓东;徐略渭;何秉轩;雷鑫;梁勇;

    根据热力学数据,绘制了25℃下H_2SO_4-BeFeY_2O_3·2SiO_2-H_2O体系的lg c_B-pH关系曲线,讨论了体系中各离子浓度变化趋势和沉淀稳定区的形成条件。结果表明:当溶液中的铁为二价铁时,铁、铍、钇的水解pH分别高于6.2、3.7和6.8,铍的水解pH远小于铁、钇水解pH,可优先被去除,但铁和钇的水解pH接近,二者无法通过水解分离;当溶液中的铁为三价铁时,铁的水解pH降至1.4,铁和铍的水解pH均远小于钇的水解pH,较易通过水解去除。

    2023年01期 v.42;No.187 1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3K]
    [阅读次数:2 ] |[下载次数:37 ]
  • 用Mextral 6106H从酸性料液中萃取钒

    王朝华;徐志刚;王永茜;杨世容;杨帆;汪世川;

    研究了用Mextral 6106H从酸性料液中萃取钒,考察了料液酸度、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剂浓度、萃取相比、反萃取剂组成等对钒萃取的影响,测定了Mextral 6106H对钒的饱和萃取量。结果表明:Mextral 6106H在酸性条件下对V(Ⅴ)具有良好的选择萃取性能,料液硫酸质量浓度在20~150 g/L范围内,钒萃取率大于95%;钒萃取率随萃取剂浓度和萃取相比V_o/V_a增大而升高;10%Mextral 6106H对钒的饱和萃取量为3.76 g/L;Mextral 6106H萃取钒速度较快,与料液接触3 min左右萃取反应基本达到平衡;用20 g/L NaOH溶液或氨水反萃取钒,钒反萃取率大于96%。该萃取剂对钒的萃取效果较好。

    2023年01期 v.42;No.187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阅读次数:3 ] |[下载次数:78 ]
  • 用DOWEX MSA-1阴离子交换树脂从氯化物溶液中吸附Zn(Ⅱ)试验研究

    陈哲;谈定生;李启文;邵庆阳;王俊杰;张利凡;谢昀映;邹秀晶;

    研究了用DOWEX MSA-1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从氯化物溶液中吸附Zn(Ⅱ),分析了吸附过程热力学和动力学。结果表明:树脂对Zn(Ⅱ)的吸附量随溶液中氯离子质量浓度增大而提高,吸附平衡符合Redlich-Peterson模型;吸附反应过程中吸热,反应可自发进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吸附动力学过程,颗粒扩散控制吸附速率。

    2023年01期 v.42;No.187 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阅读次数:4 ] |[下载次数:72 ]
  • 层状锂铝氢氧化物吸附锂的性能试验研究

    王丁;胡雨佳;李中林;吕凤程;吴成志;陈俊雪;李义兵;

    研究了采用喷雾干燥法和离子液体法制备不同形貌(球状和核壳状)γ-AlOOH前驱体,再采用机械化学法制备Li-Al层状吸附剂(吸附剂A,球状γ-AlOOH;吸附剂B,核壳状γ-AlOOH),借助XRD、SEM、FT-IR和N_2吸附—脱附技术对所制备吸附剂物相、结构、形貌等进行表征,考察了其对锂的吸附性能和机制。结果表明:吸附剂A和B的有效成分均为锂铝层状氢氧化物;不同形貌前驱体形成的吸附剂的层状结构不同;吸附剂A的比表面积大于吸附剂B;二者对锂的吸附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模型,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2.08 mg/g和9.89 mg/g,且吸附选择性较高。

    2023年01期 v.42;No.187 3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9K]
    [阅读次数:4 ] |[下载次数:145 ]
  • 静电纺丝法制备钴酸镍及其电化学性能试验研究

    邓庚凤;李志午;邓同生;李勇;刘锦平;

    研究了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NiCo_2O_4纳米纤维前驱体,并将煅烧后的NiCo_2O_4纤维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考察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质量比2∶1的Co(NO_3)_2和Ni(NO_3)_2经电纺可制备出直径约400 nm的NiCo_2O_4纳米纤维前驱体;以NiCo_2O_4纤维作负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 141 mAh/g, 10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约为415 mAh/g;电池内部成分电阻仅为3.77Ω,循环性能稳定。

    2023年01期 v.42;No.187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阅读次数:4 ] |[下载次数:213 ]
  • 用碳酸钠从锂云母矿石浸出液中沉淀碳酸锂

    康敏;曹欢;赵笑益;梁效;王勇;王思颖;陈炳龙;

    研究了用碳酸钠从锂云母矿石浸出液中沉淀锂并制备工业碳酸锂,考察了溶液中锂离子质量浓度、碳酸钠用量、溶液pH、碳酸钠溶液加入速度、反应时间和温度及洗涤条件对制备工业碳酸锂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质量浓度300 g/L碳酸钠溶液为沉淀剂,在溶液中锂离子质量浓度36 g/L、温度95℃、碳酸钠溶液加入速度65 mL/min条件下反应1 h,锂沉淀率达89.68%;所得碳酸锂用95℃热水洗涤3次,得到粗碳酸锂,锂损失率3%左右;粗碳酸锂经溶解重结晶制得工业碳酸锂。

    2023年01期 v.42;No.187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阅读次数:2 ] |[下载次数:407 ]
  • 功能化COFs的制备及其对废水中Cu(Ⅱ)的吸附性能

    陆素芬;韦云娇;廖蓓玲;韩雪;黄秋银;陆俊宇;

    研究了以均苯三甲醛和2,5-二氨基-1,4-苯二硫酚二盐酸盐为配体制备功能化COFs吸附材料,并用于从废水中吸附Cu(Ⅱ),通过FT-IR、SEM、EDS等表征了COFs的结构、形貌及元素组成,考察了初始Cu(Ⅱ)质量浓度、吸附时间、废水pH、温度等对Cu(Ⅱ)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5 min内即达到吸附平衡;在初始Cu(Ⅱ)质量浓度300 mg/L,吸附时间30 min,废水pH=3.0,温度25℃,COFs用量5.0 mg条件下,COFs对Cu(Ⅱ)的最大吸附量达171.6 mg/g,吸附效果较好;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吸附过程为放热。COFs可用于常温常压下从废水中吸附去除Cu(Ⅱ)。

    2023年01期 v.42;No.187 5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8K]
    [阅读次数:4 ] |[下载次数:132 ]
  • 磷石膏基有机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Pb(Ⅱ)的吸附试验研究

    宋云杰;马梦雨;吕晨阳;黄彩妹;向露;杜冬云;

    研究了用聚丙烯酸(PAA)改性磷石膏(PG)制备新型复合吸附剂PG/PAA,并用于吸附去除废水中的Pb(Ⅱ)。利用SEM、BET、FT-IR表征了PG/PAA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后磷石膏基吸附剂表面形貌由光滑变得粗糙,比表面积和孔容减小,官能团也有所改变;在溶液pH=5.0、PG/PAA用量1 g/L、初始Pb(Ⅱ)质量浓度50 mg/L、吸附时间30 min条件下,PG/PAA对Pb(Ⅱ)的吸附量达49.34 mg/g;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吸附过程自发放热;PG/PAA吸附Pb(Ⅱ)的机制包括螯合、配位作用和离子交换。

    2023年01期 v.42;No.187 6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2K]
    [阅读次数:5 ] |[下载次数:122 ]
  • 膨润土的钛柱撑改性及吸附电镀废水中的Cr(Ⅵ)试验研究

    杨顺景;徐少辉;周仲魁;

    研究了以钛酸丁酯Ti(n-C_4H_9O)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有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钛柱化剂,再用所制备钛柱化剂对膨润土进行钛柱撑钠化改性。借助SEM与XRD表征了钛柱撑改性膨润土的结构和物相。考察了溶液pH、吸附时间、改性膨润土用量对电镀废水中Cr(Ⅵ)吸附去除的影响及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结果表明:改性后膨润土对电镀废水中Cr(Ⅵ)的去除效果明显;对100 mL初始质量浓度4.0 mg/L、pH=4.0的含Cr(Ⅵ)溶液,在改性膨润土用量10 g/L、室温9 min条件下吸附,Cr(Ⅵ)吸附率达98.0%;废水pH对Cr(Ⅵ)去除效果影响较大;吸附过程可用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描述,Cr(Ⅵ)饱和吸附量为3.05 mg/g,吸附反应以化学吸附为主;钛柱撑改性膨润土的循环使用性能还需进一步改进,后续应采取复合改性方式进一步提高其对Cr(Ⅵ)的去除能力。

    2023年01期 v.42;No.187 7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阅读次数:3 ] |[下载次数:138 ]
  • 磷石膏基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As(Ⅴ)的吸附性能试验研究

    哈志昊;许向群;谭小涵;蓝艳馨;林燕敏;马梦雨;杜亚光;

    研究了用氧化钙(CaO)改性磷石膏(PG)制备吸附剂m-CaO-PG,并用于从废水中吸附去除As(Ⅴ),采用Design-Expert软件以响应面法中的Box-Behnken程序优化m-CaO-PG制备工艺,考察了球磨转速、球磨时间和物料质量比对m-CaO-PG吸附As(Ⅴ)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m-CaO-PG的最佳条件为球磨转速200 r/min,物料质量比6/4,球磨时间4 h; m-CaO-PG对As(Ⅴ)的最大吸附量为37.75 mg/g;吸附过程中产生了Ca_3(AsO_4)_2和CaHAsO_4·2H_2O新物相,新物相中增加了羟基自由基;m-CaO-PG有更大表面积和孔隙体积,吸附去除As(Ⅴ)效果较好。

    2023年01期 v.42;No.187 7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6K]
    [阅读次数:4 ] |[下载次数:96 ]
  • 氯盐体系印刷电路板电镀锡试验研究

    唐施阳;杨建广;李陵晨;南天翔;唐朝波;

    研究了用氯盐体系在印刷电路板(PCB板)上电镀锡,考察了相关因素对电镀锡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温度35℃、Sn~(2+)质量浓度40 g/L、电流密度2 A/dm~2、盐酸浓度3 mol/L、镀锡时间6 min最佳条件下制得的锡镀层表面光亮平整且无裂缝裂纹;镀液中添加1 g/L的抗坏血酸可有效提高镀液稳定性;镀层和基体之间结合力良好,符合PCB制作过程中的要求。

    2023年01期 v.42;No.187 8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阅读次数:2 ] |[下载次数:89 ]
  • 铝灰水解脱氮试验研究

    赵勇;于炳飞;陈伟;段青峰;

    研究了采用水解法处理铝灰使铝灰脱氮,考察了铝灰粒径、温度、液固体积质量比和时间对氮化铝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液固体积质量比10 L/1 kg,在90℃下水解12 h,铝灰中氮化铝分解率达95.32%。氮化铝分解过程受表面化学反应-内扩散共同控制,反应表观活化能为35.78 kJ/mol。

    2023年01期 v.42;No.187 90-9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阅读次数:4 ] |[下载次数:185 ]
  • 氨基磺酸对羟肟类萃取剂的抗硝化影响

    汪世川;徐志刚;邹潜;王朝华;杨帆;王永茜;周放历;

    针对铜萃取过程中浸出液(PLS)含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引起的萃取剂降解问题,研究了用氨基磺酸对羟肟类萃取剂抗硝化。结果表明:PLS或含有NO~-_3/NO~-_2的反萃取液中加入氨基磺酸,可降低萃取剂降解率;当水溶液中氨基磺酸质量浓度约0.005 g/L时,萃取剂几乎不会发生硝化/亚硝化作用;当水溶液中氨基磺酸质量浓度低于0.1 g/L时,萃取剂未发生任何形式的降解,说明氨基磺酸对羟肟萃取剂的稳定性没有不利影响;在萃取—电积循环试验中,如果PLS中含有NO~-_3,氨基磺酸添加方式对萃取剂的降解有不同效果,同时在PLS和电解液中加入氨基磺酸,萃取剂降解率最低,为0.09%,效果较好。

    2023年01期 v.42;No.187 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阅读次数:3 ] |[下载次数:32 ]

分析测试

  • 草酸沉淀—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稀土精矿中的REO、ThO_2和ReO

    杜桂荣;刘扬;杜凯华;卢阳;郭国龙;

    研究了用草酸沉淀—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稀土精矿中的稀土氧化物总量、氧化钍量和稀土氧化物分量。稀土精矿经碱熔融、酸溶除杂后灼烧成氧化物,以重量法测定灼烧产物中稀土氧化物与氧化钍的合量;之后以盐酸溶解灼烧产物,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溶解液中氧化钍量和稀土氧化物分量,稀土氧化物与氧化钍合量减去氧化钍量即为稀土氧化物总量。结果表明:以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的稀土氧化物分量之和与重量法测定的稀土氧化物总量吻合;稀土氧化物总量为39.84%,相对标准偏差为2.59%;本法对于2种标准物质稀土精矿REO-30(GSB04-3309—2016)和REO-50(GSB04-3311—2016)的测定值与标准值吻合,表明方法可靠稳定。本法适用于稀土氧化物总量≥20%的稀土精矿中稀土氧化物总量、氧化钍量和稀土氧化物分量的连续测定。

    2023年01期 v.42;No.187 101-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阅读次数:4 ] |[下载次数:42 ]

征订启事

  • 欢迎订阅2023年《湿法冶金》

    <正>《湿法冶金》(双月刊)创刊于1982年,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由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主管、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主办,主要内容涉及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稀散金属、稀土金属、贵金属的选矿及湿法冶金工艺,相关材料(萃取剂、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剂、絮凝剂等)的合成工艺,冶金过程自动控制系统,设备及仪器仪表的研发技术,分析测试方法,三废治理、二次资源综合回收流程,是一本湿法冶金技术综合性刊物,可供相关科研、设计、生产人员及高校师生参阅。

    2023年01期 v.42;No.187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阅读次数:3 ] |[下载次数:0 ]
  • 欢迎订阅2023年《铀矿冶》

    <正>《铀矿冶》创刊于1982年,季刊,中国核学会铀矿冶学会主办,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原子能技术类的核心期刊。《铀矿冶》是以应用技术为主、兼顾基础理论的综合性科技刊物,主要刊登放射性金属、贵金属、稀土、稀有金属和有色金属等矿石的采矿、选矿、冶金及有关矿山地质、物理探矿、矿山测量、安全防护、分析检测、设备仪表、有机材料、环境保护、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技术经济分析等方面的科技成果、先进技术、综合述评、工作简报和动态等,

    2023年01期 v.42;No.187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阅读次数:3 ] |[下载次数:0 ]

本刊声明

  • 《湿法冶金》编辑部关于仿冒虚假信息的严正声明

    <正>为帮助作者、读者准确识别虚假《湿法冶金》期刊网站和相关诈骗信息,现作如下声明:1.《湿法冶金》期刊唯一投稿网址为https://sfyj.cbpt.cnki.net,网站已获得百度官网认证,官网具有蓝底白字的“官方”标识;唯一电子邮箱为shifayejin@163.com。2.《湿法冶金》由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主管、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主办,未与任何其他公司、组织或机构合作办刊。

    2023年01期 v.42;No.187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阅读次数:3 ] |[下载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