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导远;李解;
研究了用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从金矿石中浸出金,考察了矿石粒度、矿石与细菌培养基用量配比、甘氨酸用量、体系pH对金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矿石粒度为200~300目、矿石与培养基的配比为2 g/200 mL、甘氨酸用量12 g/L、体系pH=9.5、浸出时间24 d条件下,金浸出率达91.47%,浸出效果较好。
2021年03期 v.40;No.177 186-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0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76 ] - 郭双华;
研究了从某低品位氧化铜钴矿石中还原酸浸铜、钴,考察了矿石粒度、反应温度、硫酸用量、还原剂亚硫酸钠用量对铜、钴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矿石粒度-74μm占80%、液固体积质量比2/1、硫酸用量为矿石质量的8%、还原剂亚硫酸钠用量为矿石质量的12%、反应时间4 h条件下,钴浸出率大于93%,铜浸出率大于95%,浸出效果较好。
2021年03期 v.40;No.177 190-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5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17 ] - 钟晖;肖利;文定强;张雯倩;张颖;
研究了用生物质燃料粒还原焙烧水钴矿,再用硫酸浸出钴,考察了水钴矿粒度、生物质燃料粒加入量、还原焙烧温度和时间对还原焙烧产物中钴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100 g粒度为-200~+325目的水钴矿,配入60目燃料粒10 g,混匀后在350℃下还原焙烧1.0 h,然后用硫酸从焙砂中浸出钴,钴浸出率达99.5%以上,浸出效果较好。
2021年03期 v.40;No.177 193-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04 ] - 彭腾;冉雪玲;杨宁;苑志宇;
研究了采用柠檬酸浸出—电沉积工艺从废手机锂离子电池中回收钴,考察了浸出条件及浸出液钴质量浓度、pH、电积温度、阴极电流密度对钴电沉积中电流效率、单位能耗及钴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25 mol/L柠檬酸,4.9 mol/L H_2O_2,在温度80℃、液固质量体积比8.5/1条件下浸出电池正极材料70 min,钴浸出率为94.84%;对此浸出液,在钴质量浓度45 g/L、温度60~65℃、电流密度435 A/m~2、pH=4条件下电积钴,电流效率为90.56%,电积钴表面平整,其中钴质量分数为99.76%。
2021年03期 v.40;No.177 196-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2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14 ] - 高威;张强;李莎;
研究了中低品位高硫高硅铝土矿焙烧脱硫—碱浸脱硅工艺,考察了焙烧前、后铝土矿的物相变化,以及碱浸时间、碱浸温度、液固体积质量比和碱液质量浓度对脱硅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碱浸温度95℃、碱质量浓度110 g/L、碱浸时间60 min、液固体积质量比10/1条件下,脱硅率为45.89%,氧化铝损失率为3.89%。适宜条件下,脱硅后铝溶出率达97.21%,较未脱硅焙烧工艺的铝溶出率提高4.89%。
2021年03期 v.40;No.177 202-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2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45 ] - 李康;行卫东;朱刘;
研究了用盐酸从镍钛钯废合金靶材中浸出镍、铝、钯,通过氯化铵沉淀、煅烧还原回收钯。结果表明:用5.0 mol/L盐酸溶液浸出废靶材6.0 h,镍、铝浸出率均在98%以上,浸出液中的镍用碱沉淀为粗氯化镍;浸出渣用6 mol/L盐酸在理论量1.2~1.5倍氯酸钠存在条件下浸出钯,钯浸出率99.98%;钯浸出液中加入适量氯化铵沉淀氯钯酸铵,氯钯酸铵经烘干煅烧还原得海绵钯。该工艺钯回收率大于99%,海绵钯纯度大于99.95%。
2021年03期 v.40;No.177 207-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4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51 ] - 陈灵丽;谈定生;邓维;丁家杰;王俊杰;杨健;丁伟中;
研究了用N235从热镀锌盐酸酸洗废液中萃取Zn~(2+)、Fe~(3+)和Fe~(2+),考察了废液中Zn~(2+)质量浓度、萃取时间、萃取剂体积分数、相比(V_o/V_a)、温度及助萃剂Cl~-浓度对金属离子萃取率及分离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机相组成为50%N235+50%260~#溶剂油、V_o/V_a=1/1、室温(24℃±1℃)条件下,废液中加入适量Cl~-,萃取5 min, Zn~(2+)单级萃取率为83.06%,Zn/∑Fe分离系数达41.90;经过3级逆流萃取,Zn~(2+)萃取率达94.8%,总铁萃取率为16.52%,锌/铁分离效果较好。通过萃取前后对有机相的红外光谱分析,确定N235萃取金属离子的机制为金属配阴离子与胺盐中的氯离子发生交换形成疏水性离子缔合体而进入有机相。
2021年03期 v.40;No.177 21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4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42 ] - 郭娜;颜子博;胡敏;李浩然;彭丽;
研究了采用发泡法和分子印迹法制备海绵状镍印迹壳聚糖吸附剂,考察了此吸附剂在不同溶液体系中对Ni~(2+)的特异性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pH=5的一元溶液中,该吸附剂对Ni~(2+)有较高的吸附量,约为53 mg/g;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在钴、镍和锰、镍二元溶液中,该吸附剂对Ni~(2+)有较高选择吸附性能,Co~(2+)、Ni~(2+)和Mn~(2+)、Ni~(2+)的分离因子分别为17.16和53.80。该吸附剂有良好的再生能力,可重复利用。
2021年03期 v.40;No.177 217-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7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21 ] - 胥国龙;闻振乾;原渊;姚益轩;张翀;刘双民;腾飞;
研究了用N235从高浓度盐酸溶液中萃取铼及用NaOH溶液反萃取铼,考察了萃取剂组成、相比、两相接触时间对萃取和反萃取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铼质量浓度38.4 mg/L、HCl浓度5.5 mol/L的溶液,用5%N235+1.5%仲辛醇+93.5%磺化煤油进行萃取,在V_o/V_a=1/10、两相接触时间1 min条件下经3级逆流萃取,铼萃取率达97%;对于负载铼质量浓度540 mg/L的有机相,用清水洗涤后,在V_o/V_a=15/1、接触时间30 s条件下,用浓度为1.5 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萃取,铼的单级反萃取率为99.5%。铼的分离效果较好。
2021年03期 v.40;No.177 224-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1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48 ] - 封宇;陈树森;任宇;郎哲思;
研究了以聚丙烯酸共聚物为载体,通过接枝四乙烯五胺,再进行季铵化反应制备带有强碱基团的螯合树脂,并考察其从有高浓度碳酸根/碳酸氢根存在的铀矿石碱性浸出液中吸附铀的特性。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聚丙烯酸螯合树脂对铀有较好的吸附性能;针对铀矿石碱性浸出液,在铀、碳酸根、碳酸氢根质量浓度分别为0.8、36、14 g/L条件下,该树脂对铀的饱和吸附容量为126.6 mg/g。
2021年03期 v.40;No.177 229-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2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93 ] - 常喜信;支梅峰;周志全;牛玉清;任燕;曹令华;曹笑豪;叶开凯;
研究了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从碱性溶液中吸附铀,考察了溶液pH、温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绘制了吸附等温线,对负载树脂进行动态吸附淋洗。结果表明:用强碱性离子阴离子交换树脂可以有效地从碱性溶液中选择性吸附铀,铀吸附量达60 mg/g;负载树脂用碳酸铵及碳酸氢铵溶液淋洗后可循环使用。
2021年03期 v.40;No.177 236-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9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63 ] - 李秀玲;黄金萍;石新彪;辛磊;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TiO_2凝胶并涂敷在活性炭纤维表面,经高温处理后制得载钛改性活性炭纤维电极(TiO_2/ACF)。研究了TiO_2/ACF从废水中电吸附Cr(Ⅵ)的性能及吸附平衡后的再生,利用FT-IR、XRD和SEM对TiO_2/ACF材料表面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模拟废水pH=2.0、初始Cr(Ⅵ)质量浓度10 mg/L、电极电位0.6 V、极板间距9 mm、极板面积100 cm~2条件下,TiO_2/ACF对Cr(Ⅵ)的吸附效果最佳,吸附率接近100%,明显高于开路状态下的吸附率;活性炭纤维呈束状结构,其表面和束间分散有较多颗粒物,出现锐钛矿和金红石晶相,表明钛成功负载,其对Cr(Ⅵ)的吸附性能得以增强。
2021年03期 v.40;No.177 239-24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9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25 ] - 欧阳石保;谌志新;陈若葵;阮丁山;
研究了用氢氧化铝从高氟废水中去除氟,考察了反应温度、废水pH、反应时间、搅拌速度、氢氧化铝用量对氟去除率的影响,采用XRD、SEM表征了除氟前、后的氢氧化铝。结果表明:氢氧化铝在废水除氟过程中转变成六氟铝酸钠;在废水体积500 mL、pH=6.5、氟初始质量浓度2.0 g/L、反应温度25℃、搅拌速度600 r/min、氢氧化铝用量2.5 g条件下反应60 min,氟去除率达99.3%,除氟效果较好。
2021年03期 v.40;No.177 245-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7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95 ] - 万强;诸方平;谭星星;
研究了采用偏心转盘塔替代混合澄清槽对含铀废料进行萃取纯化,考察了转盘雷诺数、通量等对萃取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液中杂质含量对偏心转盘塔萃取效果影响很小;在V_o/V_a=1.2/1、转盘雷诺数约13 824、通量为66 L/h(芯块溶解液)和55 L/h(碱渣浸出液)条件下,萃取效果较好;在V_a/V_o=1.2/1、转盘雷诺数约23 128、通量为55 L/h条件下,2种原料液均有较好反萃取效果;偏心转盘塔替代混合澄清槽萃取纯化含铀废料效果较好,可在工业放大设计中参考应用。
2021年03期 v.40;No.177 249-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3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87 ] - 李梦茜;黄惠彬;龙洁云;张振旺;
从镉污染矿区水体污泥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对19 mmol/L镉(Cd)有抗性的菌株L202002,通过形态观察、生化和生理特性及ITS序列分析,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考察了该菌株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活性和对重金属Cd、Cu、Cr、Hg、Pb、Zn的抗性及去除溶液中Cd的能力。结果表明:该菌株属于曲霉菌(Aspergillus),与土曲霉(Aspergillus cejpii)的同源性大于98%;对多种重金属有较强的抗性,在固体培养基中的抗性顺序为Cd>Zn>Cu>Cr>Hg>Pb;菌株对高岭土悬浊液有很好的絮凝活性;活细胞和非活细胞都能去除溶液中的Cd,且活细胞比非活细胞具有更好的生物吸附能力。该菌株在含重金属废水处理中有应用潜能。
2021年03期 v.40;No.177 255-259+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4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19 ] - 陈溥;
针对铜的溶剂萃取过程,提出了一种混合模型。该模型由参数未知(传质速率)的机理模型串联参数未知的数据预测模型组成,采用核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数据预测模型。并通过仿真与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混合模型的性能。结果表明,基于核偏最小二乘方法的串联混合模型有较好性能,可用于优化铜的溶剂萃取工艺。
2021年03期 v.40;No.177 260-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8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