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兴勋;
从某铜矿区矿坑水中分离筛选出5株菌。对筛选出的细菌进行培养、驯化后发现,QS1为最佳中温菌(33℃),QS5为最佳中等嗜热菌(45℃)。用这2株菌浸出含铜硫化矿,并与实验室保存的相同温度菌种的浸出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同试验条件下,属地菌QS1和QS5显示出较高的铜浸出率;延长驯化时间,属地菌表现出更高的优越性。
2015年04期 v.34;No.142 270-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阅读次数:131 ] |[下载次数:87 ] - 邢学永;
研究了用低温碱性焙烧—水浸工艺从石煤矿中提取钒,考察了焙烧条件(碱矿质量比、盐矿质量比、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及浸出条件(温度、时间、液固体积质量比)对钒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500℃、焙烧时间1.0h、碱(NaOH)矿(脱碳料)质量比1.5、盐(NaNO3)矿(脱碳料)质量比0.50~0.75的最佳条件下进行焙烧,然后在温度60℃、液固体积质量比4∶1条件下浸出1h,钒浸出率最高可达99.0%。
2015年04期 v.34;No.142 275-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阅读次数:137 ] |[下载次数:143 ] - 李辉;金会心;杜振华;
研究了从云南某高铁铝土矿中高压溶出氧化铝,考察了溶出温度、溶出时间、石灰添加量、苛性碱质量浓度对氧化铝溶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铝溶出最佳条件为溶出温度280℃,溶出时间45min,石灰添加量8%,苛性碱质量浓度225g/L;最佳条件下,氧化铝相对溶出率为84.35%,实际溶出率为75.94%。同时,对原矿样的能谱分析和赤泥的XRD分析结果表明,氧化铝溶出过程中,赤铁矿会包裹部分一水硬铝石,导致氧化铝溶出率下降。
2015年04期 v.34;No.142 279-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阅读次数:131 ] |[下载次数:197 ] - 王云山;杨刚;沈克兵;惠迎花;张金平;安学斌;
研究了酸、碱联产再生循环与菱镁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有机耦合新工艺,提出酸浸、水解及蒸氨适宜工艺参数。新工艺理论上无需外购酸、碱,能量可合理梯级利用,固体废渣可用于生产建材,具有绿色、清洁、环保、资源利用率高、节能降耗等特点,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是菱镁矿资源综合利用的新途径。
2015年04期 v.34;No.142 283-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阅读次数:136 ] |[下载次数:113 ] - 俞娟;覃雪莲;李林波;
介绍了锌的常压富氧直接浸出新工艺及工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湖南株冶直浸系统中钙、镁结晶严重的问题,研究了结晶物的物相及温度对砷盐净化后溶液中钙离子、镁离子和锌离子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浸系统中,除镉一级溢流槽、除镉二级溢流槽和新液储罐中的结晶物主要成分为二水硫酸钙(CaSO4·2H2O);净化后冷却塔中的结晶物除含有二水硫酸钙(CaSO4·2H2O)外,也含有碱式硫酸锌[ZnSO4·3Zn(OH)3·3H2O]和七水硫酸镁(7MgSO4·7H2O);降温对净化后溶液中锌离子和镁离子质量浓度影响不明显,对钙离子浓度影响显著;温度降到42℃以下时,钙离子质量浓度从580mg/L降到460mg/L,钙析出量达0.12kg/m3。
2015年04期 v.34;No.142 287-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阅读次数:152 ] |[下载次数:171 ] - 熊以俊;刘东辉;
研究了从白合金中湿法回收钴。在硫酸体系中,以空气作氧化剂,采用机械活化钴白合金,考察了活化时间、反应温度及浸出剂浓度对钴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钴浸出率随机械活化时间延长、反应温度升高、浸出剂浓度增大而提高;机械活化使白合金颗粒变细,比表面积增大,活性增强,从而有利于金属浸出;在硫酸浓度为3mol/L、反应温度为80℃、浸出时间为12h、液固体积质量比为8∶1、空气通入量为4L/min、搅拌速度为150r/min条件下,未活化钴白合金的钴浸出率为63.2%,而活化60 min的钴白合金的钴浸出率为96.1%。
2015年04期 v.34;No.142 292-295+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7K] [阅读次数:128 ] |[下载次数:115 ] - 聂华平;王莉红;张忠堂;吴芳芳;
研究了用还原剂亚硫酸钠还原分金液中的金离子,确定了电位与金离子质量浓度及金还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电位降到585mV以下时,金还原率可达99%;电位约为505mV时,还原反应结束。
2015年04期 v.34;No.142 296-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阅读次数:150 ] |[下载次数:215 ] - 许万祥;张卜升;李波;王治钧;王靖坤;
研究了以还原沉淀法用海绵铜浸出液制备氯化亚铜,考察了反应时间、温度、NaCl加入量、溶液pH等对氯化亚铜沉淀率的影响,对所得沉淀产物分别进行XRD分析和EDS能谱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溶液pH对氯化亚铜还原率影响最大;在pH=2.0、温度80℃、反应时间1.0h、NaCl加入量为理论量的1.2倍最佳条件下,铜沉淀率达96.4%,沉淀产物为纯度较高的氯化亚铜。
2015年04期 v.34;No.142 301-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阅读次数:177 ] |[下载次数:241 ] - 张文治;闫琨;刘万超;陈湘清;谢武明;
研究了对高苛性比铝酸钠溶液进行脱硅,考察了脱硅温度、溶液钙硅物质的量比、脱硅时间及不同脱硅剂对脱硅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自制的新型Ca-Fe脱硅剂脱硅效果最好,最佳条件下,脱硅后的铝酸钠溶液中SiO2质量浓度可降至0.1g/L,硅量指数可达20。利用XRD对新型Ca-Fe脱硅剂及其脱硅产物进行分析,探讨了新型Ca-Fe脱硅剂的脱硅机制。
2015年04期 v.34;No.142 305-307+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阅读次数:122 ] |[下载次数:161 ] - 刘华龙;
研究了贵州某高硫铝土矿焙烧后的预脱硅和矿浆沉降性能。结果表明:随焙烧时间延长和温度升高,预脱硅率升高;随矿浆固含量增加,预脱硅率降低;石灰添加量对预脱硅影响不大;随苛性碱质量浓度增大,预脱硅率升高;在苛性碱质量浓度248g/L、石灰添加量9%、反应时间8h、温度100℃、矿浆固含量300g/L适宜条件下,预脱硅率为64.5%左右;稀释矿浆苛性碱质量浓度为160g/L,矿浆沉降速度10m/h,矿浆固含量以70g/L为宜,絮凝剂添加量为80g/t左右。
2015年04期 v.34;No.142 308-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阅读次数:149 ] |[下载次数:174 ] - 李军旗;金会心;毛小浩;米秋秋;李辉;杜振华;
拜耳法铝酸钠溶液中的有机物影响氧化铝的正常生产。采用过氧化氢湿式氧化法,在低温、常压条件下,研究了对铝酸钠溶液中有机物的脱除动力学。结果表明,溶液中过氧化氢浓度是影响氧化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氧化反应速率与溶液中有机物浓度遵循一级反应关系,动力学方程为-d[C]/dt=3.45×10-7e61 260.63/RT[C][H2O2]1.30。模拟计算值与试验值相关性较好,建立的动力学方程能较好地反映实际情况。
2015年04期 v.34;No.142 312-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阅读次数:137 ] |[下载次数:240 ] - 王轲轲;吴复忠;金会心;李水娥;
根据低品位软锰矿脱硫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ΔG)、反应平衡常数(K)、平衡时SO2的分压,得到ΔG-T关系式,分析了低品位软锰矿用于烧结烟气干法脱硫的可能性。由不同温度下的ΔG及平衡常数表达式推导出Mn-S-O系中所有反应的p(SO2)与p(O2)的关系,绘制出Mn-S-O系相图。结果表明:在烧结烟气排放范围内,直接利用低品位软锰矿脱除烟气中的SO2在热力学上具有较大的可行性,温度和总压对MnSO4稳定区域影响不大。
2015年04期 v.34;No.142 317-320+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阅读次数:150 ] |[下载次数:161 ] - 王威;张博;曹耀华;柳林;刘红召;高照国;杨华玲;
研究了从某金冶炼厂金冶炼渣中回收铁、金、银。考察了硫酸浓度、浸出温度和浸出时间对铁浸出率的影响,以及液固体积质量比、浸出时间、氰化钠用量对金、银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硫酸浓度10.8mol/L、浸出温度90℃、浸出时间2h、液固体积质量比2.5∶1条件下,金冶炼渣中铁浸出率为90.85%;在液固体积质量比3∶1、浸出时间48h、体系pH≈11、氰化钠用量10kg/t条件下,铁浸出尾渣中金、银浸出率分别为72.8%和62.4%。
2015年04期 v.34;No.142 321-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阅读次数:125 ] |[下载次数:248 ] - 陈戏三;李江波;
利用H2SO4/H2O2体系从碱性锌锰电池中浸出锌和锰,考察了硫酸浓度、H2O2浓度、温度、固液质量体积比和浸出时间对锌、锰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体系中加入H2O2,可显著提高锌、锰浸出率;在硫酸浓度0.55mol/L、H2O2浓度0.66mol/L、浸出温度50℃、固液质量体积比1∶30条件下浸出60min,锌、锰浸出率分别达97%和94%,浸出效果良好。
2015年04期 v.34;No.142 324-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阅读次数:128 ] |[下载次数:219 ] - 李伯骥;谢营邦;樊艳金;刘晨;何航军;
研究了在盐酸介质中直接浸出拜耳法赤泥高炉炼铁炉渣中的铝,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盐酸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铝浸出率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了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影响铝浸出率的主要因素依次为盐酸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铝浸出最佳条件为盐酸浓度8.4mol/L,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1h;最优条件下,铝浸出率为85.18%。
2015年04期 v.34;No.142 328-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阅读次数:157 ] |[下载次数:160 ] - 张旭霞;王英杰;许延辉;赵文怡;田皓;张丞;胡卫红;马升峰;刘铃声;
研究了用盐酸从催化废水治理产生的污泥中浸出稀土、铝、铁、硅,考察了浸出剂酸度、固液质量体积比、温度、浸出时间等对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浸出剂盐酸浓度2.0mol/L、固液质量体积比1∶9、浸出时间0.5h条件下,稀土浸出率为96%,实现了稀土与铁、铝的初步分离;然后采用草酸盐沉淀法制得纯度为99%的草酸稀土。
2015年04期 v.34;No.142 331-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阅读次数:109 ] |[下载次数:115 ] - 李倩;李美玲;
研究了超声波作用下用人造沸石从含磷废水中吸附磷,考察了超声波功率、吸附时间、人造沸石用量、磷初始质量浓度对磷吸附率的影响,对比了硅藻土、活性氧化铝对磷的吸附效果,在最佳条件下,通过动力学试验,利用Morris扩散模型研究了人造沸石吸附磷的机制。结果表明:在超声波功率40 W、吸附时间50min、人造沸石加入量2.5g、磷初始质量浓度20mg/L条件下,磷吸附率达99.5%;人造沸石的吸附效果比硅藻土和活性氧化铝吸附效果好;磷的吸附动力学特征很好地遵循Morris扩散模型。
2015年04期 v.34;No.142 334-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阅读次数:115 ] |[下载次数:148 ] - 张鲁超;杨乐浩;王明全;李小奇;孔德顺;
用煤矸石制备聚合硫酸铝铁(PAFS),研究了铁铝物质的量比、体系pH、聚合时间、聚合温度对PAFS去浊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制备PAFS的优化条件:c(Al 3++Fe3+)=0.6mol/L,铁铝物质的量比为10∶3,体系pH=0.8,聚合时间7h,聚合温度60℃,室温下熟化24h。用优化条件下制备的PAFS处理洗煤废水,在洗煤废水pH=8.0、5%PAFS用量为6mL/800mL洗煤废水优化条件下,洗煤废水余浊达20%以下。
2015年04期 v.34;No.142 339-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阅读次数:140 ] |[下载次数:143 ] - 曹霖;李建华;廖文胜;夏良树;周彦同;夏良树;
借鉴油田化学堵水调剖技术,提出用流体控制剂解决铀地浸矿山矿层非均质性问题。介绍了流体控制剂的作用机制及与调剖剂的区别,通过分析材料及预期效果,指出流体控制剂的应用前景。
2015年04期 v.34;No.142 343-346+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阅读次数:130 ] |[下载次数: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