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辉波;叶国安;林灿生;苏哲;王孝荣;赵兴红;刘占元;
研究了硅基季铵化阴离子分离功能材料SiR4N与256×4吡啶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在硝酸溶液中对Pu(Ⅳ)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SiR4N对Pu(Ⅳ)的静态吸附速度比256×4树脂快;在钚、镅分离中,SiR4N的洗涤流出峰和对钚的解吸流出峰的半高宽比256×4树脂的小,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分离选择性和传质动力性;穿透曲线显示,相同条件下,256×4树脂和SiR4N的交换区高度分别为294mm和165mm,工作交换容量分别为58mg/g和27mg/g;另外,SiR4N的耐辐照性能显著优于256×4树脂。
2012年04期 v.31;No.124 208-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73 ] - 刘成佐;梁华正;罗明标;
利用梯度筛选法,在锑矿区受污染的土壤(锑质量浓度为548μg/g)中筛选出一株耐锑微生物,经鉴定为青霉菌,其最佳培养条件为:摇床速率150r/min;温度25℃左右;最适pH为6.5,对碱性环境很敏感。该菌株对锑的吸附量随锑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锑质量浓度大于600μg/mL时其生长受到抑制,对锑的最高吸附率为63%。
2012年04期 v.31;No.124 213-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89 ] - 吴振宇;刘峙嵘;陶琴琴;刘中平;
研究了有机底物对3种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G-EPS、P-EPS、W-EPS)的影响。G-EPS和P-EPS在相同试验条件下以不同有机底物(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得到,W-EPS由污水处理厂污泥中提取。3种EPS量的顺序为G-EPS>P-EPS>W-EPS,其中所含多糖和蛋白质的比值分别为22.9、4.8、6.7,且EPS中的多糖含量明显高于蛋白质的含量;在一个培养周期内,G-EPS中多糖、蛋白质及其总量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均比P-EPS的短;3种EPS中,碳、氮元素比分别为8.5、5.5、6.1;红外光谱显示,3种EPS中所含的官能团种类很相近,主要是羟基、羧基、氨基和酰胺基团,但每种EPS中所含各种官能团的量有差异。
2012年04期 v.31;No.124 216-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90 ] - 刘振辉;谢建宏;张崇辉;
某高酸锌冶炼渣中银品位为360g/t,存在形式复杂,绝大部分被黄钾铁矾包裹。研究了用硫酸加热浸出除锌、铁—浮选富集银,得到的银精矿品位为3 201g/t,银回收率为82.58%。
2012年04期 v.31;No.124 220-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02 ] - 徐志刚;邹潜;汤启明;
研究了Mextral 84H萃取剂萃取铜的性能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Mextral 84H萃取剂具有萃取效率高、分相速度快、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可用于从矿石浸出液或印刷线路板蚀刻液中萃取铜。
2012年04期 v.31;No.124 224-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0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69 ] - 谢光明;龙小玲;沈飞;朱明亮;
针对四川石棉某辉铜矿矿石,研究了用硫酸浸出铜并制取硫酸铜。试验结果表明:矿石在550℃下焙烧30min,然后用硫酸(过量60%)溶液在50℃、固液质量体积比1∶5条件下浸出30min,铜浸出率达90%以上,循环试验物料平衡良好。从浸出液中提取的五水硫酸铜产品质量达到工业一级品要求。
2012年04期 v.31;No.124 227-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30 ] - 于延芬;刘缘缘;秦庆伟;陈湘清;
研究了采用(NH4)2CO3-NH3·H2O体系从湖北大冶某冶炼厂电炉渣浮选尾砂中浸出铜,考察了炉渣粒度、浸出温度、氨水浓度、固液质量体积比、碳酸铵用量、搅拌速度等因素对铜浸出率的影响。试验获得从电炉渣浮选尾砂中浸出铜的最佳条件为:炉渣粒度0~0.045mm,浸出温度80℃,氨水质量浓度70g/L,固液质量体积比1∶10,碳酸铵用量1.5g,搅拌速度500r/min。浸出过程前、后期受固膜扩散控制,浸出中期受扩散与化学反应共同控制。
2012年04期 v.31;No.124 230-23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83 ] - 梁杰;黄岩;范丽君;石玉桥;邓朝勇;
研究了低品位氧化锌矿石的微波还原焙烧—硫酸浸出锌,考察了微波功率、活性炭粉加入量和微波加热时间对矿石中铁还原度及铁还原度对锌、铁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品位氧化锌矿中铁的还原度随微波功率、活性炭粉加入量和加热时间的增大而增大,锌浸出率随铁还原度的增大而升高;铁还原度控制在60%以下,用质量浓度为80g/L的硫酸溶液浸出,锌浸出率为85.36%,铁浸出率为33.75%。
2012年04期 v.31;No.124 234-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30 ] - 王勇;韩晓兰;
研究了从氧化钼矿石中回收钼,考察了NaOH质量浓度、温度、时间、液固体积质量比对钼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NaOH质量浓度80g/L、温度95℃、液固体积质量比3∶1条件下浸出矿石120min,钼浸出率达80%以上;浸出液先以Na2S溶液沉铅,再以HCl溶液调节pH=8除硅,然后再用HCl溶液调节pH=2.5,用D314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钼,用10%NaOH溶液在40℃下解吸钼,钼吸附率及解吸率分别达到95%和97%。
2012年04期 v.31;No.124 237-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57 ] - 李博;熊述清;刘述平;闫武;徐凌飞;唐湘平;
中低品位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浮选后的精矿中除含有原矿的腐殖酸类等有机物外还有一定量的有机浮选药剂,在后续的拜耳法生产氧化铝流程中,这些有机物对氧化铝的生产和产品质量有负面影响。介绍了浮选精矿中有机物的来源及对拜耳工艺的影响,提出了降低有机物影响的几点措施。
2012年04期 v.31;No.124 240-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24 ] - 宋翔宇;
山西某高硫铝土矿中硫质量分数达2.95%,采用浮选分离工艺得到铝土矿精矿和硫铁矿精矿。铝土矿精矿中,硫质量分数降至0.34%,Al2O3回收率为96.16%,满足后续氧化铝生产工艺要求;硫铁矿精矿中硫质量分数为45.83%,达到优等-Ⅱ级硫精矿质量标准。该工艺有效解决了高硫铝土矿硫、铝资源的综合回收问题。
2012年04期 v.31;No.124 243-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68 ] - 张明;
试验研究了溶液中钛质量浓度、杂质铁的存在和水解时间对硫酸钛水解率、偏钛酸粒径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溶液中硫酸钛质量浓度增大,水解率降低,同时颗粒出现团聚现象;溶液中存在杂质Fe时水解率大大降低,但对产物粒度没有影响,反而使形貌更加规则;随水解时间延长,水解率明显增大,粒径增大。
2012年04期 v.31;No.124 248-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9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06 ] - 高玉红;戴洪厚;刘卫洁;王建森;
研究了用焦炭从模拟含铅废水中吸附铅。试验结果表明:在焦炭粒度80目、用量0.2g/mL、废水pH为4~5、吸附时间9~12min条件下,废水中铅去除率可达98.7%;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式和Freun-dlich等温式,以化学吸附为主,物理吸附为辅;吸附穿透体积为40mL,焦炭工作容量为11.25mg/g,饱和容量为903.55mg/g;焦炭经过硝酸浸泡后可再生。
2012年04期 v.31;No.124 252-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98 ]
- 刘永帅;张旭;梁龙伟;
在氨-氯化铵缓冲液(pH=10.0)+150g/L柠檬酸钠+2g/L丁二酮肟(DMG)底液体系中,采用微分脉冲极谱法测定湿法炼锌中间溶液中镍的浓度。结果表明:在-0.98V左右产生灵敏的微分脉冲极谱波,镍浓度在8.52×10-7~8.52×10-5 mol/L范围内与相应峰电流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7×10-7 mol/L。该方法成功用于湿法炼锌中上清液、一段净化后液、二段净化后液、电积新液、电积废液中镍的测定,RSD分别小于等于0.43%、1.33%、1.92%、2.87%、4.87%,加标回收率为98.4%~102.2%,方法灵敏、简单、快速。
2012年04期 v.31;No.124 256-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29 ] - 龚明明;孙浩波;宫增艳;林厚春;
石煤钠化焙烧物中含有V3+、V4+、V5+、Fe2+、Fe3+、SiO2等多种组分。研究了石煤钠化焙烧物中V5+、V4+的碱浸分离,以及V3+、V4+、Fe2+、Fe3+、SiO2在磷酸-氢氟酸介质中的溶解和干扰组分的消除,获得了满意结果。
2012年04期 v.31;No.124 260-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52 ] - 刘淑香;姚旭;
基于铝与铬天青S在pH为5.4~5.7的微酸性介质中形成稳定的紫红色配合物,研究了采用铬天青S光度法测定锰矿石中的三氧化二铝。结果表明:铁、钛的干扰可以抗坏血酸和苦杏仁酸消除;基体元素锰的干扰,在以稀盐酸提取熔融物时加入无水乙醇还原锰酸盐、再加盐酸羟胺消除;用国家标准样品进行验证,结果满意。与国标方法相比,该法简便,快速,易于掌握,而且分析成本低,不使用大型仪器,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2012年04期 v.31;No.124 264-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