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荣骏,邱电云
对纳米级固体粉末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是当前材料领域中非常热点的课题。在纳米级固体料末材料的制备方法中 ,湿法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及研究结果 ,对以湿法制备纳米级固体粉末材料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与评述。
2001年01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阅读次数:116 ] |[下载次数:324 ] - 刘晓荣,邱冠周,胡岳华,柳建设,李丽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仪鉴别了萃取界面污物中有机相的化学成分 ,发现其中存在有萃取剂降解产物和甲基萘、二甲基萘、三甲基萘等稠环芳烃。稀释剂 2 6 0 #工业煤油中由于含有稠环芳烃及其它杂质而使萃取分相性能变坏。通过适当的磺化方法可使稀释剂的物化性能和分相性能得以改善 ,最终达到防止乳化的目的。
2001年01期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阅读次数:117 ] |[下载次数:216 ] - 李滦宁,马玖彤,张凤君,徐昕
采用五种体系进行了从铜精矿中浸出铜镍的研究 ,得出了最佳浸出体系及条件。在催化剂作用下压热氧化浸出 ,当催化剂浓度为 0 .2 mol/L、起始氧压为 0 .9~ 1 .0 MPa、温度为 1 60℃、浸出时间 2 .0~ 3 .0 h、固液质量体积比为 1∶ 6条件下 ,铜、镍的浸出率分别为 98.5%和 96.1 %。该方法对硫化矿中铜、镍浸出比较适用。
2001年01期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阅读次数:81 ] |[下载次数:183 ] - 毛天舒2001年01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阅读次数:126 ] |[下载次数:90 ]
- 李运刚
对低温氧化焙烧湿法工艺处理铜阳极泥的第三步——亚硫酸钠浸出银及甲醛还原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银的浸出率可达 99.2 2 % ,还原率 99% ,直收率 98.4 % ,总回收率为 98%。
2001年01期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阅读次数:122 ] |[下载次数:280 ] - 谯宁,秦念华
对电锌生产锌焙砂浸出工艺进行了改进研究。将低酸浸出改为预中和后 ,较好地解决了原流程中有大量硅胶产出、液固分离困难、黄钾铁矾渣中锌质量分数较高的难题。采用改进后的工艺 ,锌回收率明显提高 ,经济效益显著。
2001年01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阅读次数:100 ] |[下载次数:129 ] - 廖亚龙
研究了锡精炼除铜渣电解时电解周期、物料粒度、添加剂等因素对电解过程的影响。针对锡精炼铜渣难于处理、技术经济指标差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在铜渣直接电解过程中加入添加剂的方法。结果 ,电解主要经济指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2001年01期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阅读次数:145 ] |[下载次数:231 ] - 毛天舒2001年01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阅读次数:127 ] |[下载次数:111 ]
- 赖建林,曾晓冬,徐卫东
对含杂质的无法直接配液的二氧化碲进行 Se、As脱除处理 ,选择的方法有煅烧法及还原法。煅烧法的Se脱除率为 90 .80 % ,As脱除率为 2 8.82 % ;还原法的 Se脱除率 89.91 % ,As脱除率为 77.79%。采用还原法进行生产 ,精碲一级品率达 1 0 0 %。
2001年01期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阅读次数:120 ] |[下载次数:133 ] - 张之洁,华东发,赵业松,周朝晖
研究了磁铁矿砂在氧气气氛中焙烧制备氧化铁红 ,给出了详细的试验条件。试验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氧化铁红符合 GB186 3- 89的要求。
2001年01期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阅读次数:156 ] |[下载次数:127 ] - 田君,赵庆芳,尹敬群,蔡恒亮,陈曙生,程荣辉
进行了用环烷酸石油亚砜从混合氯化稀土溶液中萃取分离钇的研究。用混合室体积为 1 2 0 L混合澄清槽 ,经 1 2 0级串级分馏萃取分离 ,可获得纯度大于 99.99%的 YC1 3溶液。与环烷酸混合醇体系相比 ,环烷酸石油亚砜体系的分相性能及有机相流动性更好。分离出的 YC1 3溶液经进一步分离非稀土杂质后 ,可用于制取荧光级 Y2 O3产品 ,产品收率可达 90 .5%。
2001年01期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阅读次数:143 ] |[下载次数:212 ] - 王冬珍
试样以过氧化钠高温熔融 ,再用含有硼酸的酸性水溶液浸出 ,将二氧化硅转化成可溶性硅酸。在一定酸度下 ,硅酸与钼酸铵作用 ,生成可溶性的硅钼杂多酸。用草酸掩蔽磷、砷等 ,用硫酸亚铁铵将硅钼杂多酸还原为硅钼蓝 ,之后进行光度法测定。二氧化硅的质量浓度在 0~ 6 m g/L范围内符合郎伯比耳定律。此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 ,可不经分离直接测定。
2001年01期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阅读次数:134 ] |[下载次数:136 ] - 刘扬,顾明杰
以发烟硝酸萃取色层法测定土壤中~(90)Sr简单 ,快速 ,结果精密度较好。给出了分析步骤。
2001年01期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阅读次数:132 ] |[下载次数:91 ] - 杨乡珍
综述了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铕的光度分析方法。对常规光度法 ,流动注射光度法 ,动力学光度法 ,导数光度法和荧光光度法的测定条件及测定范围进行了总结。参考文献 78篇。
2001年01期 4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阅读次数:176 ] |[下载次数:150 ] - 毛天舒2001年01期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阅读次数:121 ] |[下载次数:263 ]
- 毛天舒2001年01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阅读次数:110 ] |[下载次数:59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