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天然γ-射线进行有色金属矿石块式选矿的实际分选效果

    С.П.Кирпищиков ,张登福

    <正> 近年来,苏联和其它国家研制了接力式γ-分选机,该机在有色、稀有、贵金属以及矿山化学原料块式选矿上拓宽了利用天然放射性的可能性。接力式γ-分选机的灵敏度比用单个探测器的分选机高。如果研究的铀、钍、钾含量和有用组分含量间有相关关系,则出现了利用矿石中铀、钍和钾天然放射性的可能性。在此情况下,含量不大的铀(0.0005~0.002%U_3O_8)、钍(0.002~0.005%)和钾(0.1~0.2%)杂质就能对工业矿石的块式分选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1991年02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阅读次数:125 ] |[下载次数:44 ]
  • C-410树脂吸附金的性能及应用

    郭锦勇,李庸华,袁奇秀,李斌,董翠英,董玉荣

    本文论述了一种新型树脂——C-410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和应用。C-410树脂在王水和盐酸等酸性介质中,控制适当的条件完全不吸附或几乎不吸附铁、铝、钙、镁、铜、铅、锌、镍、钴、钨和钼等金属离子,而高选择地吸附金。吸附容量大于500mgAu/g干树脂。介绍了C-410树脂在贵金属分析和分离方面的应用。

    1991年02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阅读次数:135 ] |[下载次数:79 ]
  • 从贵金属溶液中连续萃取金、钯、铂

    李禅德

    本文介绍了用N503、N530、P218萃取剂连续萃取分离贵金属溶液中Au、Pd、Pt的研究结果,提出了改进萃取流程的方法。

    1991年02期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阅读次数:130 ] |[下载次数:127 ]
  • 石油亚砜萃取钯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

    张安运,杨子超,王尉,韩伟,王秀山,阎居梅

    本文研究了用石油亚砜(PSO)的氯仿溶液从硝酸介质中萃取钯(Ⅱ)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考察了萃取剂浓度和温度对钯萃取的影响,测得萃取反应的平衡常数K和热力学参数ΔH、ΔG及ΔS;进一步验证了体系对钯(Ⅱ)是一级反应,从实验结果推论出萃取过程为界面化学反应控制型机理。其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1991年02期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阅读次数:157 ] |[下载次数:40 ]
  • 难处理金矿石加工的新进展

    G.P.Demopoulos ,乔繁盛

    在金加工工业中,从难处理矿石和精矿中回收金,目前已成为研究开发活动方面一个最重要、最有前途和最激动人心的领域。正在使用各种新技术对难处理含金物料进行加工试验,其中一些技术已达到工业生产水平。本文着重介绍了湿法冶金加工难处理含金黄铁矿的某些最新技术进展,分析了每种湿法冶金工艺方案的关键性操作步骤,验明了它们的优缺点。所评述的加工方法有:水化学氧化、生物化学氧化和加压氧化。

    1991年02期 16-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4k]
    [阅读次数:142 ] |[下载次数:42 ]
  • 阿拉斯加难处理金矿石的加工

    W.R.McDonald ,章慧英

    <正> 美国矿业局研究了那些由于矿石的矿物学复杂,很难适应常规氰化技术的难处理金、银矿石和精矿的处理方法。讨论了三种类型矿石的研究结果:砂金矿石、含金硫化物矿石以及矿石中的某些矿物能从氰化物溶液中抢先吸附金的矿石。矿石处理方法包括:磨碎、浮选、氰化、空气氧化、加压氧化、次氯酸盐氧化、焙烧和炭浸法。各国的研究表明,含金矿物不适于氰化处理可能有下列原因:(1)物理包裹(如果能用工业磨矿方法将细粒金解离出来的为伴生金;而不能被解离出来的金为完全包裹的金)。(2)炭质物(矿石中的活性炭吸附溶液中的金)。

    1991年02期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阅读次数:108 ] |[下载次数:41 ]
  • 从矿泥坝中回收金的生物预处理

    E.N.Lawson ,许根福

    普遍认为,残留于Wit watersrand冶炼厂渣中的金,大部分包裹在黄铁矿中。传统的浮选-焙烧法通常回收大约40%的这种金。本文叙述一种非传统方法,它包括生物氧化,这样,金回收率接近80%。本文叙述了在实验室中以及在矿泥坝上所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控制pH、湿度和充气的条件下,采用细菌预处理,金回收率明显提高。黄铁矿的生物氧化使包裹的金暴露出来,从而适合于氰化。

    1991年02期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阅读次数:137 ] |[下载次数:26 ]
  • LIX65N的界面特性和萃取铜的表面动力学

    J.Szymanowski ,周允利

    <正> 诸如Szyszkowski、Temkin、Frumkin、多项式和仿样函数那样各不相同的吸附等温线可以适用于LIX65N的实验界面张力等温线。在含溶剂化稀释剂的体系中,按照不同吸附等温线计算得到的各种表面过剩等温线是一致的。然而,在含非溶剂化稀释剂的体系中,按照Gibbs等温线和多项式计算得到的表面过剩等温线都有明显的最大值。显示最大值的那些函数可以用来进一步描述在有机相中的缔合度(3—1.5)。含Escaid100体系测定的吸附参数和表面过剩等温线的特性都与含甲苯体系中得到的相似。因此,基本上是脂肪族化合物的Escaid100在界面上却表现出芳香族化合物的特性。计算得到了表面过剩等温线,并将其用于预测LIX65N与铜进行界面反应的级数。形成稳定的2:1络合物的反应级数为1。吸附的1:1中间络合物与内层的羟基肟分子反应被认为是最慢的一步。预测的反应级数受羟基肟缔合作用的影响将仅是轻微的。

    1991年02期 35-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8k]
    [阅读次数:134 ] |[下载次数:64 ]
  • 直接还原法生产稀土金属(钐、铕、铥、镱)的基础研究

    岛影和宜 ,涂锋

    <正> 在新近的研究中,探讨了高温和真空条件下钐、铕、铥和镱的氧化物与各种稀土金属(镧、铈、钕、镨)的还原性能。在试验中,氧化物和还原剂的混合物被压制成致密的试样块,所得到的试验结论总结如下:(1)各种氧化物和铈、镧合金的还原反应速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初期阶段进行得快,中期和后期变得缓慢。各种氧化物的还原能力按下列顺序排列:氧化铕>氧化镱>氧化钐>氧化铥,这一结论与热力学计算完全符合。(2)各种氧化物的反应能力随稀土金属还原剂种类不同而变化。(3)在低温区还原,还原剂的熔点是加快稀土金属氧化物还原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4)为了得到高纯度的各种稀土金属,氧化物的还原反应必须在低温区进行,因为在高温区还原剂的蒸汽压影响还原反应。(5)对低温区的还原,金属铈和镧比金属钕和镨作为还原剂的效果更好。

    1991年02期 4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0k]
    [阅读次数:152 ] |[下载次数:159 ]
  • 硫化矿精矿湿法与火法冶金工艺的发展与比较

    Keith R.Suttill ,柴成栋

    <正> 由于七十年代能源价格的上涨和对SO_2造成的环境污染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对硫化矿精矿(特别是铜精矿)的湿法冶金工艺产生了强烈兴趣。湿法工艺可消除空气污染,直接产出电解铜,并有可能降低投资和操作费用。许多湿法工艺都进行过实验室和中间工厂规模的研究,它们大多数属氯化法。尽管技术上可行,但整个过程在强腐蚀介质中进行,所产生的实际问题是非常严重的,而且只有少数湿法工艺能连续产出电解铜。在消除SO_2污染的同时,湿法工艺排放的废水废渣又导致了新的环境污染。另外,湿法工艺不易回收精矿中的有价金银,不易获得高纯度的元素硫副产品。

    1991年02期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阅读次数:108 ] |[下载次数:145 ]
  • KAu(CN)_2-Amberlite LA-2胺类萃取平衡体系的研究

    F.J.Alguacil ,聂国林

    本文对金(Ⅰ)氰化物的水溶液和Amberlite AL-2仲胺萃取剂的萃取平衡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用胺类萃取剂萃取金(Ⅰ)氰化物主要在偏酸性的溶液中进行。萃取络合物可用分子式R_2NH_2+Au(CN)_2~-表示,萃取是在改变稀释剂和有机相中有第三种组分存在的情况下进行的。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不同金属-氰化络合物的萃取顺序。

    1991年02期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阅读次数:98 ] |[下载次数:39 ]
  • 采用含N,N-二乙基氨基甲酰甲基膦酸二己酯的支撑液膜迁移富集铕

    S.Nakamura ,毛水和

    本文研究了采用N,N-二乙基氨基甲酰甲基膦酸二己酯(CMP)浸渍过的支撑液膜(SLM)迁移富集铕。铕充分地从高氯酸溶液被萃取到SLM中,但不能有效地解吸到稀酸溶液中。加入1-癸醇能改善解吸过程从而实现铕的定量迁移。应用由二异癸磷酸和CMP组合而成的双SLM体系,料液(0.1MHNO_3)中的铕可以通过中间液(1MHClO_4+4MNaClO_4)迁移到产品溶液(0.1MHNO_3)中,其浓缩因子约20。

    1991年02期 6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阅读次数:134 ] |[下载次数:25 ]
  • 印度铀水冶厂尾矿管理和封存的实践

    JL.Kharbarnda,王志章

    <正> 前言在印度比哈尔(Bihar)省的贾杜古达(Jaduguda),铀的开采已进入工业规模。贾杜古达矿床赋存于辛格布姆(Singhbhum)断裂带内。在这一地区有八个矿体,每个矿体中U_3O_8的储量都在千吨以上。1967年,一个日处理1000t矿石的铀水冶厂就已建成并投产。此后,在铀矿区的水冶厂即以工业规模进行生产。该区开采的铀矿石为U_3O_8含量约0.07%的低品位矿石。矿石中的主要矿物为浸染状沥青铀矿。矿石的矿物及化学组成列于表1。贾杜古达矿采取地下开采,矿井的主要通道是一个深640m的竖井。

    1991年02期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阅读次数:147 ] |[下载次数:41 ]
  • 各种离子对生物浸出金属硫化物的影响

    周永益

    <正> 据荷兰《湿法冶金》报导,西班牙马德里Complulenue大学研究了金属离子(Hg~(2+)、Ca~(2+)、Ag~+、Bi~(3+)和Cu~(2+))对闪锌矿精矿和复合硫精矿生物浸出过程的催化作用。闪锌矿精矿取自于西班牙阿斯图里亚纳锌业股份公司。精矿含锌38.3%、铜0.01%、铁2.5%、铅7.3%、硫35.6%以及锑和钴;复合硫化精矿取自于西班牙塞维利亚ARIRSA公司。精矿含锌24.7%、铜2.2%、铁24.7%、铅11.0%、硫33.0%以及银、砷、锑、汞。浸出用的细菌取自于Wales大学培养的氧化铁硫杆菌。文中叙述了试验方法,精矿的矿物组成与其筛析资料。不加催化剂时,闪锌矿精矿浸出的锌回收率为50%。

    1991年02期 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阅读次数:132 ] |[下载次数:53 ]
  • 从塔面氨液中回收锗过程的改进

    А.М.Авласович ,侯文澜

    <正> 炼焦化学生产的产品,特别是塔面氨液(或称焦油上水),可以作为锗的原料来源。为了从中回收锗曾提出过一系列方法:空气氧化法;金属氢氧化物共沉淀法;丹宁沉淀法。从塔面氨液中制取锗精矿的工艺在于用含有丹宁的橡树萃液沉淀锗。主要工艺参数是:丹宁耗量——25—50kg/1kg锗;pH(?)2。

    1991年02期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阅读次数:119 ] |[下载次数:26 ]
  • LiF和LiOH中Li同位素的测定

    孟宪厚,毕松苓

    <正> 核电站用LiOH对Li同位素组成要求非常严格,规定~7Li的同位素丰度必须≥99.9%。制取LiOH的原料是LiF,考虑到制取过程中可能从试剂、器皿和环境中污染天然Li,所以对LiF中~7Li的同位素丰度要求更高,规定必须≥99.99%。Li有~6Li和~7Li两个同位素,由于它们的质量相对差别高达15%,所以质谱测定时易产生分馏现象,质量轻的~6Li从灯丝上发射的几率大于~7Li,从而产生较大的分析误差。早在六十年代初期,美国橡树岭实验室为了减少分馏影响采用电子轰击电离法成功地测出天然Li的同位素组成为~6Li7.42%,~7Li92.58%。但电子轰击电离法

    1991年02期 73-74+6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阅读次数:107 ] |[下载次数:26 ]
  • 铱的光度测定方法近况

    段群章

    本文评述了近年来铱的光度测定方法的发展状况。

    1991年02期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阅读次数:86 ] |[下载次数:23 ]
  • 间接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铜精矿及矿石中的银

    D.Atanassova ,张恩慈

    本方法基于Cu(Ⅱ)与4,7-二甲基-2-硫代-2-硫羰-1,3,2二氧膦(DOPh_Ⅲ)在甲苯溶液中生成的络合物和水溶液中Ag(Ⅰ)的交换反应。当5mL甲苯萃取液中含Ag(Ⅰ)为5—90μg及10mL甲苯萃取液中含Ag(Ⅰ)为5—130μg时,Cu(DOPh_Ⅲ)_2络合物溶液的吸光度的降低与Ag(Ⅰ)的浓度呈正比关系。本方法已应用于铜精矿及矿石中银的测定。

    1991年02期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阅读次数:125 ] |[下载次数:28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