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法冶金

1992, (03) 31-41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Past Issu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固相间的离子交换:悬浮水溶液中氢氧化铝胶体与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相互影响的机理和物料平衡

Tak Ching Wong ,聂国林

摘要(Abstract):

本专题研究了氢氧化铝胶体(用硫酸铝和氨水制备)与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Amberlite IR 120)间的离子交换,旨在提供基本的数据以促进该技术在水处理和湿法冶金工艺中的应用。整个离子交换过程属于酸-碱反应,由于两种主要参与反应的物质都是固体形态,因而反应达到完全相当缓慢(需进行几个小时)。初步试验结果表明,逐渐增加硫酸铵,使离子强度由0提高到1.5,降低平衡时树脂上吸附铝的比例,可以提高离子交换的速度。 在一项新的试验的基础上,获得了描述铝、氢和铵离子在胶体、水溶液和树脂相上的定量动力学和平衡数据。负载/物料平衡设计所需的分析量最少:①沉淀后,母液中氢氧化物沉淀的悬浮休的初始pH值和浓度(和分子式);②树脂中初始的氢离子含量;③pH值随时间的变量以及水相中悬浮的和溶解的铝浓度。从所得的克分子分配对时间(达24h)的综合曲线可以获得有关机制(在前20min之内的初始反应时,产生几个重叠段,随后变化缓慢,受近似的稳定状态控制,水溶液中氢和铝离子浓度在300min时达到假平衡)的数据。结果表明,整个反应在1—2h内只有60—70%反应完全,达到平衡时,实际的铝离子交换容量大于理论容量最大值的70%。试验结果还表明,铝离子在水相和树脂相中的水解情况相似。

关键词(KeyWords):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Tak Ching Wong ,聂国林

DOI: 10.13355/j.cnki.sfyj.1992.03.008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